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跟你們說幾個數據”
李學武疊著腿,坐在沙發上,伸出手對著兩人張開了五指,自問自答道:“知道全國每年的小型汽車生產量是多少嗎?五千台!”
隨後又補充地說道:“這個數據包括了轎車和越野車,隻有五千台!”
夏中全和鄺玉生茫然地看著李學武,不知道這是在說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的小汽車自然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動輒上萬,上十萬的價格,哪個個人買的起。
倒不是說體製的原因,而是資源。
因為稀有,所以貴,普通人就買不起,隻能單位購買。
那如果出現富餘飽和了呢?
“前年,也就是六三年,魔都製造了魔都牌轎車,六缸發動機”
李學武語氣平和地闡述道:“兩年內做到了年銷量八千台”。
這個數據其實已經很直觀地體現了當前汽車工業發展的前景。
大隊書記蹬蹬蹬,公社書記130,縣裡書記帆布篷,地緯書記兩頭平。
這句順口溜反應了此時單位用車的現狀,分彆對應的是拖拉機、卡車、吉普車和魔都牌轎車。
“在已經實現燃料油自由的當前,單位用車,企業用車,甚至是公社大隊用車已經達到飽和了嗎?”
李學武發問道:“單拿咱們廠自己來說,光是公務用車達到最佳的數量標準了嗎?遠遠沒有!”
“這……”
鄺玉生遲疑道:“你不能這麼算,畢竟現在的經濟……”
“經濟不允許嗎?”
李學武側頭看了看鄺玉生,再次問道:“那是汽車的價格高了?還是生產效率低了?還是沒有生產力?”
“都存在”
夏中全皺眉點頭道:“我不是沒有考慮過你跟我提過的問題,我也找老周他們討論過,可當前實現汽車生產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的事,更不是伱所說的,百十個人手工做就能成的事”。
“我隻知道有誌者事竟成”
李學武自信地看著兩人說道:“都沒開始做呢,你們怎麼知道成不成?輕言放棄可不是咱們社會工人應該有的品質”。
“說了這麼多,你到底想說什麼?”
鄺玉生皺眉道:“現在是汽車整備,錢都到不了手了,你還想著我們幫你造車?”
“不!”
李學武豎起手指晃了晃,強調道:“不是幫我造車,而是我們”。
“啥?”
“啥?”
兩人同時發出了疑問,李學武又要起什麼幺蛾子。
“嗬嗬”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那筆錢掛在你們處的賬上,不能發給工人對吧?”
“對,不能”
鄺玉生是個急脾氣,看了李學武一眼道:“還隻有我們的被扣了”。
這言下之意是保衛處牽的頭,廠裡撿軟柿子捏,不敢收拾李學武,隻能對他們下手。
李學武知道他嫉妒,但沒想著慣著他。
“被扣了也活該,我們胡同裡的三歲孩子都知道,軟蛋包活該受欺負”
說完也不顧鄺玉生漲紅的臉,繼續說道:“既然這筆錢發不下去,就撥出去花掉”。
夏中全:“撥出去?”
鄺玉生:“花掉?”
“對,撥出去,花掉”
李學武喝了一口茶,道:“寧可花掉也不能交,交了這一次,下次挨收拾的還是你們,難道你們想當軟蛋?”
看著李學武鄙夷的眼神,兩人都遲疑了,互相看了一眼。
這……這可真是騷操作啊,他們以前可不敢這麼想。
廠裡說扣資金,或者挪用項目經費,那都是統籌兼顧的,不是你說咋樣就咋樣的。
可現在經過李學武這麼一說,事情好像不一樣了啊。
不過這麼做,一定會引起廠長的反彈啊。
“我的時間很緊張,這你們都知道”
李學武沒有給兩人留出太多的思考時間,催促道:“保衛處鑒於當前的汽車整備項目發展需要,準備成立汽車工業技術研發中心,誠邀入股~”
聽著李學武輕飄飄的話,兩人都有些麵麵相覷。
聽聽,這是人話嘛。
還知道自己是保衛處,卻是弄出個什麼汽車工業技術,還研發中心,他們設計處都不敢這麼叫。
李學武放下手裡的茶杯,笑道:“沒關係,你們今天想不好,那就慢慢想,等以後再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咱們再談,不著急”。
“急,急”
見李學武要起身送客,鄺玉生對著李學武擺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隨後看向夏中全,道:“老夏,你倒是說句話啊,這件事到底成不成?”
“我哪知道啊”
夏中全苦著臉,看著李學武問道:“錢花了,可這是工人的啊,這問題不是還沒解決嘛,研發中心又不能造車,即便造了,也不屬於我們的”。
“誰說不能?”
李學武歪了歪腦袋,看著兩人道:“回去跟工人們說,這錢就算前期投資的,要麼被廠裡收走,要麼賭一把,賭你們自己能造出發動機來”。
夏中全問道:“造出發動機來又能怎麼樣?”
“賣錢啊”
李學武笑道:“你不會覺得廠裡會一直惦記你們這點兒錢吧?幾個月以後的事誰能說的清楚”。
“……”
夏中全和鄺玉生兩人都遲疑了,按照李學武的話,他們的錢都要轉到保衛處的賬上,然後三方一起投資研發發動機。
這是沒問題的,可是這筆錢花出去好說,收回來可就難了。
李學武的意思很明顯,拿他們的錢,還讓他們研發發動機,賺了錢大家一起分,虧了錢他們自己擔。
這特麼比以前的資本家還要黑心啊!
李學武看出了兩人的心思,勸道:“不要心疼錢,我又不是要你們的錢,我是在拿你們的錢,幫你們辦事,錢還在你們手裡嘛!”
錢在哪呢?
夏中全可沒看見,他現在有點糊塗了,怎麼莫名其妙的錢沒了,還得繼續乾活,不要錢的那種。
乾活還不算,現在還跟李學武牢牢地捆在一起了,這以後得顧忌他的正治態度了。
捆在一起還不算,怎麼現在還有點要感謝李學武幫忙的意思呢?
這麼幫他們,是不是還得說聲謝謝?
“我是不是糊塗了?”
“不不不”
李學武擺擺手,說道:“您現在比什麼時候都清楚著呢,我可沒有技術,保衛處又都是大老粗,這研發中心都得指著你們呢”。
說完又看向了鄺玉生,很是懇切地說道:“鄺處長,咱們是君子之交,我誠心跟您透個底,有一天,這汽車廠建起來,您就是廠長的不二人選”。
鄺玉生現在隻是個處長,不過卻是軋鋼廠最大處室的處長,自然看不上一個草台班子的廠長。
不過李學武這麼重視自己,把研發中心交給了老夏,又把以後的廠子交給了自己。
這麼一看,李學武這人還真是足夠光明磊落的,至少沒有耍小心眼。
沙器之站在一旁看著處長施展書畫絕技——畫餅,直想到齊白石的蝦不如,張大千的虎略低,徐悲鴻的馬難企,王羲之的字垃圾。
按照李學武的吩咐,沙器之叫來了綜合辦於主任。
於德才則是按照李學武的吩咐,跟設計處和生產管理處對接,劃撥款項,成立汽車整備項目汽車技術研發中心。
乍聽見這個項目名稱於德才也是一臉懵逼,不就是個草台班子,修修車賣破爛嘛,怎麼還成立研發中心了?
這是要做大做強?
看著處長把忽悠的迷迷糊糊的兩人送出了辦公室,沙器之也是有點撓頭。
“處長”
沙器之看著走回辦公桌後的李學武問道:“如果,夏處長他們真的把發動機研究出來了怎麼辦?”
“那是好事兒啊,什麼怎麼辦?”
李學武吊著眉毛看了看沙器之,隨後笑道:“有了梧桐樹,還缺金鳳凰?”
說完便低下頭繼續忙工作了,沒再理會沉思的沙器之。
沙器之也是在李學武既定的三點半下班的時候才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什麼特麼研發中心啊,這就是處長忽悠那兩個二傻子的。
這研發中心就是個種子,得不斷澆水施肥,他們那點兒血汗錢怎麼可能夠往裡扔的。
瞧著吧,不出幾天,就又得求著處長來了。
錢都搭在裡麵了,沒錢了,要麼認虧,要麼就得求著處長繼續扶持。
認虧是不可能的,要是他們自己的錢還有可能,這可是工人們的,他們怎麼敢。
這就是賭徒心理啊,處長怎麼可能做賠本的買賣。
要想得到處長的扶持,這項目還能是他們自己的項目嘛。
嘶~~~
沙器之想到了金鳳凰,這項目如果做成了,那依著處長的意思,是真的要組建汽車工廠?
不對!
保衛處處長哪裡來的權利組建工廠,隻有廠領導才有啊!
處長說的……幾個月……
李學武定的下午三點半下班,這是他為數不多的早退,卻是被理解的。
本來按照這個時候的製度,結婚是有三天假期的。
可現在李學武隻有一天,那還不允許做完工作早退了?。
看著李學武的指揮車出了大門,楊鳳山知道自己又失去了半天的時間。
專列上的水果不是非要找李學武才能解決,而是解決問題的成本。
紡織廠所說的誠信,他從來沒在乎過,廠與廠之間的合作,隻有規則,哪有誠信。
而規則都是人定的,隻要找領導協調一下就成了。
可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擦屁股,讓領導幫忙擦屁股,實在是……
現在楊鳳山不知道李學武自己是個什麼意思,到底是李懷德和穀維潔推動他進讜組,還是他自己要進?
書記的態度很模糊,其他幾位廠領導的態度也是如此。
軋鋼廠什麼時候出現這種狀況了,好像不受掌控的大船一樣,左右搖擺。
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按下葫蘆浮起瓢。
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
謎團楊鳳山現在不想解開,那就明天,在李學武的婚禮上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
“三叔!”
李學武剛進大院,便見到三叔跟二叔正站在東院門口聊著天。
“謔!好小子,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三叔李同身穿板綠,腰板很直,一看就是行伍之人。
見李學武走進來很是高興地打量著這個三年沒見的侄子,不住地用手拍著他的胳膊。
李學武這身白加黑沒了部隊時候的形象,但多了上位者的氣度。
尤其是皮鞋皮腰帶,手裡拎著皮包,這就是乾部的標準形象了。
“嗬嗬,三叔,我才應該是刮目相看啊”
說著話調侃地眨了眨眼睛笑道:“我聽說您進步了?”
“哈哈,臭小子!”
李同三十多歲的年齡,正是當打之年,對於事業和個人的要求自然高。
看著侄子發展的好,他也是很高興的。
尤其是侄子的這個丈人,回來這一路兩人也是聊了很多。
當初李學武背著行李卷去找他的時候可完全看不出有今天的樣子,更想不到能找到這麼一位特殊的丈人。
同在羊城為伍,兩人自然有許多共同語言,更多的是聊李學武,聊李學武以前的事,讓顧海濤對李學武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哥!”
就在李學武跟二叔三叔站在門房門口聊天的時候,從東院跑出來一個少年。
十二三歲,正是李學武三叔家的小老弟李學函。
李學武去羊城的時候經常被三叔帶回家吃飯,所以跟這小老弟很是熟悉。
小老弟正是人嫌狗不愛的年紀,遇到混世魔王那還不是老鐵遇到了吸鐵石?
“二哥,我坐飛機來的!”
“是嘛!”
李學武適時地表現出了驚訝的表情,隨後笑道:“誰問你了?!”
“你問不問我也是坐飛機來的!”
“哈哈哈~”
逗了小老弟幾句,跟著二叔和三叔進了院,又跟在家裡的三嬸兒打了招呼。
這位三嬸兒李學武以前是不大喜歡的,文藝工作者,天生的傲氣。
因為其家庭出身也是文藝界的,所以當初三叔要結婚的時候老太太沒太滿意。
不過因為離得遠,三叔自己又喜歡三嬸,這才定了下來。
不過因為南北方的隔閡,三嬸兒來的少,跟老太太也不怎麼相處得來,所以對待其他兩股也不甚熱情。
李學武當初去羊城的時候就在三叔家待了兩天,其後每次去吃飯都是三叔硬拉著去的,不然他真不喜歡去。
要說擺臭臉倒是沒有,可那種天然的淡漠即便是李學武這麼臉大的也不願意接觸。
擱以前,李學武可能都不會主動跟她打招呼,但現在不行。
成熟的人做成熟的事,家事也一樣。
既然是李家的人,又是不遠萬裡來京城參加他的婚禮,就得招待著。
甭管三嬸跟老太太相處的如何,甭管她跟自己父母等人相處的如何,三叔對自己是很不錯的,不能讓三叔難做。
其實說淡漠,對於李學武現在來說,又能有誰對他淡漠。
本身的副處級乾部身份,丈人又是那麼重要的職務,洪敏哪裡敢跟這個以前看不起的侄子淡漠。
以前的李學武是惹禍精,搗蛋鬼,去羊城是投奔她們家的,是指著李同的。
現在呢?
李學武自然能感受到三嬸不同以前的態度,可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欣喜或者異樣來。
老太太坐在八仙桌旁,看著屋裡圍著坐的兒孫們,笑的那叫一個開心。
昨晚李順給熬的藥,今天看著就比昨天的精氣神好。
見到兒孫的欣喜變的正常了,激動少了,寬慰多了。
“瞧瞧,您有福啊”
韓秀梅能說會道的,坐在老太太身邊,笑著道:“三個兒子都到齊了,您出去跟他們比一比,誰家的兒子有您的兒子孝順,有出息,再比比孫子孫女”。
誇完這個,看見屋地學著跑的李姝,補充道:“就是比重孫女您都能拿頭籌的”。
“哈哈哈~”
老太太手拍了拍二兒媳婦,笑道:“不比,不比,兒孫自有兒孫福,哈哈~”
嘴裡說著不比,可心裡卻是高興的,這大院裡不說,就是胡同裡,街道上,又有誰能比得過她去。
論有錢,她的兒孫絕對排不上,論有勢,她的兒孫也排不上,但論孝順,論成績,論出息,她可是敢大聲笑出來的。
洪敏打量了一眼李學武正在逗著的女童,這樣子看著可不是李學武的孩子。
她在羊城就聽李同說過一嘴,不過也沒有在意。
今天見到,家裡人沒人解釋,更沒有人說道,隻看老太太和大嫂劉茵等人的態度,這是真當親孫女養了。
李學武這會兒抱起不願意走耍賴皮了的閨女,對著二嬸兒笑道:“快彆忽悠我奶了,昨天就給忽悠糊塗了”。
“哈哈哈,去!”
韓秀梅自然明白李學武的意思,這話不是說給她的,而是說給老太太聽的。
老太太也是笑著點點頭,明白了孫子的意思。
“快把她放下吧,你還有事兒呢,忙你的去吧”
因為明天是正日子,今天下午就得搭爐子,收拾場地,晚上就有至近的親屬上門了。
跟前兩天傻柱那場婚禮一樣,今天晚上也得招待一頓,有院裡幫忙的人,也有來看望的親戚。
“叭叭~~”
李姝顯然聽明白了老太太的話,伸手摟住了李學武的脖子不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