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諫案、崔白案、苗文案、李思案”
趙駿一口氣說了十幾樁大案,然後笑道:“這些都是我在皇城司看到的舊案,而且還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案子還沒看完,裡麵參與的禦史、諫官,涉及開封府、地方知州、通判、推官、縣令怕是不下幾百上千人了吧。”
他說的都是真宗朝早期查的案子。
宋朝士大夫共治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趙匡胤對待士大夫比較嚴厲,到趙光義和趙恒早期,略微寬鬆,但還算管得緊。
所以趙恒早期還是乾了不少大事,比如查處貪官汙吏。
像趙諫案,涉及到的官員達七十多人,什麼禦史、諫官、開封府推官判官罷免了一大堆,甚至還殺了幾個。
但到了趙恒晚期以及趙禎時期,對官員的態度就非常寬鬆,甚至下詔公然免除貪官汙吏的罪過。
特彆是趙禎,以前還做做樣子,把犯罪官員都降職,之後連裝都不裝了,就算證據確鑿,也往往會包庇為主,除非朝野弄的動靜太大,否則一般會既往不咎。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為什麼史料當中,在趙光義和趙恒時期還能記載有不少貪官汙吏被查處的記載,而到了趙禎時期就少了許多。
不是因為貪官汙吏變少了,而是TM的這些貪官汙吏不再被查或者被皇帝給包庇,根本不當成貪官汙吏來對待。
因此到了仁宗朝官員欺壓百姓、魚肉鄉裡,隨意用刑罰殺死、滅門、淩辱民眾就變成了常態。
也難怪在史料沒有那麼多詳細記載的情況下,範仲淹、蘇軾、包拯等正直的人會紛紛感歎天下貪官、奸官、惡官何其之多。
趙駿說完之後,接著笑道:“這些還不算什麼,你們猜猜這次我去城外調查職田,了解到了什麼?猜猜包括你們在內的職田皇莊,有多少百姓為你們做牛做馬,一年到頭卻連飯都吃不飽?”
“這”
眾人互相對視,呂夷簡王曾等人稍稍思索,便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準備進行反擊。
但趙駿已經不給他機會,喝道:“你們這一個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無非是怕頭上有個皇城司可以隨意查處貪官汙吏罷了,卻不知道,如果你們真正在意這個國家,為這個國家好,就一定要有一些特殊職能部門充當特殊作用。”
“你們知道後世第一強國美帝有中情局、調查局、情報局、安全局等等十幾個情報機構嗎?你們知道後世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情報機構嗎?甚至全世界隻要有影響力的國家,都有自己的情報部門!”
“情報部門不僅僅是對內,同時還對外。他們可以偵查一切,消除任何不穩定因素。對內監察百官,了解民間疾苦。對外刺探軍情,清晰敵國動向,甚至還能挑撥敵國內部。”
“連後世強國,生產力和科技都領先你們一千多年的世界,都需要大量的情報特務機構來維係。連我們泱泱中華,也同樣要有國家安全部門,你們憑什麼覺得不行?難道你們的能力超過了後世所有強國?還是覺得你們超越了後人的智慧?”
“歸根到底,其實就是你們自私自利,想要讓你們的群體攬更多的權力,更多的肆無忌憚。不希望頭上有一雙眼睛盯著,身邊有一對耳朵聽著。很多官員表麵上一副大公無私的清官嘴臉,暗地裡乾的事情比誰都過分。”
“現任的密州知州韓遠,做開封府推官時乾了什麼你們知道嗎?還有秀州知州王亦文在做監察禦史行裡的時候,做了些什麼你們又知道?彆跟我說什麼個例,海量個例那就不叫個例,而是官場常態。”
“說實話,呂夷簡、王曾,你們這些人在史書上也算留下了好名聲。真彆逼我罵你們,麻煩你們能把屁股從你們的官僚士大夫體係中挪出來,站在百姓的利益和角度想想,站在國家的利益和角度想想,彆TM為了你們的一己私欲了行不行?”
說到最後,趙駿幾乎快吼了出來,口水都快濺到眾人的臉上。
以前他雖然看過一點宋史,但因為了解的實在不多,光知道個表麵情況,所以麵對這幫老狐狸的忽悠,當時完全沒有想那麼多,就這麼信了。
結果從雙眼複明到現在二十多天了,真去實際了解情況,光擺在皇城司的那些資料,還有範仲淹給他的資料,能讓人傻眼。
雖說太陽底下沒新鮮事,隻要趙駿不去管那些事情,一門心思隻想風花雪月,天天在內城的勾欄、妓院、瓦舍裡風流快活,不去看那些人間疾苦,那這些事情就全當沒看見,全當沒發生。
甚至更進一步,趙駿隻在乎自己,不在乎大宋變成什麼樣,選擇和這些人同流合汙,那可以完全昧著良心,隻在意自己升官發財。
但問題是趙駿本身就有自己的理想,他對大宋這個積貧積弱從未硬氣過的國家絲毫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隻有讓中華民族再次偉大,讓漢人不再被異族奴役。
所以他才會去深入了解,去看看大宋的黑暗,哪裡有問題就往哪裡鑽。
然而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光範仲淹給的那堆資料就很離譜了,誰能想到整個開封府,十有八九都是黑的。再看看皇城司那一堆卷宗,更誇張,裡麵不乏有皇親國戚。
最可怕的是這些都是冰山一角,皇城司也被腐化,內部人員買賣消息是常有的事情,更多的事情被隱藏了下來,不見天日。
因此今日在這些人的質問當中,趙駿越說越火大,乾脆就把這些罪惡直接掀開,撕下他們虛偽的麵具,把這些士大夫們從內到外剖開,將他們的黑心腸子挑在了明麵上。
此刻聽到趙駿的質問,大家麵麵相覷,默不作聲。
宋朝官場潛規則基本就是我貪我的金銀,你乾你的壞事,彼此之間都心照不宣,明麵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很少會有撕破臉皮的事情發生。
現在趙駿就這麼撕開血淋淋的現實,已經是在狠狠地打這些叫囂著什麼聖天子應該“垂拱而治”的士大夫們的臉麵。
說句難聽點的話,這些人其實都不是什麼貪官汙吏,反正史料記載當中也沒有說他們是奸臣。
但如今皇帝除了兵權和高級官員任免權,官僚士大夫幾乎把所有權都抓了。
這樣官場全靠一些家底殷實或者本身為人正直的人撐著,其餘十之七八都是貪官汙吏,這麼搞下去還怎麼得了?
所以趙駿說了一堆實話。
實話。
才是最難聽的話。
“怎麼,都不說話了?說實在的,不查不知道,要是再深入追查下去,我相信諸位相公的臉上肯定很難看。”
趙駿冷笑說道:“你們可以不貪不拿,不代表彆人不行。自己沒做虧心事,怕什麼查呢?我要做的又不是殺遍整個官場,隻是現在的情況確實需要整改,否則就算能撐過靖康恥,你們有信心在不斷官逼民反的情況下,撐過蒙元崛起嗎?”
“那你接下來準備怎麼做?”
呂夷簡麵沉如水,終於開口詢問。
趙駿毫不猶豫道:“改革不止在於官場,也在於外部。我準備效仿後世大賢,一邊投身於官場當中,了解官場弊端。一邊支持官家加強皇城司的職能,讓皇城司遍布全國,甚至國外。”
“好,既然如此,那你努力科舉吧。”
“嗯,還過幾天就到秋闈了,我希望你能夠把心思先放在學業上。”
“多多看書,才能增長智慧。”
聽到趙駿並沒有打算摒棄入官場的想法,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
因為在趙駿複明之前,他們就已經感覺到趙駿的殺性很大,他們生怕趙駿複明之後會一旦掌握權柄就會大開殺戒,所以才希望引他入局。
一是能減慢他掌握權柄的速度,二是也希望體製將他同化,即便將來推行改革,也更加溫和一點,彆動不動就要殺儘貪官。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當時趙駿其實就是鍵盤俠在口嗨而已,絲毫不知道自己處於大宋。隻不過現在真正到了大宋,見識到了這黑暗一角,才是真的想殺人。
因此雖然結果一樣,過程卻不同,要是他們當初選擇溫和一點的方式,全力支持他的想法的話,或許也不至於讓現在的趙駿這樣憤而與他們抗爭。
“唉。”
晏殊長歎了一口氣,起身道:“如今官場確實需要好好整改一番了,各地民亂四起,尋求改變也不是一件壞事,隻希望駿小子你能把握好分寸,這皇城司若是變成一把刀,恐怕會傷及很多無辜的。”
“行了,我知道了。”
趙駿說道:“大宋的情況你們不比我了解得少,如果你們能夠真心實意地好好支持我進行改革,不再對我指手畫腳的話,大宋的未來就會光明得多,希望你們自己也能認清楚一些事情,彆老把自己的屁股坐歪了。”
眾人已經起身,互相對視之後,向趙禎拱手說道:“官家,臣等告退。”
這次趙駿算是徹底把皇城司的權柄拿到了手裡。
雖然隻是三相三參等人勉強答應,下麵的官員們估計還是會鬨得沸沸揚揚,但隻要趙禎和呂夷簡他們默不作聲,下麵的官員們再鬨騰,也已經於事無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