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大宋可不止做中亞的外貿生意,還同時與遼國、西夏、大理,五條貿易路線同時展開,又派使者前往中亞,多溝通中亞的阿拉伯商人,鼓勵雙方海貿。
所以從去年開始,海運貿易增長額就大幅度增長。
光廣州和泉州收入就達到了三百餘萬貫,與日本之間年貿易額更是暴增至四千萬兩白銀,是原來的八倍,也為朝廷帶來了大概四百多萬兩白銀的收入。
這樣再算上其它市舶司港口,慶曆二年一年海運貿易基本上有了接近千萬貫的收入,達到了曆史上南宋時期最高水平。
而且南宋沒有加深與中亞的溝通,也沒有發現日本白銀礦,一千萬貫收入就是極限。
現在可不是極限,隨著貿易量增大,每年進出口上億貫,光抽稅就能達到一兩千萬貫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此可以說現在的海洋貿易蒸蒸日上,未來可期。
而除了海貿以外,路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以及遼宋、夏宋貿易同樣暴增,去年光遼國就從大宋進口了八十萬斤硫磺。
由於大宋在濟州島和對馬島設立貿易中轉站,又鼓勵商人多前往日本貿易,大宋的書籍、工藝品、瓷器、茶葉在日本都快搶瘋了。
日本的硫磺、銅、鐵也快被大宋商人搶瘋了。
然後大宋商人乾脆也不回宋國,在濟州島報備和補充了水與食物,直接駛向山東的密州市舶司,又在密州市舶司報備和補充了物資之後,拉到了乾符縣。
乾符縣也就是後世河北黃驊市,大宋在這裡設置了港口,主要是用於與東北女真以及遼國之間的大宗貿易。
大宋商人把從日本帶來的硫磺運到這裡,再走陸路北上運到遼宋邊境泥沽寨,大概是後世天津市一帶,於雙方邊境互市地區,全都賣給了遼國。
這中間商賺得是盆滿缽滿,幾乎是直接從日本產出,打上宋國的標簽,拉到遼國邊境去販賣。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國內的農業和經濟可以說是迅速好轉,經濟流通爆發式地增長,雖然審計局還沒有給出增長數據,但光看稅收就能明白商業增長有多快。
如此一來,大宋今年的秋稅就達到了3900萬貫,比今年的夏稅還要高200多萬貫,總稅收約為7600萬貫。
這個數字跟去年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少了約2500萬貫,跟前幾年比起來,更是少了大概三千多萬貫。
因為從景祐四年開始,趙駿就一直在為朝廷搞創收。
打擊貪腐、沒收貪官汙吏的全部財產、售賣國有資產、改革茶山、鹽場等等。
特彆是在後兩者上,大量茶山、鹽場私人化,讓私商大量參股,杜絕以前國營榷場上下其手的貪腐行為,每年都給朝廷帶去一千多萬貫的收入。
但在全國農業稅降低了三分之二的情況下,這顯然已經是大大超出了預期。
趙駿最開始設想的五大貿易路線算是開始發力,今年總外貿收入約為2700萬貫,海洋貿易接近南宋巔峰水平的1000萬貫,陸地貿易達到了1700萬貫,增長可謂是喜人。
國內商業雖然改製,造成更容易偷稅漏稅,可架不住稅軍凶猛。朝廷調集地方廂軍以及禁軍,全國約二十餘萬人,加上十多萬皇城司聯合組成執法部隊。
幾乎每個縣的縣衙、國稅局、禦史司都嚴抓稅收,一旦抓住偷稅漏稅,輕則沒收貨物,並且罰款一定金額。重則沒收全部財產,還有牢獄之災。
一時間商人們風聲鶴唳,除了少數鋌而走險的以外,絕大多數商人都老實交稅,成為了光榮的納稅人。
事實上趙駿這個時候都想把罪犯全都流放到台灣去,以此對台灣進行開拓。
雖然從三國東吳開始,我國就已經涉足台灣。
奈何當時台灣瘴氣叢生,又森林茂密,需要大量人手砍伐樹木,開拓平原才能漸漸適合人類生存。
而台灣的土著高山族大多數也都是從秦漢百越時期,慢慢遷徙過去,隻是人數較少,又沒有先進的生產經驗,所以一直維持著茹毛飲血的部落生活。
因此直到南宋末年,蒙元逼近,大量漢人遷居台灣,帶來先進的技術、生產工具、鍛造技術等等,這才讓台灣變得稍微有些人煙,最後被蒙元輕鬆接管,在此地設立宣撫司,納入我國版圖。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趙駿隻要派一艘船過去,再派幾個官員,宣布台灣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基本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台灣,澳大利亞也是。
可你宣布沒用啊。
上麵得有人啊。
就一些原始部落土著,你宣布有啥用?
就像嶺南也是靠著一代又一代的發配嶺南的罪犯開墾出來的一樣,這個辦法其實挺有效果。
但最終趙駿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主要是死亡率太高。
就怕發配出去十不存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結果卻不是很好。
還不如等以後生產力提升上來,攤丁入畝,人口爆發式增長之後,再大量派人開拓,比現在拿人命去堆強得太多。
這一年,大宋談不上風調雨順,但因為新政存在,百姓生活過得好了許多。
這一年,放開了商業限製,更改了稅收模式,讓民間商業愈發繁榮,從事商業活動者與日俱增。
這一年,大宋內政外交穩定,與西夏、遼國、日本、高麗、吐蕃、大理,以及中亞各國商人貿易頻繁,出口額大幅暴漲。
這一年,大宋在全國各地修建水渠,大興土木,建學校,推廣理科教育,對數理化進行小學到初中的基礎奠定。
這一年,新任進士蘇頌對研究院正在研究的蒸汽機非常感興趣,主動要求調任研究院,加入到科研當中。
這一年,朝廷又鑄造了二百多門銅炮,並且已經開始對鐵炮、燧發槍等火器投入經費研發。
這一年,趙駿在河北邯鄲市畫了一個圈,要求在武安與洺水之間修一條運河,然後在這裡建造一個鋼鐵廠,正式開始大煉鋼實驗。
這一年,由於交子鋪已經在全國各大商業城市建立,大量商人把銅錢存入到交子鋪裡以方麵貿易,而朝廷用從日本進口的銀子作為錨定物,漸漸取代了銅錢,讓市麵上缺錢荒漸漸緩解。
雖然沒完全解決,但好了許多,更促進商業發展。
便在這越來越好的喧鬨中。
慶曆三年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