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上遊善化西側已經有水漫到了岸上。堤壩尚未被衝毀,但靠近湘水的田地、村莊已經流入大量積水。”
隨著一個個消息傳來,陳希亮坐不住了,隻能向趙駿告罪,隨後親自下城牆勸說百姓。
趙駿抬起頭看向天空,即便穿著蓑衣,戴著鬥笠,依舊能夠感覺到豆大的雨滴撲麵而來,劈裡啪啦地打在臉上,不疼,但觸感冰冷宛如寒夜。
一道驚雷劃過天際,那密密麻麻的雨點仿佛將穹頂遮蔽,無邊無垠看不到儘頭的濃鬱烏雲,更是籠罩了整個世界。
現在的形勢其實還沒有非常糟糕,隻是城內形成內澇,西城的四個水門關閉後,即便城外的水流再漲個兩三米大抵也淹不到城內,怕的是這雨還在下,直接讓雨水把城裡給淹了,那就太可怕了。
沒多久後趙駿的軍隊也集結了起來,他命令士兵們先把東西搬到南城外地勢較高的地方,留下幾十人看守,其餘人立即加入到勸說百姓離開,幫助百姓搬運東西的隊伍當中。
當時荊湖南路的總人口達到了五百多萬,其中長沙作為治所又承擔著最多的入住,人口稠密,地狹人多,近十分之一的人散落在長沙以及周邊鄉鎮村寨之中。
因此疏散百姓的這個任務還是非常艱難。
幸運的是至少目前上遊江堤並未有被衝毀的跡象,至少這次洪澇比後世九八年那次危害要小得太多,隻是古代水道防洪建設確實不如後世,水流容易淹入城內而已。
到了第二天白天,經過陳希亮的勸說,已經有一些百姓拖家帶口,艱難帶著家當從城裡撤離,城外沿河岸的百姓也都被遷走。
這次是不走不行,城裡水門關閉了水進不來還好,城外沒有城牆保護,已經有幾個靠河的村莊水都淹到快有半人高了,本來古代房屋又不是後世高樓大廈,最多也就是二層土製或木質小樓,往往一樓都已經能夠遊泳。
趙駿這個時候也已經下了城牆,雨依舊在下,他隻是隨意吃了些乾糧,就帶著二十多個護衛出了南城,去視察百姓遷移清理以及上遊河堤的情況,漲水最怕的就是水位漫過河堤。
因為一旦河堤守不住,那麼水就會嘩啦啦地湧向兩岸,洪水泛濫成災。曆史上黃河從母親河變成後媽河,就是在三易回河當中河堤崩潰導致。
所幸現在河堤還未被衝垮,隻是由於長沙南麵地勢非常高,就是後世長沙雨花區那一帶,那邊有不少丘陵小山,省植物園、生態動物園、生態旅遊景區都紮堆在那附近,因此水流不斷從南往北向長沙城池方向淌。
再加上湘江本來就是南往北流注入洞庭湖的江水,水位上漲到漫過堤岸,加上從南麵山巒流下來的水彙合之後,現在整個南城門外麵都快變成一片澤國,最淺處都能漫過腳踝,深處甚至能淹死人。
但似乎也就是如此了,雖然大雨還在下個不停,除了沿岸村寨受災以外,倒還沒什麼太大影響,隻是徐徐流水漫過了城外農田,漫過了城外村莊,將長沙城池困在了大水裡。
到了白天百姓們總算是慢慢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在官吏們的催促下開始涉水離開城池,因為外麵的水進不來,可裡麵還是因大雨形成了嚴重的內澇。
城池內隻能依靠東門將水排到地勢更低的瀏陽河方向,可顯然以瀏陽河的體量,在本身已經漲水的情況下,根本容納不了。
一旦瀏陽河那邊水位暴漲到高過長沙城,說不準還得倒灌進來,那到時候長沙就徹底被淹掉了。
趙駿此刻已是渾身泥漿,腳下的靴子被水浸透,腳也是冰涼冰涼,他站在南城外的小山上遠眺,長沙城外的山都不高,最高峰是瀏陽的大圍山,後世雨花區南麓的山巒基本上都在一百米左右。
不過這樣的地勢足以抵擋住洪水。
山巒草木旺盛,山下則是渾濁紅黃的滾滾水流,正在順著西麵的湘江裡溢出來,向著長沙城池的方向湧去。水流上方漂浮著很多東西,有木頭、有稻苗、有衣物,隱約還有屍體。
山腳到山上是一大段緩斜坡,大量百姓站在山上眺望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片迷茫。
很多長沙城的胥吏,以及趙駿的士兵現在都在從東南麵的高地上挖泥沙,一袋袋裝了泥沙的麻袋被運到山腳處,堆積成高高的堤壩,不時東南陸地有大部隊依舊在往山上遷徙。
人力在大自然麵前,也僅僅隻有這一點能力了。
這個小山巒是最接近洪水的地方,地理位置大概是在後世湖南教育電視台的小山坡上,後方還有些山嶺,安置了大量受災的百姓。
就在此時,遠處遷徙的隊伍一片混亂,趙駿注意到這個情況後,便立即走了過去詢問。
“你就讓我們回去吧,我父親還在家中。”
“是啊,出來的匆忙,隻來得及把兩個孩子帶上來,老人走得慢。”
“就算是現在大壩決堤了我們也認了,求求你了。”
大概二三十多名百姓哀求著,周圍幾名胥吏阻攔他們回家,他們是善化鎮西側山村的,水還沒有淹過來,官府就遷徙他們走。
很多百姓還以為水已經衝破堤壩了,匆忙之間隻能先把孩子送上來,但家裡老人走得太慢了,還在山腳村莊裡,所以他們想回去把老人們帶上來。
可胥吏們得到的命令是儘快把人遷走,眼下好不容易逃到高處,再回去的話萬一決堤怎麼辦,因此就是不讓。
得知這個情況,趙駿趕忙過來說道:“諸位鄉親,我知道大家擔心家人。但現在還是太危險了,能不要回去,就儘量彆回去,讓官府的人幫大家將老人帶上來。”
百姓見有個年輕官員被眾人簇擁著,以為來了主事人,便連忙喊道:“官人,非是我們想回去,父母家人,還有諸多雞鴨牛羊,讓我們該怎麼舍棄啊?”
趙駿麵露難色,看向遠處山坡下,那個村子現在其實已經被水淹了,但水流還沒那麼快,隻是淹到了腳踝,便想了想道:“這樣,把孩子放著,青壯跟我走,優先把家裡的老人帶出來,雞鴨牛羊做為其次選擇。”
“知院。”
江大郎連忙說道:“不可親自犯險啊。”
趙駿搖搖頭:“為了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趁現在堤壩還未被衝毀的時候,先下去幫助百姓才行。”
要知道即便是後世洪災,生產力已經相當發達,災後百姓都有賑災物資,當地政府也會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不可能讓人民群眾餓死,可解放軍抗洪救災時,都是以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主。
更彆說生產力落後的古代。
這些都是農民,水災過後,恐怕今年的糧食怕是要歉收了,要是其餘財產都沒了,那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賣田賣地賣兒賣女都是輕的,很有可能大家都活不下去。
而且山下還有十多名老人。
所以趙駿隻能選擇出此下策,趁著水還沒有淹過來的時候,先幫助山下的那個小村子撤離他們的財產。
在趙駿的號召下,立即就有二十多個青壯,加上趙駿帶的護衛,總共五十多人,浩浩蕩蕩向著山腳下那個小村莊的方向而去。
此時那些老人們也差不多走到了山腳,他們才剛接應了老人們,正準備進村把財產也帶走的時候。
就在此時,一聲巨響。
“轟隆!”
堤壩悄無聲息的裂開了一道小小的縫隙,緊接著轟隆一聲響,大片的沙土坍塌了下來。
渾濁的河水就像發瘋的野馬群轉瞬間就撕開了一道更加可怕的潰口,河堤附近還在往那邊運著沙土的胥吏、官兵們還未來得及跑,就被洪水吞沒。
河岸決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