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祈願王軍凱旋(2 / 2)

場上自然是辯駁聲漫天,無人敢認。

一時間,大殿上如同討價還價的早集。

蕭洵安可不管他們會怎麼說,他隻是深深望了一眼座上無力的文帝,拱手離去了。

次日,蕭洵安在京都城牆外集結了六萬餘將士,嚇得城內百官在朝廷上哭告他謀反。

文帝閉上雙眼,恨不能閉上耳朵。

“那是兩個月前,爾等棄在城外的流民。”

大殿之內,一時鴉雀無聲。

半晌,“鎮北王這是……這是私自征兵啊!”

“啪”一聲,陛上天子摔碎了白玉鎮紙,“朕的每一條聖旨都要你們這些廢物知曉嗎?今日朕便告知爾等,鎮北王的一切行為,朕都準允。質疑者自去西南,打完勝仗回來,朕再聽你奏。”

黎川站在城樓上,秋風吹鼓起她的披風。

蕭洵安抬頭看她,身披戰甲的蕭洵安,是縉月的救世之神。

他們視線交疊片刻時光,卻似乎已經交代了千言萬語。

黎明在他身後拉起,他背著陽光向西行去。

元清來到她身旁,看著遠去的隊伍。歎道,“我有時真佩服他,不說兩個月能把兵練得怎麼樣,以如今的造物能力,兩個月六萬套戎裝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些人,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妻兒老小一道來到這裡。有些家人死在路上了,剩下的人,也成了家人。能上戰場的都上戰場,不能上戰場縫衣編甲,做得又快又結實。比朝廷發的還好,因為那是他們縫給丈夫,兒子,親人的另一條命。”

黎川緩緩說道,秋風吹進她眼睛裡,吹得有些發澀。

“這次為何沒跟著一起去?”元清問,以黎川的性格,不該留守京城的。

“他去打他的仗,我有我的仗要打。”黎川答道。

當日下午,一個約摸十四五歲的少年偷盜被抓了現行,當街叫喊:“我爹可是鎮北軍!你們敢動老子,我爹回來,取你們狗命!”

鎮北王威名在外,王軍更是今早剛馳援西南。抓他的人登時怕了,“你……你你……且將我錢袋還來,便不計較了。”

那少年卻不打算就此罷休,惡狠狠道,“老子摸到手裡,便是老子的!你憑什麼說是你的?老子的爹替你們去賣命,老子拿些錢花花怎麼了?”

怕是怕,但錢畢竟也是自己的錢,理也不由那少年占。眼看周圍裡三圈外三圈圍的人越來越多,於是這人還是仗著膽子報了官。

官兵倒是來的快,到了現場一看,卻一個比一個發愁。

“要不……這事就算了。”一個官兵拉著失主勸道。

“這算什麼事兒啊?官爺,小偷還不能抓了?”人群裡有人仗義執言道。

“是啊!怎麼能這樣,他老母病著,這可是買藥錢!”更多的人說起話來。

官兵苦著臉,“鎮北軍我們也開罪不起,這小公子我們實在不敢抓。”

這事兒本不是大事,卻硬是鬨到了涵王府門前。

黎川從府中走出來,站在門廊上,垂目看了一眼被三五民眾揪著來少年。

蕭瀅瀅跟在她身後站定,橫眉對著門前這一眾烏泱泱的或鬨事或看熱鬨的。

一官兵掛著一臉恭維的笑,拱手道,“驚擾王妃,郡主,小的辦事不力,可民意難壓,我等也是左右為難。”

蕭瀅瀅冷笑,“哼,你們若是想壓,怕我們也看不著這熱鬨。”

“這……”那官兵吃了癟,也不敢說什麼。

黎川開口問道,“叫什麼名字?”

失主一手抓著少年,一手想行禮卻手足無措,慌亂答道,“回王妃,小人劉仲山,家住西街口。”

黎川朝少年抬了抬下巴,“你呢?”

少年吸了吸鼻子,揚起一臉兒笑,道,“我叫王小東,我爹跟著王爺南下了,今兒早上送我爹,我還瞧見王妃了。我沒偷,這本就是我的,他們栽贓我!”

此言一出,人群便炸了。

“你這小兒怎還滿口胡言!”

“我眼看著你摸走了他的錢囊,怎敢狡辯?”

黎川麵不改色,又問,“可有證據?”

劉仲山急道,“那錢囊是我老母縫的,我與兄長一人一個,上麵還繡著一個仲字。若是不信,可叫我伯兄來,兩隻錢囊放在一起,一眼便知。”

黎川看了看王小東手裡攥著的那個嶄新的錢囊,的確繡著一個精致醒目的仲字。

“既然人贓並獲,何不抓人?”黎川撂下話來,官兵們互相對視一眼,從民眾手中接過了那少年。

“這畢竟是王爺的人,我等有了王妃口諭才敢……”

“來啊,攀汙王軍者,十軍棍!”黎川厲聲道。

話音剛落,兩列王軍手持軍棍,將眾人團團圍住。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黎川又說,“下次做局,且做得細致些。”

接著她換了語氣,對著那些簇擁而來的百姓。

“諸位今日能來,皆是熱血之士。我想今日鬨劇,諸位早已看出端倪。兩月前十萬難民逃荒而來,王爺將其安頓。今國有難,六萬忠勇兒郎挺身而出。”

“我今日敢以性命擔保這少年並非難民之一,是因為那十萬同胞之中,凡年滿十三歲的男兒,在今晨已全部離京,奔赴前線。”

“他們雖是難民,卻也是我們同根同脈的兄弟姐妹。更何況若沒有他們,今日出征的,怕是諸位以及諸位的父子手足。英雄前腳剛走,便有奸人做戲要離間我族同胞。”

“願諸位,目如炬,心如鑒,莫信讒言,同仇敵愾!共同祈願王軍凱旋!”

此言罷了,場下鴉雀無聲,片刻,民聲高呼:

“祈願王軍凱旋!”

“祈願王軍凱旋!”

王小東,劉仲山以及那幾個官兵,還有前頭的幾個百姓,臉色就格外精彩。

從驚恐,到手足無措地掩飾,再到濫竽充數地跟著呐喊。

黎川儘收眼底,對著一旁的金煥低聲說道,“今日之內,查清出處,給些教訓就是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