什麼人呀?
功利成這樣兒的,能是好丈夫的人選嗎?他現在能為了上大學追娟子,那以後呢?是不是為了他前程,也能隨時把娟坑了?
把這話跟大嫂一說,“誰說不是呢。我這不是也怕這個嘛!你說那個小蔣啊,平時不聲不響的,一杠子打不出個屁來,看著挺老實個孩子呀。這要不是趕巧讓我知道他想上大學,我都還以為他是真看上娟子了呢!要是真看上了,其實也沒啥。結了婚給他找個民辦教師的工作,當個老師,不也挺好的。娟子利利整整的,乾活又勤快,兩口子再開上幾畝地,就夠吃的,工資都能攢著將來養孩子,是不是挺好的事兒?”
向大哥兩口在村子裡的地位是鐵穩的,說句整個村子都在向大哥手裡捏著,一點都不為過。那蔣知青想借著娟子當踏板上大學的事兒,隻要他有那個表現了,那讓大嫂子知道了不奇怪,她那渠道多著呢!有的是人願意給她通風報信的。
“那這婚事就不成。這要是成了,他上了大學,得把娟子自己扔在家裡。誰知道他在大學會不會變心?要是沒上成大學,會不會覺得是我大哥沒給他使力,再對娟子有想法?兩口子這心裡要是有隔閡,不貼心,那日子怎麼過?還不如找個老實本分的,消消停停的過日子呢。娘之前就說讓我跟介紹場裡的工人,我一直也留意著呢,隻是現在工人挑得很,都想找雙職工能分房子,再一個娟子年紀也不大,我也沒著急,還想著看看有沒有機會,招工進農場,怎麼就出了這麼個事兒呢。”
向末沒說的是,現在這推薦上大學,看著是挺好。可以後就是工農兵大學生,跟人家那恢複高考之後的正經大學生差著一層呢。再說,現在城裡那日子就真的好過嗎?彆的不說,房子就是個大問題,住都沒地方住去。以後參加了工作,能分房吧,那工資那麼低,日子難不難?再退一步,這些都能克服。但那麼功利的人,真能帶娟子回城嗎?
再過幾年,知青回城的時候,多少家庭妻離子散的?把農村的老婆孩子扔下自己回城的還少了?就算回去了,再過一些年,人到中年了,他功成名就了,嫌棄農村的老婆了,跟你離婚,這樣的事兒還少了?那到時候怎麼辦?
娟子沒上過學,一個大字不識,就會乾活兒,肯下力氣,這樣兒的姑娘,讓她跟個心眼子那麼多的?還不得被賣了吃肉啊。
“那就得趕緊把倆人分開,真有了感情就不好辦了。”大嫂就說呢。
她也是著急,娟子人老實本分不煩人,在家裡也是真能幫上忙,她也是喜歡,不想她所托非人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不想給向大哥攬事兒。
向末就明白是啥意思了,“行,嫂子你回去跟娟子說,我這幾天要去省裡開個會,三嫂要生了,也沒時間再給孩子做飯,讓她來幫我看幾天孩子。”
大嫂就笑了,“哎,我回去就跟她說。讓爹娘也來,她一個小姑娘,我不能放心。”
那就這樣兒吧。
轉天向老爹就趕著車,拉著向老娘和向源還有娟子過來了。兩個大的留在大嫂自己能看了。向老爹如今也不那麼拚命乾了。一半的時間都在家呢。向末把娟子的事兒跟向老娘一說,她就知道啥意思了,看著點彆讓那姓蔣的再追過來就成,她當大姨的,也能跟娟把話說透了。實在不聽的話,再說。
交待好了,她才離開,上省城開會學習。
一年到頭這會多得都開不過來,大部分的時候,向末都上副站長去。後來為了表示對何朗然的重視,也讓他去。他就喜歡這些務虛的事兒,那就去唄。這會是為了把娟子調過來,她也想到省城東西,就自己出來了。
買啥呢?
收音機。
前幾天剛得了一個工業券,就想著給家裡添點東西。自行車早已經買了。手表方家不缺,男式女式的都有,還都是名牌的經典款,什麼浪琴,摩梵陀的,方媽給了他們好幾塊。連方大哥和方老爹都有。就差一個收音機了。
正好方逐溪也在省裡,向末直接就住進了省裡的招待所。
“咱倆也過一過二人世界……”
方逐溪用手拍她的頭,跟拍孩子似的,哄著她,“好,我陪著你。”
接下來幾天,去開會的地方報個道,點個卯,方逐溪看完病,也不忙的時候,兩口子把省城好一頓逛。這時代的城市有這個時代的特色,隻當是增長見聞的話,其實也挺好意思的。還能看看行情。副食商店的肉價,糧店的糧價,百貨商店裡都有什麼商品,都能看。
倆人還去了公園,省城幾個公園都逛了一遍。還看了電影,照了相。街也沒少逛,把向末帶來的那麼些票都給敗了,買了一堆的東西,毛線就買了足足兩大包,得有二十斤。好家夥,夠織好多件毛衣的。還有布料,這個絲那個絨的,還有呢子大衣,給向老爹,三個哥哥和方逐溪一人買了一件,向末自己買了大紅的布料,打算回去自己做。
這一趟,錢花出去小一千塊,幾年攢的票都花得差不多。
回到家,把向老娘給心疼的呀,直罵向末不會過日子,敗家子。方逐溪就幫她說情,說是他想買的。向老娘明知道姑爺是故意那麼多的,又不好罵姑爺,到底沒把手上的笤帚打到向末身上。不過老兩口在他們回來第二天就回村裡了,說看不了他們那個過日子法,心疼。
娟子被留下來了,向末說忙不過來,讓她留下幫助。還有三嫂馬上要生了,三嫂沒媽,得向老娘照看月子,好幾個孩子要看呢,照顧不過來,她也能幫忙。三嫂現在行動也不便了,她還能過去隔壁幫著做做飯啥的。
反正是把人留下了。娟子情緒不高,但是沒說什麼,在家裡待得挺安穩的。這是聽了向老娘的勸了,但是心裡總還是有些心動的吧?
向末也怕夜長夢多,那姓蔣的再找過來。沒幾天,就給介紹了一個叫於剛小夥子,小夥子是農場子弟,家裡父母哥哥姐姐都是農場的工人,他自己初中畢業之後回農場進了會計科,現在在飼料場當出納。之前跟一個女知青處對象,結果那姑娘一心向上,跟公社放電影的放映員搭上了。那放映員的爸是公社革委會的領導,把她給調到縣裡的文工團去了。前幾天剛結的婚。於剛被扔個徹底。向末給他介紹娟子,按娟子的條件,是有點兒高攀了,但是於剛的父母可願意呢,覺得就得找這種本分的姑娘。於剛可能也是讓那女知青給搞出來陰影了,向末回來之後,晚上的大鍋飯又開始了,他跟著來蹭了幾天飯,跟娟子認識了,還聊過幾句。就同意了。很快倆人就訂了婚,隻等著過了年就結婚。
婚事定下了,再變得可能不大,向末才算是放心。
這個事情忙下來,推薦大學的名額都定下了。
誰能想到呢,其中一個人,就是向陽。不是向二舅家的兒子。向大哥人都還在中原省沒回來呢,肯定不是他幫的忙。向二舅確實是有點水平。向陽被推薦上了Q大的機械工程係。不得不說,成分是真的幫了大忙。向家成分好,向陽又是工人,這兩年表現得好,連著兩年評上了先進。這學校的檔次,直接就上去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向陽報名才走呢,向軍就一下子成了熱門的女婿人選,介紹對象,能把家門踏平,農場的小姑娘也開始都追著他跑的了,連知青裡,都有小姑娘開始給他送好吃的了。把孩子給嚇得,下了班就躲到向末家,跟瞿麥一起搗鼓木工活兒。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