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禎呂夷簡等人默不作聲。
大宋重文抑武是國策,這就已經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事情,即便皇帝有心想改變,恐怕滿朝的文官都得反對如潮。
沉默了片刻,晏殊就說道:“但我們說的不就是宋仁宗時期嗎?你不是說仁宗還行嗎?”
“哦喲,謝天謝地。仁宗是還可以,但軍隊根子爛,老範回天乏術啊。”
趙駿雙手一攤說道:“像這個的國家本身就沒有打好武德的基礎,在開國初期就自我閹割了,軍隊數量是看著挺多,但戰鬥力不高,戰鬥意誌不強,人再多也沒用呀。”
“也許範仲淹去西北確實可以把軍事民事工作做好,但把軍隊好好訓練起來,變成一支強軍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就算他可以抵擋住李元昊的進攻,讓三次大敗都防禦住了,誰能保證在之後的宋夏戰爭和宋遼戰爭能贏,靖康恥的事情不會發生啊?”
“所以我覺得在宋朝重文抑武這個大環境下,想對外戰爭獲得全盤勝利,難如登天。”
“我隻能勸宋朝皇帝,要想將宋朝打造成像漢唐那樣的世界第一大國,還是要務實一點,首先就得把自己的戰術打法,戰爭的理念先搞懂。”
“狄青和嶽飛都帶得蠻好的,非得打壓做什麼呢?特彆是趙構,十二道金牌催人家一個戰勝的將軍回去啊,臉都不要了。”
“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還想打勝仗嘛。”
“範仲淹也不錯,但他適合做戰略部署,可以讓他先去把西北的軍事民事工作做好,把軍隊訓練起來再談打勝仗的問題。”
“至於戰術布置的話,還是得靠宋軍自己,狄青不就是在這三場戰役打出名堂的嗎?宋仁宗要是聰明點,就彆把武將限製得那麼死,讓武將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打仗不行嗎?就像霍去病那樣,非把武將們困死他才高興?”
晏殊無奈道:“宋朝的武將,怕是不能為主官。”
“所以說宋朝是個太監王朝嘛。”
趙駿又嘲諷了一句:“要我說,宋仁宗那二傻子蠢笨驢,有狄青這麼個天花板級彆的統帥,躺著都能收回西夏和燕雲十六州,可惜他不敢用。宋朝就這點不好,重文抑武太過頭了,搞得武德不充沛。宋粉還天天叫著對外戰爭勝率高,勝率高也沒見一統天下啊,還兩次被北方遊牧民族滅國,真的是滑稽。”
又說我二傻子?還加了個蠢笨驢?
趙禎眼皮子狂跳,目光看向了旁邊地上的板凳,咬牙忍著才沒有抄板凳砸過去。
之前還說他是有宋一朝難得一見的好皇帝呢,才過了一天時間就變味了,現在到了趙駿嘴裡一口一個二傻子了,這誰受得了?
不過好在從趙駿嘴裡算是找到了一個靠譜的西北主官,如果讓範仲淹去的話,那至少西北局勢不會那麼糜爛。
趙禎從屋子裡出來,原本憤怒的心情也被政事充斥,猶豫了一會兒,對呂夷簡道:“呂相,難道咱們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錯了嗎?”
呂夷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說道:“梁、唐、晉、漢、周及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楚、南唐、北漢......武將全權掌兵的後果,希望官家明白。”
“朕知道了。”
趙禎就不再猶豫。
相比於什麼武德充沛,哪有他趙家的天下重要?
五代十國時期,各路武將掌握兵權之後,紛紛噬主篡位的例子可離得不遠呢。
就連趙匡胤本人都是這麼起家的,一出陳橋兵變欺負孤兒寡母奪了後周。跟自己的江山被人家篡了相比,就算打輸了又怎麼樣?
反正西夏和遼國也打不進來,大不了花錢買平安嘛。
趙駿的民族應該有尚武精神的言論放在後世那肯定是沒錯的,但放在大宋?
嗬嗬,暴論罷了。
“那讓範仲淹去西北?”
趙禎又道。
呂夷簡臉上麵無表情,心中暗喜,拱手說道:“官家英明。”
趙禎做了這個決定,倒也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又回到了屋內,聽趙駿說起定川寨之戰的前因後果。
總的來說,因宋軍情報落後,對敵人輕視,加上高層搖擺不定,指揮失調等等問題,造成了下層執行力混亂,最終被李元昊三次伏擊,三次慘敗。
這三次大敗導致宋軍在西北的戰鬥力嚴重下滑,對本來就已經出現赤字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讓大宋已經無力再主動進攻西夏。
西夏方麵國力太弱,雖然戰鬥力比較強,三戰三勝,但幾次小規模戰役中還是吃癟,如金湯城之戰中狄青大勝。
所以雙方互相糾纏了幾年,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情況下,自然也就隻能互相捏著鼻子認下了對方。
而有了趙駿幫忙總結原因,趙禎和他的宰相團隊就有了計劃。
他們想把李元昊扼殺於萌芽之中。
針對指揮失度的問題,讓範仲淹一個人當主官,全權負責西北戰事。還有武備鬆弛、民生凋敝等等情況,也讓範仲淹去訓練軍隊,改善民生。
至於宋朝內部情報都快變成篩子這事,他們也打算等正式給範仲淹下達經略陝西路的任命之前,進行全方麵部署。
比如可以故意給李元昊提供一些假情報,同時告訴範仲淹,李元昊會故意把一些西夏番部送來投降做內應的事情,讓他小心應對,千萬不要中計等等。
按照趙駿的意思,與西夏之間的戰爭還要過兩年才會開啟,隻要範仲淹在這兩年裡經略得當,說不好就能挽回敗局,甚至大敗李元昊,讓李元昊重新俯首稱臣,不敢再發動叛亂。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趙禎就一邊去趙駿那聽曆史,一邊和他的團隊研究該如何才能對李元昊的自立為皇進行反製。
隻是認趙禎想破頭都想不到,就在他即將準備任命範仲淹去西北的時候,老範給他整了個大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