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不喜歡喝咖啡嗎?”
香塔爾看著李懷德和李學武麵前的茶杯,笑著說道:“這是我從法國帶回來的,不嘗嘗?”
“謝謝,喝不慣的——”
李學武禮貌地拒絕了,甭說她從法國帶回來的,就是經她手泡的,他都不會碰一下。
李懷德身後的翻譯很厲害,實時翻譯,他也搖了搖頭。
“我更喜歡喝茶,綠茶。”
歡迎酒宴還在繼續,不過在場的主要賓客都已經散去。
這種商業性的宴會,尤其是上午舉辦,就像歐洲的美人。
吸引力很高,但也就那麼一會兒,當你看清楚她粗糙的皮膚,香水遮蓋的體味,你就會早早地離開了。
十一點鐘左右,現場隻有那些技術人員,以及一些打秋風的記者。
其實他們在內地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畢竟這裡的物資和生活水平有限,就算他們手裡有錢也花不出去。
這也是國際飯店食宿價格這麼高還有人來光顧的原因。
就算這裡的廚子水平在一般,可也有新鮮的海鮮和外來的食物是。
港城特運,那價格吃起來十分的爽,沒有掛單絕對吃不起。
當然了,無論是外事人員,還是駐京記者,都有單位給他們報銷。
所以,國際飯店的規模不大,但確實是周小白管理的業務中,拿貨量標準最高的單位。
這些老外可敢吃了。
宴會上的食物,是外事館的廚師與國際飯店廚師儘心準備的。
大人物們淺嘗輒止,保留風度,不要肚子,所以便宜了他們。
現在大人物們不是提前離開,保持神秘和身份地位,就是去了私密性更高的休息室小談。
他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對付那些海鮮和肉食。
當然,這當然是應該的,聖塔雅集團已經給他們埋單了。
這一次的宴會,能抵得上國際飯店一個月的營業額。
如果再算上額外的獎金和小費……你看那些服務員臉上的微笑就知道了,這數額絕對不少。
要不怎麼說,廠裡服務處每次選拔服務生,都有打聽這邊呢。
張鬆英也是很有思想的,既然李學武要求把國際飯店打造成為紅星廠對外服務的一塊招牌,那她就敢跟李學武要政策,要標準的。
國際飯店裡的服務員,除了前期在招待所培訓的那些人,其他的都是通過長期考察才決定調用的。
什麼意思?
服務員當然是服務處安排調用的,又怎麼成了她選人用人了?
這就是李學武給的權利和政策。
張鬆英在招待所乾過一年多,負責管理的就是服務工作。
她認為無論是麵試還是筆試,都測試不出服務員的優秀程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她隻從招待所或者其他服務部門、後勤部門定點考察,定點選拔。
看一個服務員長期服務的狀態,要有文化,還要有上進心。
重要的是遵從性和紀律性,越來越好的待遇,優秀的工作環境,讓這裡成了虹吸的點。
那招待所和其他服務部門就願意讓她挑,讓她選?
主管服務工作的服務處就願意放權讓她來決定這件事?
首先在權限上不成問題,因為國際飯店的主管單位是管委辦。
李學武說了算,張鬆英就能乾。
再一個,秦淮茹她們剛開始是有意見的,但時間長了,反倒願意了。
單位裡的服務人員為了爭國際飯店的名額,在平日裡特彆注重表現。
虹吸效應就是這麼形成的,國際飯店的服務標準越高,廠裡的服務員工作壓力就越大,就越認真。
所以,香塔爾從宴會廳出來,見到張鬆英的第一句話便是誇獎。
她十分欣喜能在這裡見到如此高標準的服務人員。
禮貌、熱情、笑容燦爛。
張鬆英倒是很客氣,還主動請對方講了講他們服務的不足之處。
這更是讓香塔爾滿意了,從宴會廳到休息室的這一路上,她主動與張鬆英聊起了酒店服務管理的話題。
在進入到休息室後,張鬆英同服務人員一起,給他們端了茶和咖啡。
當了解到紅星廠準備將國際飯店打造成為商務性質的服務單位,她很是讚同地表示了支持。
張鬆英適時地簡單表達了內地在酒店運營、服務標準和管理模式上的困難後,香塔爾主動提出了幫忙。
她會從國內延請一位酒店管理專家,以聖塔雅集團的名義支持紅星廠在這方麵的建設工作。
李學武也是代表紅星廠,對聖塔雅集團,對香塔爾女士表示了感謝。
張鬆英等人離開,雙方便在這一處會客室,也是休息室裡聊開了。
紅星廠與聖塔雅集團的合作,是很受上麵關注的。
之所以表現的如此隨意,並沒有更多的部門參與,完全是形勢下的特殊狀況,多少雙眼睛在盯著呢。
以純粹商業的手段,來完成對外貿易,也是一種試探和實驗。
技術和貿易封鎖,對於內地來說是一道枷鎖,時刻要突破掉的。
紅星廠目前的做法和成績都很好,李懷德這個人又懂得維護關係。
所以很少會見到有領導或者部門來廠裡問這個,查那個的。
當然,這是沒出事的情況下。
隻要紅星廠一路順風順水,成績持續升高,看到的就都是笑臉。
李懷德也越來越覺得自己在走鋼絲,所以連這種會麵都很謹慎。
如果是李學武,帶著一個外事人員就敢跟對方見麵。
但李懷德不認同,紅星廠這邊除了李學武,他還帶了秘書和翻譯。
而香塔爾也不是一個人,除了她帶來的翻譯,外事部的文化專員瑪姬·羅曼也在。
對應的,外事部,也是國際飯店的副總周乾城也在。
屋裡人不少,但真正說話的就那麼幾個。
瑪姬·羅曼和周乾城隻坐在一邊聽著,他們都屬於第三方。
而栗海洋做服務和記錄工作,翻譯坐在李懷德兩人的身後同聲傳譯。
你要問紅星廠與聖塔雅集團的合作,本就是經濟項目,為什麼是法國外事館的文化專員陪著香塔爾,那這裡的故事可有得說了。
除了第一天見麵時,是瑪姬·羅曼與阿芒迪娜一起陪著香塔爾出現的,此後與李學武溝通的,都是文化專員瑪姬·羅曼了。
甚至在香塔爾回國籌備合作期間,私下裡的消息都是通過瑪姬來提供的,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嗎?
瑪姬是很敢說的,在完成香塔爾交給她的任務時,也把更多的信息說給了李學武聽。
包括香塔爾女士的丈夫,外事館參讚阿蘭·阿德裡安與阿芒迪娜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妻子常年在國際貿易線上飛,就算有了空閒的時間,也多是回國看望兒女和家人。
尤其是內地進出環境複雜,香塔爾來一次要耽誤很長時間。
除非有足夠多的假期,否則兩人一年都見不到一次。
一個為了事業,一個為了生活,夫妻兩人聚少離多,但始終保持婚姻的正確性,相互配合默契。
香塔爾在外麵如何不知道,但瑪姬說外事館裡掃地的服務員都知道阿蘭先生與阿芒迪娜女士的事。
剛剛,李學武是眼看著那位阿蘭先生是帶著經濟專員離開的。
而香塔爾麵對這一切無動於衷,甚至目光裡一點點失望和鄙夷都沒有。
哎呦,還得說外國人會玩啊。
-----------------
“國外的咖啡和我們這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李懷德看著香塔爾喝的很是回味無窮,挑了挑眉毛,道:“我嘗試過一次,苦味的甘醇不如綠茶,醇厚不如紅茶,甘甜不如白茶……”
他微微搖了搖頭,道:“如果隻是為了提神醒腦,我還是覺得喝茶更好一些,對身體也好。”
“我也很喜歡喝茶的——”
香塔爾微笑著說道:“隻是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習慣了。”
她看向李懷德和李學武問道:“你們喝奶茶嗎?”
“不,我知道您說的是英式奶茶,但我從未嘗試過。”
李學武見李懷德有些懵,回答香塔爾的同時也在提醒他,不是內蒙的那種奶茶。
“我們的祖先曾經嘗試過茶的各種喝法,到最後隻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這才是味道的真諦。”
說起來,唐朝的時候,甚至還在茶水裡添加蔥花和鹽。
他也是信口胡謅,胡扯一通,作為開場寒暄,瞎扯幾把蛋。
等大家的神經調整好了,這才開始了今天較為正式的談話。
“我聽說貴廠與日商達成了飛行器生產線的采購協議?”
香塔爾很是意外地看向了李學武,說道:“我還以為在談判時,您所提到的隻是個意向呢。”
“沒有意向,我又何必提呢。”
李學武臉上笑著,心裡卻是在發狠,這消息雖然不算絕密,可也不是掃地的服務員都能知道的事。
特麼的,絕對有人在泄密,還是有針對性的。
“不過這個項目還在談,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還不知道。”
他當然不會說實了,虛虛實實,兵者詭道也。
“怎麼,您對這個項目也有興趣?”
李學武看了一眼李懷德,笑著問道:“上次談判中提到的項目有消息了?”
“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香塔爾看著李學武搖了搖頭,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
雖然沒有明確地回複,但也沒有明確地拒絕。
不可能的事情多了,商人嘴裡的話能信?
李學武並未在意她的態度,能談的時候自然會談的。
“我想知道關於合作協議的推進安排,羅賓先生跟我提到了。”
香塔爾看向兩人,問道:“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他跟我說,貴方的生產還沒有定下來。”
“這個問題我想我已經跟羅賓先生解釋清楚了。”
李學武攤開一隻手,解釋道:“他怎麼跟您說的我不清楚,我可以再給您解釋一下。”
“關於五金零部件類的生產工作,我們一直都有推進。”
他示意了栗海洋,從對方的手裡拿過文件遞給了香塔爾。
“為了配合聖塔雅集團的項目,我們廠的態度很堅決,特意在東北地區收購了一家大型機加工企業。”
“大型企業?”香塔爾在接手文件時確定道:“是我理解中的那種大型嗎?”
“不知道擁有一千多台機床的企業在您的眼裡算不算大型企業。”
李學武微笑著點點頭,說道:“但在我們的概念裡已經算是了。”
香塔爾看了李學武一眼,這才打開了手裡的文件夾。
很符合商業規矩的,裡麵是用法文翻譯好的,她可以直接看。
當然了,這隻是一份項目規劃書,關於被收購企業的名稱和敏感信息已經被隱去了。
香塔爾看到的內容,隻知道紅星廠收購了一家大型機加工企業,同時會在未來半年時間兼並十六家工廠。
在整合所有資源後,紅星廠所管理的加工企業將包含機床生產、五金零部件加工、生產線訂製化等業務。
她當然不相信紅星廠會為了聖塔雅集團的項目專門準備這麼多。
但切實的,能看到紅星廠正在籌備又一個工業領域的重大項目。
“在東北?遼東?”
香塔爾手裡的資料有限,她微微皺眉看向李懷德問道:“鋼城?”
李懷德好像沒聽見似的,端著茶杯慢慢喝,細細品。
李學武主動接過話頭,解釋道:“因為要收購該企業,將我們廠自有的機加工能力與之整合,同時將兼並來的機械企業合並改造,所以這個項目很大,需要時間來完成。”
“不過整合工作在進行,生產工作是不會停的。”
他又從栗海洋的手裡拿過一份文件遞給了對方,解釋道:“我們廠已經做好了相關的生產工作安排。”
“也就是說,先與被收購的企業簽訂了一份生產協議。”
“我們的訂單現在就能生產了?”
香塔爾看了看這份協議,抬起頭問向李學武道:“是現在?”
“如果咱們在遼東的話,我保證讓您聽到機器的轟鳴聲。”
李學武很幽默地給出了回答,贏得了瑪姬·羅曼的一個白眼。
“在保證生產的同時,我們會儘快推進資源整合工作。”
他敲了敲茶幾上的兩份文件,強調道:“就算是在法國,收購這麼大的一家企業,還要整合十六家中大型企業,半年時間也忙不完吧?”
“你們呢?”
香塔爾反過來將了李學武一軍,問道:“你所說的這些工作,半年時間就能完得成了?”
“我們能完得成——”李學武很是自信地回答道,好像就等著她這麼問似的,直白地講道:“我們的企業都是組織的,都是人民的。”
“所以,在遵守商業規則的同時,我們能擁有更好的協調性。”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李學武看著香塔爾的眼睛講道:“我們從來不用擔心工人從一個工廠到另一個工廠會不會有不適應,或者矛盾。”
“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是一個大集體,大家庭。”
他很是自信地點頭道:“我們擁有共同的信仰和目標。”
“或許吧——”
香塔爾應該是聽懂了李學武話裡的深意,不置可否地點點頭。
她當然看得出來,今天負責跟她談話的是李學武。
紅星廠的負責人李懷德根本不接她的話茬,隻顧著喝茶。
索性,她也沒再去管李懷德,而是同李學武談了起來。
香塔爾主要是想談機加工項目的安排,後續工程機械的生產、特種車輛的製造、特種設備的製造等等。
在合作協議中,既有紡織、農業、工程、輕工、食品加工機械零部件,也有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的特種車輛。
還有升降機、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攪拌設備、汽車起重機、樁工機械。機床(金屬加工業,模具製造)、金屬與塑料加工等設備。
至於先前提到的,關於閥門、軸承、連接件、五金、鋼結構件等等,這都是最先開始的基礎貿易項目。
除此之外,聖塔雅集團還與紅星廠簽訂了區域代理協議。
也就是說,紅星廠的自有產品,也會通過對方銷往海外。
其中就包括五金小商品、摩托車、吉普車、電子、電機等等。
相對於的,紅星廠也在協議中要求聖塔雅集團幫助紅星廠拿到世界頂級的冶金、製鋼技術。
其中包括從奧地利引進氧氣頂吹煉鋼技術、從法國引進高爐吹重油技術、從美國和蘇聯引進高爐高溫、高壓技術、從西德引進煉鋼脫氧技術、從瑞士引進連續鑄鋼技術、從美國引進帶軋鋼技術。
李學武的目標很明確,甚至給香塔爾提供了一份合作程序方案。
也就是說項目完成時間表。
紅星廠會按照這份時間表來準備接受生產設備和技術。
最近的,便是奧地利的氧氣頂吹煉鋼技術,這需要今年就得拿到確切的資料和協議。
不能光是聖塔雅集團給紅星廠壓力,李學武也要給對方壓力。
三年內,這些技術都要落在實處,因為紅星廠要以這套技術為基礎,將位於鋼城的煉鋼廠升級成為冠絕於遼東工業的特種鋼材製備中心。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煉鋼廠不僅僅要給軋鋼工業提供原材料,還要給機加工工業、汽車工業,船舶工業等等提供原材料。
未來紅星廠的重輕混合型工業下遊產業,將急需要特種鋼材和金屬。
再一個,紅星廠在未來部署的一個重要產業,也急需要建築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