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有點意思!(2 / 2)

這些基礎條件在篩選掉一大堆人過後,軋鋼廠還給出了其他競爭條件。

比如有特殊技能,包括電子、機械、外語等等,甚至家庭不需要住房都算。

最具競爭條件的當屬軋鋼廠工人子女了,隻要符合這一條,就會被前置名次。

所有條件綜合篩選後,六萬人再進行筆試和麵試。

毫不誇張點說,這特麼比高考還熱鬨,畢竟高考需要高中學曆,現在軋鋼廠隻卡了初中學曆。

再一個,高考每年才多少人,軋鋼廠一批次招錄多少人,不怪人事喊著壓力大。

今年大學生提前進廠實習,還有個情況也開始準備了。

那就是每年六七月份都會有的內部乾部崗招錄考核。

現在廠職工人數翻了兩杯多,乾部人數增速卻沒那麼快。

這是李學武要求人事處必須控製的,人儘其用才是機關管理的核心內容。

一直執行的辦公管理製度就是在人手逐漸短缺的形勢下開展的。

能這麼快達成管理效果,也跟工作多了,人手不夠用有關係。

以前全廠乾部加在一起也才隻是一千人左右,管著一萬多人。

現在呢,還是一千人左右,管著三萬多人,壓力猛增。

還有閒工夫看報紙喝茶呢?

隻要工作多了,人浮於事的情況自然得到一定的緩解,再加上勞動紀律監察力度加深,必定會推動辦公管理製度趨於完善。

乾部指標已經在計算了,但今年大學生進廠後,一下子占去了不少指標,現在組織處也在重新核算和考察。

李學武倒是沒打算停止大學生分配進廠的工作,同穀副書記溝通過,安排人往各大高校開始招工。

趁著現在時局形勢特殊,教育管理模式不穩,能摟多少算多少。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67年要是能招進一大批優秀人才,隻要培養幾年,到七幾年軋鋼廠技術騰飛需要力量的時候,正好能頂上去。

企業發展,人才先行。

重新構建廠屬教育體係僅僅是維持和發展基層生產和管理需要,更高層次的發展必然需要更高層次的

人才。

李學武給穀維潔說的是,無論什麼專業的大學生,隻要願意來,隻要學校肯放手,那就都摟進來。

要帶著優秀的待遇去,要帶著合理使用人才的態度去,把人才培養機製和渠道都講清楚。

軋鋼廠未來發展必然會向綜合型去也進步,什麼人才到了這裡都能人儘其用。

哪怕是學音樂的,學舞蹈的。

李主任最支持這個意見了。

-----------------

指揮車通過警衛崗,開進了衛三團駐地大院。

院子裡的玉蘭花開了,一朵一朵的,煞是好看。

李學武下車後看了一眼,便拎著手包往辦公區去了。

昨夜的大雨徹底洗刷了一整個冬日積蓄的灰塵,天空明朗透徹,屋頂都見了青黑本色。

大院裡同樣沒有積水,隻是院裡的大水缸滿了,屋簷尚有幾滴雨水沒有流儘。

「呦!學武同誌,好久不見啊」副團長楚南方正翻看著文件從指揮室裡走出來。

見到李學武打了聲招呼,語氣是有些調侃和揶揄的。

李學武笑著與他握了握手,問道:「這是忙著開會?」

「忙著開人!」

楚南方好笑地逗了他一句,無奈地甩了甩手裡的文件道:「三支工作,咱們團要出一半的乾部」。

「這麼多?」

李學武接過文件看了看,卻是19號下發的那份文件,隻是跟其他單位的不同,這份上有衛戍區具體的批示。

「咱們還不算什麼,七團要出三分之二的乾部,估計劉團長腦殼都要炸了」

楚南方微微搖頭道:「你來的正好,齊團長和趙政委,以及小琴政委都在屋裡開會呢,咱們一起吧」。

「我就說上午來,正趕上了」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從家出來的路上秘書還問我要不要先來這邊,嘿」。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嗎?」

楚南方已經習慣了衛三團的工作和生活,當初的被調過來的落差感已經不在。

其實想想也正常,能保留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職級什麼的太在乎自己才難受。

現在又沒有鍕銜那一說了,大家都平等,衛三團的待遇本就不差。

就是團裡的夥食都比其他單位的要好,雖然標準絕對不會超過許多,但在這個年代,屬實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

主要還是根據地發展的好,訓練場上麵的大山裡,都快要叫齊耀武帶隊給全開墾出來了。

這麼說有些誇張了,但隻要是平坦的地塊,基本上都在開墾計劃之中。

即便是有坑坑包包的地方,也都是肩挑手扛的鋪平了,山坡都能利用上,更何況漫坡了。

這個年代的人對於糧食的看重實在是認真的過分,這是慘痛的代價,也是血的經驗教訓。

餓肚子的滋味最難受,即便是部隊不會餓肚子,但油水少了也難受。

此前在大山坳裡圈養野豬和家豬,引進一些優秀品種進行繁殖。

現在有了一窩又一窩的豬仔,那處大山坳又往外擴了不少。

一整個冬天那處磚廠就沒有停歇,甚至磚廠都擴大生產了。

村裡人被征集來參與勞動,在大雪封山的時候燒磚燒瓦,砍伐木材,挖煤種菜,維護暖棚。

山上的墾區今年是要有大規劃,大發展的。

李學武和楚南方進屋的時候,齊耀武他們就在說這件事。

「你來的正好,不然我也要給你打電話叫你過來的」

齊耀武甩了一根煙

過來,卻被李學武放在了一邊。

他也是沒甚在意,繼續說道:「成功同誌和沈放同誌在山上值班,我也是抽空把你們叫過來定一下今年的計劃」。

「尤其是墾區,這是保證今年乃至是明年後勤補給能否實現自由度的重要工作」。

齊耀武喝了一口熱茶,示意了李學武說道:「你是這方麵的專家,你來說說意見」。

「前些天我上去了一趟」

李學武疊起右腿,看著屋裡幾人說道:「我看新的墾區已經在開墾了?」

「振華政委做的安排,我最近也是沒時間上去」

齊耀武點了點頭,示意了趙振華說道:「年後山上工作一直都是政委他們在做」。

「蔬菜暖棚應該是最後一期了,這一期結束前,新的蔬菜種植也能在室外進行了,不會造成青黃不接的狀況」

趙振華主動介紹道:「因為土地開化,開掘不便,新墾區的開墾工作也是最近才開始的」。

「軋鋼廠支援了一批農具和工具,算是借了勞動生產的燃眉之急」

他看向幾人說道:「不過從現在的生產規模和勞動需要來看,購買拖拉機參與種植和開墾勢在必行了」。

「還有化肥,現在一直在使用農家肥,效果不是很好」

王小琴提醒道:「山裡的土地本就未經過開墾種植,農藥也很需要,去年因為沒有經驗,損失不小」。

「嗯,這兩點意見很急,最好能在春耕前解決」

趙振華看向李學武,他知道能解決這個問題的,隻有李學武。

李學武點點頭,表示明白他的意思了,開口說道:「化肥的問題我想想辦法,一個月內解決掉」。

「大概需要多少有數嗎?」

他敲了敲沙發扶手道:「我可能從外麵調,需要時間提前安排」。

「至少五十噸,才能滿足今年的需要」

趙振華開口道:「預計春耕要耕種五千畝土地,我是真愁化肥的問題了」。

「這麼多地?今年要開墾一千多畝?」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看向齊耀武問道:「去年是三千畝多一點吧?」

「嗯,今年把砍伐區平一平,也種上地,那裡的土地肥沃的很」

齊耀武點了點煙灰,笑著說道:「如果有了化肥,今年年底光是玉米就能收獲超過三千噸,足可以實現供給自由了」。

「不會侵占村裡的農田吧?」

李學武好笑地看了看他,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提醒了他一句。

墾區可以慢慢發展,但絕對不能破壞根據地,更不能影響到村裡的農業發展。

齊耀武擺了擺手,道:「放心吧,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就是人多力量大,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那山很大,可總有給咱們種地的地方」

他解釋道:「基本上今年墾區開墾任務結束後就不會再這麼擴大生產了,忙不過來,耽誤訓練」。

「種植玉米也是為了高產,更為了實現養殖豐富化」

趙振華強調道:「購買農用機械,就是為了解放雙手,恢複訓練強度」。

「農用機械是吧」

李學武撓了撓頭道:「我還真一時想不起有這方麵的資源,得等我回去問問再說」。

「如果有了機械,耕種至少能節省絕大部分勞動力,尤其是畜牧業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趙振華給幾人介紹了一下墾區的養殖和畜牧,以及山間湖裡的魚塘養殖,去年軋鋼廠就吃到了山上的魚。

雖然這年月不缺魚蝦吃,可大河裡的魚蝦終究是不好打撈,本

身也沒有養殖的肥。

今年看樣子齊耀武和趙振華打算好了,要大乾一場了,用到李學武了,他自然義不容辭。

化肥好弄,給港城聯係一下,直接回船的時候運化肥進來就可以了,本身回航的時候也在運輸這些東西。

可拖拉機等農用機械去哪弄?

軋鋼廠是能生產農用工具,可跟機械沒法比,拖拉機履帶倒是生產,可跟拖拉機生產廠沒直接的聯係。

這件事還真的琢磨著辦,現在衛三團有錢購買機械和化肥,倒是不虞他化緣去。

就是這年月化肥和拖拉機都是緊俏的物資,一般人還真弄不來。

說了一會兒墾區的工作,又談了訓練的事,以及今年的政策。

最後談的便是楚南方帶來的,關於三支工作的問題。

一提到三支工作,齊耀武皺眉,趙振華手誤額頭唉聲歎氣。

實在是調了一半的乾部去支援地方工作,對於戰鬥力和組織建設都是一種負擔和削弱。

尤其是按照政策需要,必須調集一定數量的帶隊乾部。

也就是說,營長和連長都得有,這可是為難住齊耀武了。

如果一般人遇到這件事,乃至是現在的其他隊伍,基本上照章執行就完了。

但衛三團有些特殊,才剛剛完成整訓半年,很多工作都需要深化執行。

如果現在抽調一半人走,那隊伍誰來帶,訓練還搞不搞,生產工作還辦不辦。

一大堆的問題急需今年解決和處理,沒想到又來了新難題。

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出了,李學武已經提醒過齊耀武等人,隻是有再多的準備,麵臨這一情況也是為難。

幾人都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這是命令,必須執行的,所以大家的意見也是圍繞怎麼執行來討論的。

李學武一直保持了沉默,直到齊耀武再次點了他的名。

「不要抻著了,有什麼意見趕緊說一說,集思廣益嘛」

「嗯,是有點想法,也是最近想到的」

李學武搓了搓手指,道:「前些天遇到了個事,跟相關單位的支管委打了個交道,印象有些不好」。

眾人齊齊看向他,知道他有話要說了,也是有備而來的。

李學武想了想,繼續說道:「關於支管委嘛,我的建議是嚴格執行命令,堅決執行政策,杜絕超標超綱」。

「也就是說,支援思想建設,支援農業生產、支援工程建設、支援鍕事訓練,支援管理建設,要以牢固的準則思維和思想標準來執行應儘的義務」。

「首先是定位,管理和支援就是兩種意義,管要管多少,支要支多少,心裡要有個數」

李學武強調道:「我的意見是加大農業推廣合作,推廣墾區生產經驗,將這一優秀作風傳遞下去,傳播開來」。

「包括漁業養殖技術、畜牧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農業種植技術等等,都是可以整理出來作為分享材料的」。

「支援是什麼,我的想法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第二點,支援工程和工廠建設,軋鋼廠可以與衛三團結成互幫互助對子,包括軋鋼廠的聯合企業,這方麵我來協調溝通」。

「進廠參與勞動和學習,參與管理和執行,都可以交流和學習的形式來進行,不必拘泥於形式化和套路化」。

「第三點,關於鍕事管理和訓練,完全可以結合現有的訓練場條件,開展鍕事訓練培訓班,開展思想教育培訓班」。

「與高校合作最為穩妥,我可以介紹聯係鋼鐵學院作為支援管理對子」

李學武看著幾人說道:「

尤其是鍕事訓練,完全可以形成標準化流程,將訓練和勞動相結合」。

他指了指牆上的地圖道:「現在墾區不是缺人手,缺機械嘛,拉幾隻隊伍上來結合一下嘛」。

「還有進山的道路也該重新修整了,邊訓練邊勞動,在勞動中總結經驗,在訓練中思考和升華,我看是實踐號召最好的途徑」。

「這……這倒是有點意思」

齊耀武本來擰著的眉頭挑了挑,看著趙振華問道:「如果在開展訓練和管理的時候,結合生產勞動,這就大大地減少了咱們的損失了」。

「嗯,可以研究研究,但問題也很突出」

趙振華皺眉道:「有些單位和部門是沒有那麼多人的,且都有工作要做,如何能上山來脫產訓練」。

「所以是長期且需要堅持的工作嘛」

李學武強調了一句長期,意思就很明顯了,政策要執行,但可以分時間、分期限、分目標地執行嘛。

相關單位有一百人要訓練,總不能都脫崗。

那就二十人一組的來山上,要支援這麼多單位呢,每個單位來一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這條山路足夠長,這裡的大山足夠廣,慢慢乾,慢慢修吧。

李學武估計這股風跟大學習有的一拚,三五年之內完結不了。

真要一股腦地把所有力量投入進去,回頭後繼乏力,想要做出成績都難。

當然要做出成績來,隻要是工作,甭管它的性質如何,在曆史長河中是對或是錯,對於個人來說,你就在曆史中,就得服從曆史的慣性。

你說它是錯的,你現在不做,你連驗證它是錯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李學武給出的意見就很中肯了,持續發力,相互結合。

尤其是管理的流動性,李學武堅決反對乾部一派兩三年,這就等於把鳥從籠子裡放飛一樣。

流動性,三個月一調回,參與政策活動可以,但必須完成一定的訓練和生產。

衛三團所有乾部都可以在輪換序列之內,就當是特殊休假了。

估計所有乾部輪換和三兩次,這股風吹的也就差不多了。

「那就這麼著」

齊耀武點點頭,眯著眼睛說道:「農業就以紅星村為基礎和原點,工業就以軋鋼廠為核心和原點,管理就以鋼鐵學院為主,訓練就以訓練場為主」。

經過李學武這麼一分析,好像衛三團還是在乾原來的活,隻是範圍廣了。

趙振華等人琢磨琢磨,好像是琢磨出點味兒了,眯眼笑著點頭。

有點意思!

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