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規劃北平城,回歸根本問題(2 / 2)

下午申時,從皇宮看了北平城目前現狀的趙駿擦了擦汗水,回到了元和殿,與眾人一起開會。

元和殿並不是隻一座宮殿,而是一個小型宮殿群,除了主殿以外,兩側還有偏殿,東北角還有後閣,西北角有一座側殿。

殿內也分外殿、內殿、後屋、偏閣,整體構造還是頗為寬敞,以此滿足遼國皇帝與朝臣會議、休息等功能。

趙駿雙手背負在身後踏入內殿,環視一圈後說道:“我看這裡就可以做為北平府官員衙署,後方再砌兩道宮牆,分南宮和北宮,如汴梁一般南宮留存政製院、諸部、樞密院,北宮為陛下居所,反正陛下也從未來過北平,即便以後來,也最多就是偶爾住幾日,那麼大片地方空著,這是嚴重的浪費行為。”

“這”

楊畋做為北平府知府,是直接負責人,聽到趙駿的話,遲疑道:“可若是大修宮殿的話,豈不是與官家說的皇室從簡,不宜奢華相違背?”

“這件事情是我以前讓官家不這麼做的,但現在我在北平府這麼做,自然有我的原因!”

趙駿說道。

“還請知院為下官解惑。”

楊畋拱手。

眾人也好奇地看著他。

趙駿四下掃視一圈,見上麵有龍椅,自然沒有去坐,隻是坐到龍椅下方第一個座位上說道:“坐下說吧。”

王安石等人按照官員品級坐到了趙駿這邊,楊畋三人則坐到了對麵。

但他們自然不敢跟趙駿麵對麵坐著,把對麵第一的那個位置空出來,坐到了下麵那一排。

等大家都坐好之後,趙駿才開口說道:“我觀北平府過於蕭條了,城池內多有殘破,這裡不應該是這樣。”

他環顧眾人說道:“當年遼國時期,這裡就是遼國最繁華的一京,人口眾多,經貿繁榮,眼下這般,與當初可是差得不是一點兩點。”

楊畋解釋道:“北平一戰後,南城街市大量被焚毀,北城也有所波及,很多城中百姓或遷徙或死於戰亂,丁口大幅減少,或許要再過些年才能恢複往日盛況。”

“不。”

趙駿搖搖頭道:“你還是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

他說道:“一座城池的繁華不僅僅在於它的特殊意義,還在於它所處的位置。”

“北平北靠燕山,四麵有河流、平原,適合耕作勞作。因此從一開始,就奠定了這裡會有大量百姓棲息的基礎。”

“但僅有田地聚攏百姓還不夠,河北那麼多平原卻沒有這種大都,就在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這裡北連關外,南通中原,作為漢人領土的時候,能與關外胡蠻往來密切。作為遼人領土時,又與大宋互通有無,這才建立起偌大城市。”

“如果僅僅隻是依靠本地耕作的百姓想要增長城池的人口,是不現實的事情,因為農民不會放棄自己的田地跑到城裡來。”

“隻有讓北平商業繁茂,才能迅速恢複城池建設,改變現在蕭條的形勢。”

古代城池能否繁華,與當地的農業有關係,但隻是基礎關係,真正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商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泉州以及廣州。

特彆是泉州和廣州,在古代本應該是偏遠蠻荒之地,可到了宋代卻成為十大城市之一,人口眾多,極為興盛,就在於海貿所致。

所以農業是維持當地人口的基礎,商業卻決定了這個地方能否成為一個大型城市。

趙駿看著眾人說道:“目前北平府的問題在於商業沒有建設起來,很多商隊都已經不在北平停駐或者來往,而是南下去汴梁或者北上去遼陽,這就失去北平府的意義。”

“嗯,我想明白了知院,以前遼宋貿易,都是以北平為中轉站,貨物都集中在此,因而興盛。”

王安石腦筋靈活,立即說道:“現在我們收複燕雲,遼人與我們貿易大幅下降,東北女直、渤海等部落雖與我們貿易,卻主要是在遼陽,商隊也隻是把北平當成一個過路休息的城池,而不是以前貿易集散地。”

“不錯。”

趙駿讚許道:“這就是現在北平府的變化,戰爭確實是現在北平府蕭條的主要因素,打仗導致城裡的商業停滯,發展不進反退,市場低迷蕭條。但如今三年過去,正常發展的話,即便不能恢複以前的興盛,也該有所回暖才對,可還是眼下這般,就得找找其中原因。”

“那該如何是好呢?”

楊畋作為北平知府,自然關心這個問題。

趙駿一錘定音道:“大興土木!趁著北平百廢待興,官府出資,在城裡重新規劃街市、道路,隻要招募大量工人進城修建,城市自然能迅速繁華起來。”

工人來建造房屋,大量人口流入,那麼勢必會帶動小攤販、手工業從事者以及其它行業入駐。

基礎設施有了,手工從事者有了,那麼商隊自然也會過來。

畢竟現在北方的商隊之所以不入駐北平,是因為北平越來越蕭條,商業繁榮程度大幅度降低,沒有他們需要的商品,自然隻能當商隊路過的休息地。

但隻要有商品,那麼就一定會有商隊選擇在北平購買商品,運到遼陽或者張家口等宋遼邊境去販賣。

畢竟目前遼宋以及宋國與女真之間的貿易路線,即從運到張家口或者遼陽去,路途非常遙遠,成本也非常高。

如果從汴梁運到北平,賣給北平的商人,再由北平的商人賣到邊境去,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所以隻要把北平重新建設一下,吸引進城務工人員以及手工業從事者,恢複往日的繁華,甚至更上一層樓也並非難事。

“知院英明!”

“原來大興土木是為了恢複北平興盛,是下官淺薄了。”

“還是知院目光遠見,我等自愧弗如。”

楊畋、周沆等人得知原因,一個個頓時為趙駿的遠見佩服不已。

但趙駿卻搖搖頭道:“沒那麼容易的。”

“是朝廷沒錢嗎?”

楊畋有些遲疑,大興土木要花很多錢,這就要朝廷撥款了,如果朝廷沒錢那就難辦。

趙駿又搖搖頭道:“不是,現在朝廷很有錢。”

年初已經製定了新的收稅政策,朝廷明年的稅收估計又要大幅度提升,一個年收入達兩億貫的朝廷,又怎麼可能缺錢呢?

“那是?”

眾人不解。

趙駿一針見血道:“這就回歸到了最開始的問題,幽燕漢人並不相信朝廷,且還有世家大族從中作梗,即便有錢,也不一定能招募到那麼多人,所以要想建設發展,得先解決本地世家大族!”

“原來如此!”

一瞬間,眾人恍然大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