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則走到門外,深呼了兩口氣,對殿內的細微聲音充耳不聞,昂然踏入殿內。
兩側都是官員,官員們隨著他的移動目光也在移動。
趙駿自中間眾人出列上奏時特意留出來的通道一路走到台階下,仰起頭,向趙禎拱手道:“趙駿見過官家!”
宋代沒有帶清仰麵視君如同刺王殺駕那麼離譜,畢竟這是一個官員敢拉著皇帝的龍袍追著皇帝說教,甚至口水都噴到皇帝臉上的時代,仰頭看皇帝並沒有什麼問題。
趙禎雙手虛抬,說道:“免禮!”
“謝官家!”
趙駿就把手放下來,依舊站在原地。
“趙駿,大才也!朕深知一個國家要想興旺,就必須要有主謀之人,需要有卓遠見識者帶領才能讓國家富強。”
趙禎隨後環顧下方百官,最後目光看向趙駿說道:“因而朕發現趙駿這般才俊,便破格提拔。特例策封汝為宋國公,歸德軍、泰寧軍、興國軍三鎮節度使,領知政製院,統領百官,盛興大宋!”
“再謝官家!”
趙駿又拱手行禮,這比昨天商量得還多出三個節度使來。
不過他也知道宋代的節度使其實就是榮譽銜,類似於勳官當中的上柱國,並不是什麼軍權職務,基本上就是多領三份工資的差事,倒也無所謂。
所以彆說三個,來三十個也沒什麼意義。
隻是讓趙駿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的爵位和節度使被授予後,下麵的群臣們便頓時又一陣騷動。一個個交頭接耳,震驚不已。
就連原本打算等趙駿上來之後,立即上奏折彈劾,給他一點顏色瞧瞧,讓他知道大宋台諫官厲害的諸多諫官們,都愣在原地,默不作聲。
因為這節度使和封國太讓人震撼。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節度使比較泛濫,甚至出現了六十多個節度使,往往一人身肩兩鎮甚至三鎮,比如張、韓、劉、嶽四大將帥,基本都是兩鎮節度使。
後來韓世忠、張俊、劉錡更是身肩三鎮,榮譽銜加到了極致。
但在北宋前中期,節度使還沒那麼泛濫,往往隻有朝廷重臣、外戚、皇室貴族才有可能得到一個節度使的榮譽。
如韓琦和文彥博是北宋唯二的兩鎮節度使,其餘官員,縱使宰相,最多就一鎮。
可百官們萬萬沒想到趙駿竟被授予了三鎮。
且被封的還是宋國公。
要知道大宋國號的來曆,可不就是因為太祖趙匡胤曾經擔任宋州節度使嗎?
所以有宋一朝,其它州都有國公,唯獨宋州沒有。
但現在卻有了。
什麼意思?
百官們一時懵逼,隨後浮想聯翩。
想到一般隻會授予宗室和王公貴族的節度使。
又想到太祖起家的宋州成為封地。
再聯想到趙駿此人姓趙。
答案呼之欲出!
這是位宗室!
一瞬間,幾乎大部分官員,都猜到了趙駿的身份。
畢竟官家暗示得也太明顯了一點。
緊接著官員們又思考起來。
官家什麼意思?
讓一位宗室總攬全國政務?
這是打算立太子嗎?
問題是這位宗室到底是誰家的孩子?
有沒有資格成為太子?
而且看他的年齡比官家小不了幾歲,有這麼立太子的嗎?
畢竟官家正年輕,應該還可以生孩子才對。
百官也不像劉太後時期,逼趙禎把藩王之子接入宮中,沒道理這麼早立儲的吧。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這位根本不是官家的晚輩,而是官家的..
刹那間,百官們思緒飛躍。
他們幾乎都本能地已經想到,先帝,是不是又搞了一次“借腹生子”?
“咳咳。”
就在百官們震驚不已,浮想聯翩的時候,呂夷簡咳嗽兩聲,說道:“趙知院上任政製院,節製百官,當為百官之首,請立於左前。”
說罷他往後走了一步,讓開一個身位,示意趙駿站在他身邊。
宋代繼承唐製,以左為尊。
宰相、計相、樞相、副宰相、副計相、副樞相、六部尚書、各殿學士、禦史中丞等一二三品高級官員在朝堂上都是站在左邊,其餘三品以下站在右邊。
呂夷簡作為宰相,雖說在二府三司當中,樞密院和政事堂是裡麵的二府,樞密使的本官品級與宰相一樣,基本都是從一品。
但地位上往往以宰相為尊,樞密院地位略低於政事堂,所以呂夷簡、王曾和王隨站在頭三位。
現在呂夷簡讓位,把左手邊隊伍第一排第一個讓給趙駿,其餘人就都不得不向後退一個位置,引得後方官員陣型一陣騷亂。
趙駿也沒有推辭,就這麼站了過去。
一直到這個時候,百官才回過神來,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因為此時此刻,百官的神情裡滿是對趙駿身份的疑惑。
官家授予他宋國公,三鎮節度使?
三相三參對他恭恭敬敬?
姓趙?
總攬全國政務?
百官之首?
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先帝幼子嗎?
一時間,原本還打算對趙駿群起而攻的百官,竟被唬住,場間靜得像時間停止了一樣,無人發出任何聲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