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 / 2)

其餘人雖然沒有說話,可也沒有為範仲淹發聲。

頗有點範仲淹獨木難支的意味。

實在是人在沒有損害到自己利益之前,他們可以客觀地點評,紛紛表示考成法對國家的益處,支持新政的繼續實施。

可一旦考成法損害到了他們的利益,那就即便是明知自己不該反對,也隻能硬著頭皮出聲反對了。

就好像有人問你,如果你有一千萬你會不會捐,你就會想,反正自己沒有一千萬,說捐也無所謂,於是就果斷地回答說捐。

可如果問你有一頭牛會不會捐的時候,你就要該考慮怎麼拒絕捐的事情了,因為你真的有一頭牛。

誰都知道捐錢是好事,但割肉割到自己身上,終究會疼啊。

“怎麼回事?”

此刻趙禎站在門口聽了片刻,見他們爭吵不休,便皺著眉頭走了進來。

他其實都不想進來,實在他也比較為難。

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這麼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趙禎也隻能硬著頭皮進去。

見到趙禎進來,大家總算是結束了爭吵,齊齊向趙禎拱手行禮道:“見過官家!”

“好了。”

趙禎走到會議室主位上,那是平時趙駿坐的位置。

他坐下來後,原本是想用比較嚴厲的語氣對呂夷簡盛度說兩句,但臨到嘴又不忍心,隻好說道:“先坐下吧。”

“謝官家!”

眾人分列而坐,呂夷簡和盛度麵色愁苦,仿佛蒼老了十歲,讓人看著極為不忍。

趙禎不忍說重話,就隻好說道:“呂許公、盛公,糊塗啊。”

“臣”

呂夷簡愣住,隨即麵色更加悲涼。

這意味著趙禎可能是站在範仲淹那邊,他救出兩個兒子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盛度老淚縱橫,忍不住說道:“官家,臣.隻有這一個兒子。”

“額”

趙禎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他這個人太心軟。

呂夷簡乃是他最倚重的重臣,事之如師長,在他年幼時呂夷簡為他力抗劉娥,保護他一路親政,與他感情深厚。

盛度雖然與他感情沒那麼深,但趙禎是真見不得這樣的花甲老人痛哭流涕。

所以趙禎看向範仲淹,遲疑說道:“希文公,要不這樣,輕判呂公綽、呂公弼、盛申甫、掌禹錫,便不入罪了,隻降職可好?”

範仲淹皺眉道:“官家可要想清楚,呂公綽犯的可是賣官鬻爵之罪,他公然利用呂相的名義,四處受賄幫人升遷,若是這樣的大過都不能入罪的話,那朝廷的威嚴和法度何在?”

“這”

趙禎就覺得頭疼死了,真的犯難。

範仲淹繼續說道:“官家,新政並不是為了淘汰官員,為的是讓官員做好分內之事。天下官員碌碌無為,連他們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甚至貪贓枉法,貽毒生民,這是在壞了大宋的根基,長久以往,靖康恥怕是”

談起靖康恥,趙禎沒有感覺到警覺和對未來的擔憂,而是更加遲疑猶豫。最早的時候他還有危機感,但隨著大宋敗西夏、破遼國,這樣的危機感其實也在慢慢下降。

畢竟危機意識這種東西是有危機的時候才會存在,可現在危機解除了,靖康恥又太遙遠,自然讓他安全感倍增。

所以趙禎看向一臉期盼和淚如雨下的呂夷簡跟盛度,就隻能硬著頭皮對範仲淹說道:“沒那麼嚴重吧,新政繼續實施就是了,朝廷的法度依舊還在,隻是對呂公綽等人,網開一麵可好?”

“今日因權貴而對他們的子弟網開一麵,明日就又會有權貴要網開一麵,日日如此,朝廷法製就會日日鬆弛,要不了多久,天下官吏就會舊態複萌。”

範仲淹苦苦勸說道:“官家,這口子千萬不能開啊。”

“朕”

趙禎看向呂夷簡,麵露難色。

呂夷簡當即說道:“臣以為,應該表決,支持廢除新政的請舉手。”

頃刻間盛度、賈昌朝、宋綬、張士遜等人就把手舉起來。

王曾遲疑了一下,竟也舉手了,然後蔡齊、晏殊也慢慢地把手舉了起來。

這樣整個政製院,除了趙駿不在,呂夷簡、王曾、盛度、賈昌朝、宋綬、張士遜、蔡齊、晏殊居然有八個人同意。

剩下的範仲淹、李迪和蔣堂沒有舉手。

其實李迪也想舉手,他上位以後,多有門生故吏來攀附,這次也遭了殃,可他審時度勢,知道決定權在趙駿手中,所以堅決打算等趙駿的意思。

至於範仲淹肯定是反對意見,蔣堂則為人公正,且不想摻和這件事,最終十二個人的政製院,三分之二要求廢除新政。

見此情形,範仲淹大怒道:“官家,臣請等漢龍回來再做決議!”

呂夷簡知道要是趙駿回來事情就難辦了,也是馬上說道:“官家,不可犯眾怒,也不可矯枉過正。天下官吏如此之多,一旦責眾,國家勢必動蕩難安。”

“少拿此事說事。”

範仲淹反駁道:“明朝考成法之下,十年間有十之三四的不稱職的官員遭到了罷黜,數十萬吏員遭到了裁撤,政治一時為之清明,難道我大宋還不如明朝?”

“朕”

趙禎都有點後悔踏進政製院會議室了,最後也隻能無奈道:“此事先擱置,等明日朝議再做決定吧。”

這就是打算先和稀泥了。

如果支持範仲淹的話,呂夷簡和盛度那可憐兮兮的模樣,再加上滿朝反對聲音確實那麼大,而且政製院也有三分之二建議廢除,讓他很為難。

可如果支持呂夷簡的話,趙禎都不敢想象趙駿回來,自己該受到怎麼樣的抽打,怕是邦邦兩拳就上來了。

所以趙禎既不敢支持廢除,也不敢支持繼續新政,隻能拖著。

先裝裝死。

一切就等事態後麵自己發展吧。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