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宋朝廷這邊結合當地情況,為了防止出現過於激進的政策,導致燕雲漢人反感,就與當地大家族勢力聯合統治。
一是派遣朝廷官員過去治理,推行朝廷的仁政。
二則任命那些投降比較早,諸如玉田韓氏、昌平劉氏、醫閭馬氏和盧龍趙氏等,以此安定民心。
但這樣做就相當於晉朝時期,與世家大族共治燕雲,對於朝廷中央統治很不利。
因此趙駿現在考校眾人,未嘗沒有彆的意思。
楊告機敏,想到了這一點,立即說道:“朝廷怎麼能容許有地方士族共治?這嚴重影響了朝廷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威嚴,下官覺得,可以拿他們開刀。”
他以為這話深得趙駿之心。
不料趙駿隻是看了他一眼,就沒有說什麼。
王安石沉聲道:“不可。”
“為何?”
楊告略有些不滿道:“如今已經不是晉時了,朝廷的法才是王法,怎麼能讓士族與王法並列?”
“朝廷這樣做是為了穩定,如果當地的家族影響到了穩定,朝廷鏟除是正確的。”
王安石說道:“但如果那些家族在當地威望很高,很得民心,那麼鏟除他們就隻會造成不穩定,這顯然不可取。”
“嗯,我也以為是這樣。”
李孝基是李迪的孫子,自幼耳濡目染,也有一定大局觀,說道:“朝廷肯定不能允許地方家族強大,然而燕雲剛剛歸附,就對他們動手,隻會讓百姓惶恐。”
“額”
楊告還想說點什麼。
趙駿點點頭道:“不錯,介甫和伯始是對的,道之還是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
他繼續道:“我當然也想清除掉這些地方家族,但如果他們對國家和地方有利,那麼就可以暫時留著,以此維護國家穩定。”
“這樣隻需要增強當地官府權威,提高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慢慢削弱他們的影響力,以此讓朝廷的權重高於地方家族權重。”
“幾十年後,大家都習慣了朝廷的治理,自然也就沒有人記得他們了。”
“當然。”
說到這裡,趙駿一頓,然後笑道:“若這些家族在當地不得人心,常常為非作歹,欺壓百姓,那你們說說,我該怎麼辦?”
這下眾人用腳指頭想都明白了。
陳希亮馬上說道:“鏟除他們,以安民心!”
“正是。”
趙駿大笑道:“其實要讓民心歸附也簡單,老百姓想要什麼,朝廷就給他們什麼。”
“民心都是淳樸的,百姓的願望也很簡單。”
“吃得飽飯,穿得暖衣。頭上沒有人欺壓他們,有人能夠給他們主持公道,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隻要這一切朝廷能夠做到,那麼民心自然歸附,百年前就離開中原的燕雲,自然也就能融入進來,真正是為一體。”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燕雲百姓明白。朝廷百年來沒有讓他們回家是不得已,但朝廷從沒有忘記過他們。”
“現在他們回來了,朝廷將對他們一視同仁。我大宋百姓有什麼,他們就有什麼,絕對不會區彆對待,也不會再有苛政和壓迫。”
“如此一來,燕雲百姓,大抵也會慢慢認同朝廷,也會重新拾起自己漢人的身份,與我們不再有隔閡。”
這就是趙駿這次第一站選擇前往燕雲的目的。
雖然燕雲十六州成了一百多年的遼國領土,但雙方的文化和思想並沒有完全割裂,那裡也一直是傳統的儒家思想觀。
隻不過如今燕雲百姓心中其實非常不安,他們不知道自己未來是什麼命運。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後世香港回歸的時候,很多香港居民麵對這樣的情況十分忐忑,不是他們不愛國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隻是不知道中國會怎麼對待他們。
後來中央出了一國兩製的方案,實行港人治港,延續以前的策略,讓香港人知道國家並沒有要大刀闊斧的意思,這才安撫了人心。
如今的燕雲也是這樣。
他們已經習慣了遼人的身份,突然又變成了宋人,一時缺乏歸屬感,對於朝廷的治理,天然帶著一絲抗拒和防備。
而要想打消這樣的顧慮和防備,一般有兩種辦法。
一是通過時間和教育解決,慢慢融合,發展當地教育,通過思想教育讓下一代改變這種思想觀念。
等幾十年後,基本上就完成了身份轉變。
就像秦朝剛統一的時候,六國遺民都不認同,很快發生了劇烈反抗和起義。
但等到漢朝建立,幾百年慢慢融合統一,到東漢後期,基本上就已經不存在什麼七國子民,隻剩下一個身份——漢人。
二則是通過仁政,知道當地百姓想要什麼,解決他們的困難,讓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
百姓普遍都是樸素的,即便有白眼狼,對他好他卻覺得理所當然,可這種人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感恩誰。
就如同劉備不過布衣出身,但在亂世中堅守仁義二字,最終創建季漢,三分天下一樣。
當地百姓受到欺壓,那就幫他們解決欺壓。
吃不飽飯,就幫助他們建立起完善的農業體係,發放生產資料,幫助他們耕作土地,養活自己。
喝不到水,就幫助他們挖建溝渠,打井修河,讓他們能夠不用為水發愁。
朝廷解決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發展建設。
那麼百姓也會很快認識到如今的大宋朝廷與曾經那個對百姓刮地三尺的大宋朝廷已經完全不同。
歸屬感的問題,自然也迎刃而解。
“知院高明!”
“有的時候想問題想得還是太複雜了,知院的話,才是一針見血。”
“正如知院所說,看待問題,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啊。”
眾人對趙駿的高瞻遠矚心悅誠服,一番見解也是讓他們如撥雲見日般茅塞頓開。
看待問題的方式,自然也就變得不同起來。
趙駿卻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們以為這是趙駿的策略,卻不知道真誠才是必殺技。
真誠待人,人才能真誠待我。
若非如此,抗日時期根據地的百姓為何如此踴躍支持我黨呢?
大家正說著。
便在這個時候,船隊也漸漸靠向北岸。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抵達北岸渡口的時候,從遠處上遊黃河岸一條滿是蘆葦蕩的支流當中,忽然飄出二十多艘小舟,飛一般向著他們衝來。
每艘小舟上都有十餘人,加起來怕是得有二三百。他們分工明確,迅速靠攏,隱隱將兩艘客船合圍之勢。
船上的船老大拍手愁容道:“壞了,遇上水盜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頃刻間,趙駿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啥意思?
自己出行一次,就得被打劫一次。
大宋治安還能不能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