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人家可以直接出兵把西夏滅了,那他們有什麼資格和人家談判?
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就是誰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以前李氏父子三代經營,慢慢從銀州侵吞了整個西北,兵馬強大,宋廷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他們。
現在西夏衰敗,內部四分五裂,而大宋比以前何止強盛了十倍?
攻守易型,自然也無需在意他們的想法。
也就是說。
他們現在歸順,宋朝高興,就賞賜他們些什麼。
至於具體賞賜什麼東西,則純粹是看宋朝皇帝的心情,心情好,還真有可能賞賜塊土地。
心情不好,也許就是遷徙至汴梁,讓他們當個無權無勢的富家翁。
但若是負隅頑抗就難說了。
身死族滅。
或者被打得遷移族群,往更荒涼的北方逃去。
到那時處境就猶未可知。
野利兀惟沉默許久。
他們野利氏是除嵬名氏之下的第二大部落。
李繼遷就是娶了野利氏的女子,然後聯合兩大勢力的兵馬,這才能夠在西北稱雄。
之後野利家的女子又嫁給了李元昊,生下李寧令哥,奠定了野利家地位。
本來這一切都還挺好,野利仁榮是西夏重臣,也是西夏文字、文化的創造者,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兄弟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將。
野利家族一直都是西夏第二大家族。
但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幾年李元昊愈發瘋狂為止。
由於在對宋的戰爭當中頻頻失敗,各個部落和家族都對李元昊的對宋政策愈發反感,導致李元昊把這一切都歸咎於野利兄弟作戰不利,於是殺死了野利兄弟二人,並且廢除了野利皇後,甚至還搶走了野利遇乞的妻子沒藏氏。
李元昊原本以為拿野利家族當替罪羊可以平息內部矛盾,可他顯然是低估了西夏內部矛盾的嚴重性。
把罪責推給野利兄弟,殺死他們非但沒讓內部團結,反而讓人人自危。
畢竟野利兄弟這麼忠心耿耿都被殺了,那其餘人呢?
於是野利部落振臂一呼,接著諸多部落紛紛響應,李元昊落得一個最後投河自儘的下場。
現在野利部落與他們嵬名部落算是徹底鬨掰了。
野利家族也不可能再跟委寧令哥率領的嵬名家族聯合在一起。
這種情況下大宋來襲,他們隻有兩個結果。
一是抵抗,然後身死族滅。
二是投降,得以保全。
顯然宗族內部在對嵬名氏徹底失望的情況下,為了部落延續,才會選擇第二種,讓野利兀惟過來與宋軍接洽。
隻是顯然他們確實已經沒有什麼本錢和能力再與大宋談判,索要到更多的好處。
沉默許久之後,野利兀惟才艱難開口說道:“狄大帥,我們願意歸順,但希望宋國朝廷能夠不計前嫌,並且妥善安置我們。”
狄青點點頭道:“你放心,我大宋為中華禮儀之邦,仁義處事,隻要伱們真心歸附,必不會虧待爾等,我會向朝廷奏明你們的要求,但朝廷願不願意答應,那就要看聖上的意思。”
其實基本上就看趙駿的意思,趙駿要是不同意,趙禎來都白搭。
但在外行軍打仗,總歸要給陛下留些臉麵。
否則被外人聽了,還以為大宋朝廷正是奸臣權臣當道,皇帝猶如傀儡的時候呢。
“好!”
野利兀惟說道:“我們野利氏如今占有靈州、順州,願意拱手相送。”
“既然如此,我希望你們能聽從我部指揮。”
狄青點點頭。
他當然不可能全信,萬一他們過去,就被野利氏聯合嵬名氏發動偷襲怎麼辦?
雖然他們並不懼怕被偷襲,可在西夏已經分崩離析,抵抗力量已經非常小的情況下,還被他們襲擊造成傷亡,那顯然就證明了狄青的無能。
因此萬事小心一些無大錯。
狄青打算到時候就安排野利部落分散駐紮在城池周邊,然後宋軍也分散駐紮在附近。
這樣一來防止過於集中被偷襲後導致太混亂,二來也是能夠看住對方,隱隱小心提防,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好。”
野利兀惟應下,然後又鞠躬行禮道:“那我就先告退了。”
“唔”
狄青正打算點點頭說好,但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就叫住對方道:“慢著野利將軍。”
“大帥還有什麼吩咐嗎?”
野利兀惟問。
“你可知道歸義軍的曹氏現在在何處?”
狄青問道。
歸義軍曹氏?
野利兀惟想了想,說道:“大帥問他們做什麼?”
“你隻需要告訴我他們在哪裡就是了。”
狄青說道。
“十二年前,國.嵬名元昊攻打瓜、沙二州,曹賢順不敵,最後率千騎歸順嵬名元昊。”
野利兀惟說道:“這些年他跟著嵬名元昊南征北戰,部族傷亡過半。當初我們攻打興慶府的時候,曹氏也被我們擊破,也許曹賢順已經死於軍中,或者跟著嵬名元昊死在了定州,又或者投降了委寧令哥,具體在哪裡,我卻是不知道。”
李元昊逼反了野利部落之後,剛開始還是有不少忠於李元昊的部落跟他著他走。
比如嵬名部落,曹家的歸義軍等等。
但沒過多久隨著起義造反的部落越來越多,李元昊就堅持不住。
聯軍攻破了興慶府,李元昊帶著殘部往北麵的定州方向逃去,結果在定州以北的黃河岸,委寧令哥又發生叛亂。
李元昊眾叛親離,走投無路,最後投河自儘。
之後隨著李元昊的死,其餘部落自行散去,野利部落占據了興慶府以及興慶府南邊的城池。
而嵬名部落則被委寧令哥率領,加上有一些大臣支持,又南下與野利部落交戰。
沒有了其餘各大部落的相助,野利部落落入了下風,最後被迫撤出興慶府,自然也就不知道跟著李元昊跑掉的曹賢順是什麼情況。
“這樣啊。”
得知現在曹賢順生死未知,狄青難免有些失望。
見他麵色不太好看,野利兀惟忽然想起一件事,就說道:“不過我們當初攻破興慶府的時候,俘虜了一些歸義軍的人,現在被囚禁起來,大帥或許可以問問。”
“好!”
狄青聽到這句話,也就收拾起了心情,微微點頭道:“那就即刻出發,前往靈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