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坑(1 / 2)

東北,物產富饒,人傑地靈。

這塊肥沃的土地本可以孕育無數首富的,但在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加持下,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但李學武是“後來人”,太清楚這裡的機遇和未來了。

渤海圈一年一個形勢,與鄰居們的關係也是一天一個變化。

大國崛起,帶起的不僅僅是一片塵埃和非議,還有各種血淚。

南方可以一片舢板發家致富,為什麼東北不行呢?

因為東北人太老實了,骨子裡的凶狠都是為了抵禦這方水土最原始的困境。

越是經曆過苦難,越是心存普度眾生的善念。

所以更多的東北人都是熱情大方,爽朗好客的代名詞。

李學武沒有地域情節,但他有發家致富的心。

家是國家的家,富是民富的富。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以前在李學武的心裡這句話是反過來說的,他不敢妄言曆史大勢。

就算是現在,他也不敢妄自“憂其民”,因為他還不夠資格。

但曆史是有選擇性的,李學武沒去鋼城的時候,關東做的不也是這個買賣嘛。

有人管他嘛?

這裡麵有很多很多複雜的原因,不足道也。

當然了,關東能做,李學武就不能做了?

能!

李學武就算是做了,也沒人會管他。

但李學武不能做,也不會去做,沒得因為這幾個錢汙了自己的身份。

不管是大勢也好,默許也罷,他都不會沾手這個行當。

但他為啥要造大飛,還敢說讓東北先富起來?

首先是立項投建的電子工業、小商品、小五金等一係列的工業生產基地預計在兩年內實現大規模生產。

什麼叫產業基地?

什麼叫大規模生產?

且看李學武在給人事處的協調令上麵又增加了多少指標吧。

這些指標可都是卡著中學畢業的基本線呢,經過基礎鍛煉,投放到流水線上,那效果會是怎麼樣?

軋鋼廠內對技術和能力要求較高的崗位逐漸將會被這些年輕人所代替。

年歲大的,沒有文化素質的,沒有技能手藝的,也沒有上升空間的,逐漸會下沉到基礎崗位。

比如:清潔隊、服務隊、建築隊、搬運隊……等等,以體力勞動為最基本技能的崗位。

再如果乾不了,或者不願意乾怎麼辦?

無非就是這麼幾種解決出路:

首先歲數合適的就是提前退休,讓自己的子女接班進廠。

其次就是找關係,主動調動工作,去其他工廠。

最後就是耍無賴,被人事分流邊緣化,自己難受,全家人也跟著彆扭。

從人事結構變化上來看,軋鋼廠正在進行一場從基層職工開始的大換血。

其表現是職工素質平均水平得到提升,專業技能崗位得到有效補充,相關人才儲備達到飽和。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造成的影響就是,軋鋼廠年輕化,有動力,產業升級從工人開始,實現自我變革。

從冶金到軋鋼,從重工到輕工,全方位,立體化的升級。

幾個工業基地的生產線在人事、技術、硬件等方麵得到滿足後,李學武敢保證,外商的采購量絕對滿足不了產能。

那怎麼辦?外貿轉內銷?

這是不可以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大問題。

軋鋼廠要搞內銷,必然經過供銷係統,老百姓對這些商品價格、樣式、功能的接受程度是個問題。

賣得便宜了對其他廠家就是個災難,自己也得虧本。

賣得貴了沒人買,還是要羈押庫存。

所以還是得外銷。

正規渠道就這麼多,都分給經銷商代理經營了。

剩下沒有經銷商的區域就要放棄?

還有,現在外商的技術提供很積極,可有一天形勢發生變化了呢?

軋鋼廠的技術實現突破,或者經銷國提升關稅以保證其國貨競爭水平了怎麼辦?

外商同軋鋼廠合作,就是一種天然的不公平屬性,早晚要分家。

外商在考慮技術保護和產品保護的時候,就會果斷停止采購協議,哪怕是賠錢。

那到時候又得怎麼辦?

李學武已經習慣了,乾什麼都要留一手,哪怕是合作再好的朋友,你也不敢保證對方不會捅你一刀。

來自背後那一刀是最疼的,李學武才不願意被彆人從後麵捅,隻能是他站在彆人的後麵。

所以,布局輕型船艇,就成為了產能過剩的必要處理手段。

一年內造船廠實現生產,兩年內完成產業布局,第三年就能開動馬力,全速生產了。

這個節奏跟工業基地保持了相對平行,就能實現李學武的目標。

首先就要乾掉漢江奇跡,什麼特麼奇跡,將這些家電小商品傾銷過去,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奇跡。

其次就是通過與鬼砸的合作,在技術學習和摸索期,哪怕是不賺錢,也要拖垮他們的生產工業。

這十幾年正是小鬼咂的電子工業快速發展時期,李學武布局成功,能斷了對方一條腿,到時候說不上誰給誰打工呢。

什麼?

跟小鬼砸經銷商合作,就不能搞大飛了?!

當然不可能,隻有大飛走貨越多,小鬼咂對軋鋼廠的工業才會依賴的更嚴重。

三年內,李學武要將玻璃鋼的生產成本打下來,要實現登陸發動機自主研發軌道。

給廉價的玻璃鋼船體插上六個翅膀,做對麵老百姓的送貨天使。

馹本、南朝、北朝、毛子……

目標李學武都選好了,三年後,大強子如果還活著,那就給他這個機會。

沒有本錢可以借給他,隻要訂貨量足夠,軋鋼廠免費送大飛。

李學武不沾這個生意,但他願意培養一批不生產電子產品,隻做軋鋼廠搬運工的水上騎士。

一個大強子站起來了,那就會有十個、二十個、一百個大強子出現。

把電子工業產品零關稅送出去,再把軋鋼廠需要的緊缺物資運回來,實現雙贏。

哦哦,這裡的雙贏指的是軋鋼廠,而李學武是三贏。

他要贏三次!

-----------------

中午下班鈴聲響起,李學武從辦公桌後麵站了起來。

一上午的時間,他都沒機會走出辦公室,或者轉一轉處室。

從擔任副處長崗位開始,他轉處室的時間逐漸減少。

而以副處長的身份兼管全處室以後,他更是輕易不會去各辦公室轉看。

除非是有檢查活動,或者有任務了,才會去大辦公室。

現在他擔任保衛組第一副組長,全麵負責保衛組工作,同時擔任管委辦副主任一職,他就更少下去了。

一個是時間不允許,工作實在是太多,太忙。

二一個是他理解基層職工的心態,在工作期間是不希望領導下來的。

三一個是他現在作為保衛組的負責人,經常下去會給其他兩位副組長的工作造成困擾。

名義上李學武負責保衛工作,儲友恭負責監察保密工作,蕭子洪負責作訓消防工作。

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蕭子洪以前作為保衛處副處長,一直負責相關的業務工作。

這次工作調整,重新分工,他是負責了作訓和消防。

但是保衛工作業務方麵還是交給他來署理負責的。

李學武抓保衛組全麵工作,業務上必然要有所舍棄。

蕭子洪做的好,那就給他多加一加擔子,儲友恭想法多,就多給他安排工作。

結構上三人同級彆,都歸董文學領導。

可實際上,是李學武領導兩人。

三個和尚沒水喝,一個部門一正兩副,名正言順還好說,似是李學武這般,這關係還真就很複雜。

你瞧吧,李學武從辦公室裡出來,拿著飯盒去食堂吃飯,蕭子洪就能卡著點出門,跟李學武來個偶遇。

而儲友恭呢,從他辦公室路過,還在那忙呢。

是真的忙,沒聽見吃飯的鈴聲,還是故意這麼忙,那就不得而知了。

蕭子洪走在李學武的身邊言笑晏晏,說著近段時間組裡的工作和趣事。

提及保衛科打擊夜間翻牆進出廠區的行動,他笑稱是對愛情的一種覆滅。

李學武也很意外,這些大學生在校園裡不談戀愛,怎麼來了軋鋼廠就開始聚在一起了呢?

難道軋鋼廠裡有愛情的魔力?

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至少來小食堂就餐的王亞娟看見李學武帶著人走進大門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的心生異樣。

曾經的男孩,現在卻成了大男人,大乾部。

在辦公室裡一個樣,在生活中又是一個樣。

不過是少了少年時代的放肆,多了幾分中年人的沉穩和大氣。

她很自然地跟看過來的李學武打了招呼,叫了一聲領導。

李學武也沒在意她的稱呼,指了指她手裡的一摞飯盒,笑問道:“飯量可以啊~”

“哪有,幫團裡帶的”

她笑著解釋道:“她們幾個在研究節目,隻好我幫忙打飯了”。

“嗯,這個乾部當的可以”

李學武也是一走一過,開了一句玩笑便去了窗口那邊。

不過僅僅是說了兩句話的工夫,王亞娟的身上已經吸引了好幾道關注的目光。

她很清楚這代表了什麼,以前或許會在意,現在的她已經坦然。

不敢主張貼了他的標簽,可在軋鋼廠工作,又怎麼能保證他們的關係不被外人得知。

坦然大方,反倒是對他們都有利。

真要是躲躲藏藏,就團裡那些人的嘴都兜不住,傳的滿城風雨,她真就待不下去了。

還有,不知道怎麼回事,從羊城回來的那幾個人,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

自己跟李學武認識這件事,在她們的圈子裡並不算是新聞了。

包括周苗苗、周小玲等人在內,甚至跟李學武起過衝突的。

隻是去了羊城一趟,她們又發現了什麼,或者出了什麼變故,為啥有開始了?

王亞娟覺得這件事一定跟李學武有關係,可她又不能去跟李學武問這件事,隻能含糊著。

說起來也是彆扭又奇怪,女人之間的關係真的沒法說,比小孩的臉還善變。

今天跟你好,明天跟她好的,說不上誰跟誰的關係好。

有人嘴快的,她們回來才一天,舞蹈隊裡的八卦和緋聞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包括在羊城發生的那些事,就她們六個人,誰都不知道哪個嘴欠了。

當然了,現在為之,這些話都還是在舞蹈隊裡麵傳,她們也知道深淺的。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又不是小孩子了。

可聽說了周小鈴主動接觸李處長,這些人心裡難免的酸味,又開始心疼可憐起了王亞娟。

一種隻見新人忘舊人的風氣,彌漫著舞蹈隊。

被流言蜚語塑造成了可憐和悲愴的王亞娟本人還被蒙在鼓裡不知所雲,可她的心酸故事已經出了幾個版本。

明明隻是青梅竹馬,現在搞的她好像是明媒正娶,被拋棄了一般。

也是她們心思簡單,從年少就聚在一起,沒跟外界有過多的接觸。

所以想事情就容易情緒化,悲天憫人的,一副林黛玉的模樣。

甚至有的時候,她們會自己帶入的人物角色當中去,替王亞娟恨周小玲。

愛幻想,可不就是她們這個年齡段應該有的感覺嘛,覺得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美麗了。

周苗苗的做法在舞蹈隊裡是引起過爭論和討論的。

有人覺得她下作,不知羞恥,而有的人心思已經活了,覺得這世上還有另外一種成功的階梯。

說她們的思想簡單,真的就以為周苗苗走的這條路是簡單的,是可以選擇的,是可以複製的。

當然了,她們天生麗質,又都是舞蹈演員,舞台上的效果讓她們擁有了獨特的氣質。

所以心氣高了,覺得自己去,自己也行。

不就是舍了這一張麵皮和下麵的……反正周苗苗都不害臊,大家又能說什麼。

周苗苗從羊城回來後就在努力學習組織知識,明顯的要進步似的。

你問她,她就說在學習,武裝頭腦,積極要求進步。

可進步是要求來的嘛,還不是腰球來的。

她們一邊可憐王亞娟,一邊羨慕的要成為王亞娟。

周苗苗就是實驗信號,隻要她進步了,就證明這條路走通了。

好麼,這些姑娘真的是想法超然,豈不知狼多肉少的道理?

一個周苗苗可以,兩個周苗苗李主任也能抗一抗。

如果來三個,恐怕他活不到軋鋼廠集團化的那一天了。

你說有年輕的分擔火力?

彆鬨了,那條路周小玲已經試驗過了,走不通,現在還迷路呢。

既然有一條路能走通,你們說她們會選哪個?

誰說當領導就不危險的!

-----------------

“領導,找您彙報一下工作”

張鬆英笑著站在小食堂門口,等到李學武從門裡出來,便打了一聲招呼。

李學武打量了她一眼,好笑地問道:“不冷嗎?”

“習慣了,剛從招待所出來”

張鬆英穿的有些薄,凸顯了好身材,可美麗凍人啊。

“想跟您彙報一下六國飯店的再改造工作,從羊城回來,我們總結了考察結果,結合領導的意見,做了個方案”。

“李組長,你先忙”

“回見~”

看見李學武這邊有工作,跟他一起出來的乾部們都打了招呼先離開了。

李學武這邊點頭應付了他們,叫了張鬆英進屋。

從她手裡接過一份文件,就著餐桌看了起來。

“羊城各飯店的管理模式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人事管理和服務風格”

在李學武看文件的時候,張鬆英也是坐在一邊彙報著關鍵內容。

兩人坐在門口,進出的人都不自覺的降低了說話的音量,小心打擾到。

李學武看文件的速度很快,用張鬆英給的鉛筆在文件上做著批示。

尤其是在管理上,就一些服務類問題給出了很標準的建議。

“再整理一下”

也就二十多分鐘吧,他將整個方案過了一遍,將標注修改的點給了張鬆英。

“明天上午的會議你帶著考察組參加”

李學武站起身,對著張鬆英說道:“承接飯店改造的建築單位也在,到時候一起協調”。

“好的”

張鬆英收拾了文件站起身,看了一眼已經空了的食堂,見李學武要走,忙追了上去。

“你不午休嗎?”

她看著李學武有些疲憊的神情,挑眉道:“我猜你回去也休息不好,要不去招待所睡一覺吧”。

“不了,得忙”

李學武看了她一眼,微笑道:“我怕去了招待所也休息不好”。

“怯~不識好人心~”

張鬆英笑著嗔了一句,皺了皺鼻子往招待所方向去了。

而李學武則是往辦公室方向走,彆說今天沒休息時間,恐怕未來一周他都沒有午休時間了。

剛進辦公室,沙器之就站在辦公桌旁拿著電話示意給李學武。

“哦哦,白廠長,我們領導回來了,您稍等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給李學武遞眼神,表示這電話比較重要,需要他接聽。

“喂,白廠長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