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即便是趙駿怎麼CPU,軍隊都被趙禎捏得很死,除了部分廂軍以及皇城司的調動權以外,趙駿也沒有彆的軍權。
但即便是這樣,在宋朝這樣皇權將兵權死死握在手裡的朝代,已經很了不起,從皇帝手裡奪權,可不容易。
也虧得趙禎是個弱勢皇帝,換了朱元璋這樣的強勢皇帝,那大抵趙駿的墳頭草都得三尺高。
很快眾人又說了一些彆的事情。
目前政製院的主要工作是把全國政務處理好,同時催促各個部門的數據統計,然後成立火器司、地質部、創造局等幾個部門。
已經成型的部門有統計司、交子司,火器司基本上等曾公亮到了後就差不多,等明年整個格局就要走上正軌。
對於未來的發展趙駿還是充滿了期待。
會議結束後,諸多宰相就又投入到其它工作當中,等到上午十點鐘,趙駿看了會文書,處理了一些各地送上來的公文,讓其餘宰相簽字之類,就打算摸魚休息一會兒。
正在這個時候,陳忠送來了一張報紙,是印刷坊那邊把報紙做了出來,交給趙駿檢驗。
見到這新奇事物,諸多宰相也圍了過來。
“這就是報紙?”
“是的。”
趙駿把這張大報攤開,看著上麵不少地方還是空白區,便說道:“輿論是很重要的東西,引導輿論也就是引導思想。如果一個國家所有的人思想都凝聚在一起,那麼這個國家爆發的力量就會很強大。”
晏殊把這份報拿上來,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首詞,不由得念道:“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抄的誰的?”
晏殊看完之後,麵色不善地看向趙駿。
趙駿尷尬道:“蘇軾的。”
“你做個人吧。”
晏殊捶胸頓足道:“他還隻是個孩子!”
“以後大不了補償一下他,不至於讓他過得像曆史上那麼慘。”
趙駿聳聳肩道:“而且我這也是為了讓報紙深入民間嘛,你看,上麵我都沒用我的名字,化名周樹人。”
“不行,以後我孩兒幾道的詩詞,你必須都交給我,由我來在上麵署名。”
晏殊不滿道。
“老晏,暴露了吧,你就是想搶你孩子的詞。”
“胡說,那是我孩兒,他的就是我的。”
“在不做人這事上還是你更厲害。”
趙駿收起了報紙,隨後說道:“大家以後可以撰寫文章在我這投稿啊,我打算給這報紙取名叫大宋期報,七天一期。”
“我知道你們後世一月都分為四周,每周是七日,但大宋一月分三旬,這樣會不會好計算點?”
呂夷簡問道。
趙駿搖搖頭:“大宋也是五日休沐,上五天班,休息兩天以後將會是常態,而且報紙既然是新聞刊物,就必須要有時效性,我現在先七天一期就已經算慢的了,以後還要有大宋日報,每天都一期。”
“每天一期?”
眾人互相對視,他們的邸報才五天一期,而記錄的都是朝堂官場新聞,趙駿的報紙卻每天一期,真的有那麼多內容可以寫嗎?
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趙駿隻是笑笑不說話。
他抄詩詞真就是為了先打響報紙的名頭,隻要報紙深植於民間,自然會引來無數人投稿,到時候還可以成立大宋新聞署,進行官媒監督,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幾個人正聊著。
外麵就有官吏又運過來一批公文。
為首的官員是政製院隸屬的秘書郎周瓚,今日是限定鹽鐵司交數據的日子,早上趙駿就派周瓚去鹽鐵司催了。
“哦?”
趙駿見到一眾政製院官吏又拖著那麼多公文回來,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怎麼回事?”
周瓚回答道:“下官去鹽鐵司讓他們交送過來統計,鹽鐵司的劉副使說這些都是今年各地送過來的公文,他們鹽鐵司還有彆的事情做,沒時間計數,要我們自己來算。”
“砰!”
趙駿拍案而起,環顧周圍呂夷簡等人道:“這劉元瑜是不是腦子有病?讓他統計個數據都能做不來,要他有什麼用?”
見到趙駿發怒,眾人麵麵相覷。
王曾沉吟道:“許是劉元瑜不喜政製院成立,當初他也是反對者,如今正在用這種方式抵觸政製院。”
“嗬嗬。”
趙駿不怒反笑起來,說道:“那他這個三司副使也該換人了,你們有什麼人選嗎?”
呂夷簡心頭一喜,說道:“賈子明有大才,可以勝任。”
“不妥。”
王曾見呂夷簡又想安排親信,不悅道:“三司鹽鐵使位置何其重要,賈昌朝從未涉足三司,怎麼能選他呢?”
“王相有什麼人選?”
趙駿問道。
“李複古當可勝任!”
王曾毫不猶豫道:“他曾經多次擔任三司鹽鐵判官、鹽鐵副使,三司使,對三司了如指掌。”
“不可!”
呂夷簡連忙想阻止,李複古就是李迪,他的死對頭。
但已經來不及了,趙駿立即說道:“簽署知院令,召李迪入京,事後我會向官家請求為李迪加封。”
說完之後,趙駿冷笑地看向四周道:“三司鹽鐵司就是我們政製院燒的第一把火,諸位,跟我去一趟吧,我倒是想看看這劉元瑜架子多大。”
政製院目前都沒有下布什麼政治命令,正式的改製要從明年才會開始,結果現在僅僅隻是數據統計,一個鹽鐵司就敢如此猖狂。
要是不直接雷霆手段處理掉整個鹽鐵司,恐怕以後改製就會困難重重,到時候勢必會造成大量官員學劉元瑜這樣陽奉陰違。
所以這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該燒第一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