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負重前行(1 / 2)

在渤海灣有個港口,是李學武布局鋼城以來的一個戰略目標。

當然了,他確實搞到了一個港口,不過是內河的,隻能做短時運輸。

承接的津門航運任務都是海上運輸,這些貨船短時間還沒有問題,因為它們都很新。

可長時間航運是需要維修和調整的,沒有一個自己的修船廠是不行的。

還有,李學武用貿易項目將李懷德釣起來,進而推動造船和航運的項目發展。

利用這兩個項目反哺貿易,以及更快的連通鋼城與京城之間的管理距離,從而打破地域限製,讓軋鋼廠在鋼城也有一個生產基地。

軋鋼廠當前的主要任務還是承接上麵交給的生產計劃,這是不允許推的,更不能不做。

要在京城,在軋鋼廠邊上搞輕工業,搞三產服務業沒問題,這是政策倡導的。

但是在以生產型為主的軋鋼廠邊上再造重、輕混的工業基地,在土地、規模、人員等因素上就會被限製。

尤其是當前形勢發展,未來幾年內,京城都將是風暴的中心,工作的重點,新興產業不太適合在這邊發展。

但鋼城不同,立城根本就是為了工業生產,鋼城本身也是一個為重工業發展而設立的城市。

在那片土地上,實施重工業建設不算稀奇,搞輕工業才算呢。

所以,李學武給軋鋼廠設計的未來發展目標很明確,輕工業就在京城,就搞聯合企業。

有風險,那就拉著大家一起做,景玉農搞不定的,並不代表他也搞不定。

而新興發展重、輕混工業基地就得放在鋼城,佐伴煉鋼廠,周圍有成熟的重工業基礎,便於產品的集成化采購。

現在要說工業基礎好,還得是說東北,一個東北能養全國。

老彪子噠噠噠地把煉鋼廠的事說了一遍,又看了看婁姐,示意她要不要接著說鋼城回收站的事。

婁姐看了看低頭看資料的李學武,接了話茬問道:“船隊和鋼城回收站那邊你是怎麼考慮的?”

“怎麼?有問題?”

李學武工作的時候難免的會認真,會帶出強勢的氣場,就好像在他的辦公室裡一樣。

婁姐微微皺眉道:“我看不太出鋼城有什麼可值得花大力氣發展貿易的,回收站在那邊發展的有些瘸腿兒了”。

“說說吧”

李學武並不急於跟婁姐和彪子解釋他的布局,他想聽聽兩人在鋼城看到的,和想到的。

看著李學武放下了手裡的材料,認真地聽著,婁姐也正式了起來,開始講了自己的意見。

“現在聞瀚澤負責總體業務兼領同煉鋼廠貿易業務,張萬河負責船務,周自強負責鋼城回收站業務”

婁姐先是點了基本管理情況,隨後又介紹道:“人員組成基本上可以分三個部分,一個是吉城人,一個是京城人,一個是鋼城人”。

“吉城人就是張萬河帶過去的,有六十多個,對他很信任,基本上三個業務都有吉城人”

“京城人則是通過咱們輸送過去的,以周常利為首,一百人左右,主要在貿易項目和船上”

“鋼城人,也就是本地人,有隨船留下來的,也有聞瀚澤在本地招募的,主要在回收站和船務上”

婁姐手裡攥著鋼筆,看著李學武說道:“船務發展還是以訓練和內河貨運為主,上船的人很多,還沒有實現盈利,甚至在虧損”。

說著話,拿起一份財務報告遞給李學武說道:“如果不是回收站和貿易項目賺了錢,恐怕要賣船抵債了”。

李學武接過財務報告看了看,確實,東風船務每個月都有大額虧損,油料、維修、物料等等。

他隻是看,並沒有發表意見,等著婁姐繼續往下說。

“船務因為你說有航運業務,這個暫且不說,先說說回收站的業務”

婁姐認真地說道:“周自強給我彙報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送貨和調貨,就像是一個運輸司機,他也確實是這麼乾的”。

說著話又從材料裡拿出一份文件來遞給李學武,道:“他跟食品廠搞了三台‘廢舊’卡車,現在就指著這個在乾活”。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沒想到傻乎乎的大強子還有這種能力。

婁姐似是看出了他的意味,眯著眼睛說道:“所以,回收站並不像是京城這邊一樣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看著李學武微微一皺眉,她又強調道:“這很重要,沒人敢保證形勢一直保持穩定,京城你敢做這個嘛?伱敢保證鋼城不會成為京城那樣?”

李學武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婁姐的這個觀點,但還是沒發表意見,示意她繼續。

婁姐用手裡的鋼筆敲了敲桌麵,道:“要搞運輸隊可以不用這麼麻煩的,占著個港口,守著個調查部辦事處,這麼乾根本連通不了未來的港城”。

說完又抽出一份文件遞了過來,示意李學武看,她自己則是介紹道:“唯一有發展的就是貿易項目了,就連回收站都在指著它過活”。

“聞瀚澤負責的貿易項目主要對接煉鋼廠、回收站和船務三端,從煉鋼廠收貨,散給回收站和船務,再從兩端收貨,供給給煉鋼廠”。

“這個我得說一下”

老彪子笑著說道:“三舅在那邊確實做的很大,鋼城好多企業的計劃外商品都是通過回收站集中給貿易項目的,又從貿易項目中獲取貿易商品,利潤很是豐厚”。

“比搶錢還快啊~”

李學武看了看鋼城財務的報告,要說貿易項目養著船務真不為過的。

感慨了一句,又抬眼看了看兩人,道:“繼續,吉城那邊呢?”

“吉城……”

老彪子開口道:“情況很一般,我們去轉了,那處原來是貨站改成的廢品回收站生意不是很好,畢竟沒有人外出去收”。

“嗯”

李學武點頭道:“這是我說的,要他們以穩為主”。

老彪子看向婁姐,婁姐接話道:“現在看,吉城的問題也很嚴重,一個是打不開局麵”。

“山上的貨還是通過張萬河的人送下來,再由周自強派人來接收”

“二一個是沒有自給能力”

婁姐皺眉道:“同鋼城的回收站一樣,做成貨站了,根本沒抓住重點,就像你說的,不接地氣”。

聽著他們說完,李學武點了點頭,說道:“問題看來是很多啊,也很棘手啊”。

“當然了,這是事業發展必然的結果”

李學武將手裡的文件一一整理好,放在了一邊,同時開口問道:“木材和乾貨生意準備的怎麼樣?”

“西琳帶著葛林跑了幾處,可還都是依著二叔的麵子”

老彪子解釋道:“二叔說,山上的人自有一套辦事規則,他能來硬的,但終究是不大合適的”。

“嗯,這是當然”

李學武點了點頭,挑眉問道:“丁萬秋呢?在做什麼?”

婁姐聽見這個名字就是一皺眉頭,看向老彪子,示意他說。

老彪子看見了婁姐的眼神,攥了攥手,遲疑著說道:“我們過去了解到的是,他基本上什麼都沒乾,每天就在吉城裡轉悠,白天走,晚上回”。

李學武微微昂了昂頭,知道婁姐不說這人的意思了,是給他留麵子呢。

人是他安排過去做事的,現在這人拉胯了,婁姐當然不能拆他的台。

這件事還得是李學武的兄弟說合適,不然好像是她在吹風了。

“這樣,先從鋼城說,一件一件的來”

李學武伸手拍了拍手邊的文件,道:“咱們在鋼城辦事是沒什麼根基的,隻用三舅一個人可乾不成這些事”。

“當然了,有些事也不方便三舅出麵”

李學武抿了抿嘴唇,道:“用三舅掌控全局,用張萬河管理船務,用周自強管理回收站,要的就是三足鼎立”。

說著話點了老彪子問道:“你看到的,周自強和張萬河的關係有在京城時的那麼親密嘛?”

“這……”

老彪子仔細想了想,說道:“可能……跟業務不交叉有關吧”

“船務不管岸上的事,貨也都是三舅在調配,張萬河在業務上也接觸不到周自強”。

“是了!”

李學武拍了拍船務的那份文件道:“張萬河是地頭蛇,那就把他趕到海裡去”。

“他老了,手底下人年輕力壯,早晚不服他的”

李學武眯著眼睛說道:“讓周自強管回收站,不下海,那張萬河就是沒了牙的老虎,周自強就是沒頭的蒼蠅”。

“至於回收站的發展,慢慢來,地緣因素造成他們落不了地,當初選擇港口作為根據地也是這個原因”

“跟京城不是一回事”

李學武敲了敲桌子,又道:“當然了,落地生根是必要的,你同三舅商量一下,拿出個方案來,我去鋼城的時候催促他們辦”。

給婁姐交代了任務,李學武又繼續說道:“船務的事不能急,因為這一次風太大,津門港那邊已經簽好了的合同都沒撒手,且等等,用不了兩天就能開展業務了”。

“再說煉鋼廠的貿易項目”

李學武看向兩人說道:“煉鋼廠已經在籌備生產基地了,未來三線貿易的主要商品還是以生產基地的產品為主,農副產品為輔”。

“從這一方麵來看,主要負責農副產品和散碎商品貿易必將受到上限,這是客觀問題”

李學武解釋了婁姐“一家獨大”的擔憂,又捏了捏眉心,抬手道:“關於連通港城的貿易,最終還是以三舅為主”。

說到這裡,李學武看向了老彪子,問道:“婁姐要去港城,咱們得安排個人跟著過去幫忙,是你去,還是三舅去,這次過去跟三舅商量好了嗎?”

“額……三舅說他去”

老彪子攤了攤手,道:“三舅說我剛結婚,還是在家的好”。

說著話又看了李學武,道:“三舅媽懷孕了,三舅說他走後會安排三舅媽回京生活,讓我照顧著”。

“嗬嗬~”

李學武輕笑一聲沒說什麼,聞三兒的小心眼子可真多。

“那接下來鋼城的事你多關注著,三舅走後你接班”

點了點老彪子,李學武直接定了下一步的人事安排:“讓二孩兒跟著三舅去港城,再跟家裡選幾個小子跟著”。

說完又示意了婁姐道:“三舅和二孩兒辦事穩妥,有事你們商量著來”

“不要怕犯錯,要人,我從鋼城隨時給你送人,要錢,五豐行隨時給你支援,我會在你身後支持你”。

“明白了”

婁姐眉目流轉看著李學武點了點頭,這種支持很讓她暖心,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在背後,前麵也行的。

她並不覺得聞三和二孩跟著她去是監視什麼的,要監視也得是那個姬衛東才是。

李學武又把話題拽回到了鋼城:“未來彪子、張萬河、周自強三足鼎立,東風船務、回收站、煉鋼廠也是三足鼎立,互相依托合作”。

“東風船務要依靠煉鋼廠提供貨物運輸任務,提供船舶維修給養供應”。

“煉鋼廠要依靠船務來實現物流運輸,能協調鋼城至營城港口的鐵路運輸,成為內陸港和貨運中轉站”

“回收站接收煉鋼廠貿易項目貨物散給鋼城各企業,要連成一片搞合作,為工業生產基地打基礎”

“同時工業生產基地的產品也需要回收站來輻射鋼城到吉城的通道,進而影響整個東北,為三線貿易提供有力支持”

李學武點了老彪子說道:“三個業務,一環扣一環,環環都有保險,環環都有牽連,三舅已經給你打好基礎了,你得乾出個樣兒來”。

“知道了武哥”

老彪子很是鄭重地點了點頭,從京城跳到鋼城,絕對不是流放,而是天高任鳥飛,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洗澡盆裡培養不出好舵手,李學武得讓這些土包子見世麵。

“張萬河負責船務,一頭是你,一頭是港城,一頭是津門,補給和安全都在手裡握著,不怕他飛了”

“三舅在那邊重新搭建貿易體係是很難的,你這邊多支持,張萬河的人敢有異動,跟調查部的人說,就地擊斃”

“周自強負責回收站,一頭是你,一頭是吉城,一頭是鋼城關係企業,籠頭就在你手裡牽著,不用我教你怎麼做事”

“至於吉城”

李學武微微昂了昂腦袋,道:“西琳是女人,又是經曆過大難的,心懷慈悲,我去吉城時會教給她什麼叫慈悲的”。

吉城的事一定是要解決的,二叔那邊能幫忙,但不能主持工作。

再加上丁萬秋那邊,李學武得親自過去一趟了。

這次去鋼城,老彪子和婁姐審核了所有單位的賬目,帶回了所有人員的花名冊,是要形成統一管理的格局了。

同時,婁姐已經在聯同五家聯盟給鋼城和吉城各個項目做計劃了,也在梳理這些項目未來的發展。

李學武找的這個智腦不算是很先進,但絕對是真才實學,經驗豐富,純純的資本家X5。

三人又就未來吉、鋼、京、越、烏、港幾地貿易做了討論和研究,就作為主要交易港的營城港做了發展規劃。

李學武用在軋鋼廠的、用在煉鋼廠的商業項目規劃書做的是那麼的嚴謹和規範,除了他提供了思維和方向外,具體都是那五家的人在幫他做事。

看似算無遺策,智計百出,都是有他們在默默付出。

這也是李學武規劃好了的,這五家人負責負重,他負責前行,大家合作,負重前行。

老彪子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站起身示意了門外道:“你們說著,我還有事呢,得回去了”。

李學武招手示意道:“你把車開回去吧,回頭我讓這邊的車送我去大院再取車”。

“那好,我走了啊婁姐~”

老彪子笑著打了招呼便離開了,他知道這位婁姐跟武哥的關係不一般,不然能是她去港城主持工作?

婁姐見著彪子走了,這才瞪向了李學武,問道:“你不是說要在背後支持我嘛,支持呢?”

李學武嘴角扯了扯,站起身看了眼門外,問道:“開你車?”

“你開車!”

……

不知道是念舊,還是思人,婁姐又搬回家裡住了。

海子彆苑收拾了出來,東西都搬回了娘家。

也可能是怕母親一個人擔心父親,也可能是父親的離開標誌著她也要遠行,所以想多陪陪母親。

李學武開著那台伏爾加M24到婁家的時候,尷尬的發現便宜丈母娘也在。

“學武啊,培訓結束了?”

“哎,媽,您挺好的啊”

譚雅麗微微一笑,臉上全是滿意,她對李學武的印象極好。

看了閨女一眼,示意了屋裡道:“你們坐,我出去買菜,晚上就在這吃吧”。

“哎,好嘞,您辛苦”

李學武笑著應了一聲,全不顧婁姐掐他。

等便宜丈母娘出門了,這才轉頭看向婁姐,笑著問道:“你掐我乾啥!”

“誰讓你叫媽的!”

婁姐嗔道:“那是我媽!跟你沒關係,彆亂叫!”

李學武卻是好笑地問道:“那叫什麼?大娘?大嬸?……”

說完走到茶幾邊要倒茶,卻是被婁姐搶了去,推著他往樓上走,道:“不乾活就想喝水?哪來的道理!”

“我乾~我乾活還不成嘛~”

李學武轉身抄起婁姐便往樓上走,邊走邊說道:“這可是你惹我的,一個多月了……”

“不許說了!”

“呀~”

……

晚飯就在婁姐家吃的,飯桌上的氣氛有些尷尬,李學武真不知道便宜丈母娘回來了。

等他和婁姐下樓的時候,飯菜都已經做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