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山村一枝花14(2 / 2)

這念書跟體育訓練它就不一樣兒,體育訓練,隻要刻苦,就會有成效,你行還是不行,成績上見。可念書不是啊,特彆是那作文和政治題,要了親命了。明明知道答題套路,她套出來那答案,就是不合心意,怎麼整?

“所以才讓你學理科啊。真不是文科料子”方逐溪這麼評價自家媳婦兒。

“我就不信,你那作文和政治,就一點兒超綱都沒有?”學霸又不是神,他也不是原住民,就能全貼到政策上?

把方逐溪給逗,“我不能。但是我不用參加高考啊!”

你說氣人不?他已經是大學畢業生了,方爸早給他聯係了最好老師,機械專業最好教授,還他讀研究生,隻等開學就能去報道了,前些天他已經見過老師了,老師考了他水平,完全合格。

……

向末,敗。

接著跟卷子死磕吧。

今年家裡要考試,還有瞿麥,他是應屆高中畢業生,正好趕上恢複高考。不過跟向末複習得那麼費勁相比,人家那是真輕鬆啊。見天兒出去跑,一到周末,跟鬨鬨倆人一準兒沒影兒,飯都不回家吃,天不黑絕對見不著他們。他自己有龍師父留給他積蓄,還有在農場時候,跟向軍倆人,偷摸著搗鼓家具賣錢,有些人家給兒女辦婚禮,也想弄上一套方逐溪之前做那組合櫃啥,彆處又弄不到,就找他倆買,這幾年,正經沒少折騰,手裡有錢,在外麵就餓不著。大小夥子,再加上鬨鬨一個半大小子,能愛著家才怪呢。

這些年,方逐溪沒斷了給他們上課,學校學不到,在家可沒少學。基礎打得非常牢,這會兒就看到成效了,瞿麥根本就不用怎麼複習。

十二月中,考試。

方爸忙得不行,方媽也開始忙了,總是不在家。方逐溪也開學了,鬨鬨特彆主動,接管了照看弟弟妹妹工作,白天向末去考試,其他上班,他就在家裡看著弟弟妹妹。早上向末把中午飯都給他們帶出來,放在灶上溫著,中午把飯一熱就能吃。在農場時候,家家都是大帶小,有些家裡沒有老人幫著帶孩子,大四五歲上就開始帶小了。十來歲孩子,洗衣做飯種地,頂個大人用了。鬨鬨不如人家,但看孩子真不是生手。

等到向末接到了B大經濟係通知書,要去上大學時候。倆小直接送幼兒園了,他們現在住四合院,周圍好多是中辦老領導,出了巷子口就是機關大院,裡麵有幼兒園。可是向末上學要住宿舍,隻能周末回家,瞿麥也考上了醫科大學,幫不上忙了。方逐溪是不用住校,但他跟著教授搞研究,也不能說就能按時上下班。

方爸現在國內都待不下了,人家出國去采購圖書去了。回來要借鑒國外教材,編新教材,肯定要封閉工作,還不知道得多長時間呢。

方媽是時不時就忙一下閒一下,她怎麼上班,得看報紙,報紙上隻要有啥大討論了,她就清閒。報紙上要是小打小鬨,她就忙。但總來說,不像之前老在家待著養病了,得每天上班。

方雲期做為年輕辦事員,更是忙得腳打後腦勺,幫不上忙。

咋辦?

隻能花錢雇人看孩子。還不能雇陌生人,這會兒可不興雇保姆。

可一時半會兒,就是保姆都不好找。

到底是把方家老爺子老太太給折騰來了。八十多歲人了,要進京來給他們看孩子。

也是讓人很無耐事兒。

二老身體很好,但這事兒,向末就覺得心裡不是滋味兒。

等人來了,一看,好吧,她想多了。

二老帶著一大家子來。說是方家老家方爸遠房表弟一家子,叫老根。管方爺爺叫老叔,老根叔兩口五十來歲,帶著三個兒子全家。小兒子二十剛過,還沒結婚。大兩個都結婚了,帶著媳婦,還有五個孩子。大剛上小學,小還在懷裡抱著沒斷奶呢。這一看,就是來照顧家裡。

老爺子老太太住正房東間,老根叔一家住西跨院。該上學孩子都給送去上學了。三個兒子都給找了工廠上班,老兩口和兩個兒媳婦就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人手很足夠,很充餘。

這一下子就把向末兩口子給解放了。向末總算不用惦記著他在學校上學,孩子在家沒人管了。要不是向老爹向老娘一輩子待在農村,到了京城可能連路都認不得,她都要被逼得把爹娘接來京城了。

才在學校上了一周學,回到家裡,方逐溪就帶了客人上門,“看看誰來了。”

“羅剛?徐紫苑?你倆這是?”向末驚訝得不行,半年多沒見了,這倆咋突來了?是出啥事了嗎?

羅剛還是笑得帶三分痞氣樣子,“回來上學啊。我倆都考上大學了。這些年為了跟上你們兩口子步伐,一直在學習,你們把複習材料郵回去之後,大家互相傳抄,想不到吧?當年常在你家吃大鍋飯那些,基本上都考出來了。全國各地都有,彆管學校好不好吧,都考出來了。我考上了Q大,我媳婦兒考醫科大學。咋樣兒,哥們兒厲害吧?”

厲害厲害。

“那怎麼沒把考到京城來都叫上一起來吃飯呢?”

羅剛笑得不行,“向站長,想什麼呢?還當這是您家院子裡大鍋飯呢?這地方,能隨便來嗎?能不能有點防人之心了?”

挨訓了。

等他們兩口子走了,向末看著他們帶來又是罐頭又是麥乳精,又是野豬腿又是臘肉,這是有事相求嗎?東西是不是太多了?就看方逐溪。

“沒有,你想多了。你不知道。羅剛家裡老爺子身份不一般,比咱媽還高兩級呢。現在恢複工作了,徐紫苑父母也恢複工作了,都是院長級彆。現在兩家條件都好了,弄這些東西也容易多了,就張羅了這些給送來。”

那些年,兩家長輩境遇都不好,開始時候,他們倆是連信都不敢寫。後來還是向大哥和李場長透過戰友關係,輾轉幫著轉達信件和糧食票證,才能接濟家裡了。他們又是方逐溪左右手,關係最親近朋友之一,那些年裡,日子過得相當寬裕,很是被貼了家裡不少。老人這一平反,這不是,就想著回報一下方逐溪和向末兩口子嘛。

這人吧,老是被人照顧,一朝翻身,也想證明自己能力了。是人之長情。

向末就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看過一個小品,主角有個弟弟,接濟了很多年,後來弟弟過好了,就來家,非得讓他哥跟他借錢,他哥不借都不行,求著他哥借。她覺得,現在羅剛兩口子就有點兒那個意思。

行吧,送就送吧。山高水長,不在乎一朝一夕。

羅剛兩口子還給他們帶來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王采薇與何朗兩口子也考上大學,進京了。

嗯?王采薇也考上了?

考上了。

在學校食堂看到同學們都對著某個方向指指點點,看過去就發現倆人坐在那兒,你喂我一口,我看著你甜笑畫麵。

這是都考上B大了?

那是真考得不錯。

“向末?”向末本想當不認識,做自己事兒呢,剛轉身,就被王采薇給叫住了。隻能轉身打招呼了。

“你也考上B大啦?我還以為你跟方逐溪回中原省上班了呢。沒想到你也來京城了?方逐溪也來了嗎?孩子呢?在中原老家嗎?以後就是同學了,還是老鄉呢,有事兒你就說話。”何朗又高冷起來端上男神範了,王采薇倒是熱情得很。

向末也不想理她那話裡話外優越感了,也不知道她優越個啥,“嗯,考上了就好好讀吧。我下午還有課,先走了。”

王采薇卻不放過她,拉著手不讓走,“方逐溪找到工作了嗎?早就說去看看你們,也沒時間,一直在忙著搬家,現在還沒有收拾好呢。要不你把地址留給我吧?等我們收拾好了,去看看你們呀?方大夫治好了我病,還沒感謝呢。”

向末稍用力,把手抽出來,“你太客氣了,給你治病是徐紫苑,我家方大夫可不敢冒領這麼大功勞。看你也挺忙,還是顧著自己家吧。”

王采薇越發笑起來,“嗯。我爸媽跟著我們一起來京城了,幫我看孩子。剛買院子,得收拾,就在XX胡同,有空來做客呀。要不去XX胡空找我們也行,孩子爺爺奶奶家住那邊,在那邊也給我們留了房間。”

向末沒覺得怎麼著,但是周圍聽她這麼說,卻是傳出來抽氣聲。再看,之前好多八卦眼神就變成了羨慕。大家都是來上大學,一個月十幾塊錢生活補助,大部分人都得省吃儉用能多省下點就多省下點郵回家裡去。就是家裡不用補貼,也都緊巴巴。那有家有口,日子不知道多難。多少人都是拋家舍業來上大學,家屬孩子都扔在農村了。再看看人家,來上大學了,兩口子能考到一起,不光能帶上孩子,連父母都跟著。還能說買院子就買院子。那一個院子,怎麼著不得千八百塊錢。就是工人工資,不吃不喝還得攢個兩三年呢。人家說買就買,那是啥家境?還有公婆家住在那地方,聽說有很多大領導住,指不定人家就是大領導呢。這家庭條件,誰不羨慕?

王采薇臉上就帶出不誌得意滿笑。

向末才不跟她對線呢,掉價兒。她想得瑟,就讓她得瑟唄。

“好,那就這樣兒。我去打飯。”說完再不理她,轉頭打完飯,直接帶回宿舍吃,可不在食堂當猴給人看了。

之後在校園裡,時不時就能收到王采薇與何朗消息。沒辦法,他倆太高調了,恨不能把所有學生活動都參加一遍,什麼話劇社,詩社,哪哪都有他們身影。人家還有主角光環,到哪都很閃耀,很快就成了校園裡風雲人物。雖考試成績隻堪堪掛在及格線上,但不影響人家名氣。

向末從來不參加那些有沒,她沒那個才華,更沒那個時間。化學專業多多少少能跟農業科技化上一點點勾吧。反正學啥都有用,做實驗看那些化學反應還挺有意思。剛開學時候,實驗實設備很簡陋,好我基本實驗器材都沒有,向末還匿名捐了一套實驗器材呢。她是有空就到實驗室做實驗,好多同學不敢上手,怕弄壞了器材,她可敢呢。

上學真挺累,特彆是想好好學,就更累了。還得抓緊一切時間,中要夠往返回家一趟,就回家看看孩子。為了來回方便,還特意買了一輛自行車。

她才騎上自行車,第二周就看到何朗騎自行車帶著王采薇上下學了,還特意從她宿舍樓下過。王采薇是中文係,跟她就不是一個宿舍樓,從她們樓下走,是繞遠了。

有病吧。

向末並不會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人家是跟她飆上了。但你說不這麼想吧,人家到了樓下就騎得特彆慢,偶遇她話,必會打招呼。後話裡話外,都是高高在上優越感,把他們是京城人,高人一等那個優越感表現得特彆明顯。再隱隱帶上她是土老冒兒,農村人小鄙視。

因著向末一起沒跟彆人提過方逐溪在讀研究生,也沒提過方爸方媽來京城工作了。同宿舍同學都隻在開學報道時候見過方逐溪一麵,隻知道方逐溪也在讀大學。向末足夠低調,又不名人,也沒人會特意宣揚。王采薇他們應該一直以為方逐溪在老家吧,因為當進她問向末方逐溪是不是來京城時候,向末沒回答她。羅剛也說,他們兩口子進京之後就跟農場那邊斷了聯係,過去那些在好家蹭飯知青,考出去不知道還有不有聯係,沒考出去,據說給他們寫信都退回去了。王家老宅和他們在農場房子都低價賣掉了。現在農場好多人都隻聽說他們考上大學了,在哪都不知道。

這樣,她不知道向末兩口子情況也算是正常。向末當也不可能去跟她置這個氣。這是被壓了這麼些年,心理有毛病了,跟有病人計較什麼呢。

方雲期有一天回家提了一嘴,他有個領導家住在何家所在那個胡同裡,他去給領導送文件時候,從何家門口路過,剛好看到何朗回家送東西。跟他一起去同事家也是那個大雜院,跟他提了幾句何家情況。一家六個孩子,三男三女,除了何朗和兩個女兒結婚住婆家了,剩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帶著一家子跟老兩口一起住在不到四十平屋子裡,都是住架子床,還有在窗戶邊加蓋十平方不到小倉房。說是二兒子娶了有錢人家女兒,又肯補貼父母,父母整天把二兒子兩口子掛嘴上。說兒媳婦家住大四合院,等以後參加工作分了房子,住不過來,就接他們老兩口過去住呢。

就是這麼給他們留房子?

還有那傳說中大四合院。

屁咧。

瞿麥整天帶著鬨鬨在外麵跑,那地方他知道。那地方就沒有大獨門獨院大四合院。都是大雜院。頂天了就是他們家住一個單獨小院子。就是把大院子封起來分成若乾個獨立小院子那種。比他在中原省城龍師父留下那個小院子還小。

就這還大四合院呢?

顯擺吧。

他們顯擺著,向末就看著,等著看看,他們什麼時候翻車!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