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0108:勢力對調;縣城統一(1 / 2)

《武道:從獲得荒野世界開始》全本免費閱讀

抄家滅族!

隊列中的常無曆聽到這四個字,唰的一下,臉上瞬間麵無血色。本就懸著的心險些蹦出來!

他眼睛死死盯著鄭老的背影,也注意到了國主那張陰沉的臉。

這兩個罪名,相對於前者,後者牽扯國主,牽扯大梁律法,那就真的出問題了!

這畜生,辦點事都被人查到!!還想著入朝?這有何用!!常無曆心中狂怒。

現在鄭老不出麵,常家就完了!

也就在這時,那位鄭老在這時微微動了動。但似乎隻是站得累了,微微換了下腳,轉移下重心。這舉動很是尋常。

常無曆的眼神由亮轉暗。

“陛下。臣也有本奏。”

這時,對麵走出一個正三品官員,名為楊榮,隻見他朝梁帝拱手道:

“陛下,據方才魯大人所言,流民幾乎都來自臨川府廣安郡治下。這般數量的流民,無論是什麼縣鎮,都無法容納這些流民。否則不僅流民救不了,連城中百姓也彆想生存。這點,相信各位大人也是讚同的吧?”

在場後方的一些官員皆紛紛點頭,有的不為所動。

常無曆幾乎是點頭如搗蒜。

方才那些參奏的官員職位都是五品和四品的。

現在走出一個正三品的官員,他知道有救了!

顯然,剛剛是鄭老示意了!

“陛下。”楊榮再次拱手,麵色嚴肅:“據臣所知,廣安郡為了保證縣城百姓,卻是在驅殺靠近縣城的流民!

可須知,這些流民皆是當地管轄之百姓!

其中,巫溪,玉溪,劉溪這三縣,皆是采取驅殺之策。他們不救治,不安置也就罷了,但卻全部驅殺!此外還有洛溪,太寧,五葉三縣封閉城門,所有人不準進也不準出,無視百姓生死。此六縣所為,致使無數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為流民!縣裡百姓是人,治下村鎮百姓不是人?

缺糧,縣城郡城皆有糧倉,這兩年,陛下時時心係百姓,調撥糧草,撥款賑災不知幾次。但那些糧食不見了嗎?抑或是被人貪墨?

試問各位,原本這些流民不需流奔千裡山路至襄陽,是何人所迫?餓殍千裡的人間慘景,是何人所致?玉峰縣治下村鎮百姓還不至於背井離鄉,卻因流民死傷無數,十室九空是何因所起?

玉峰縣令雖有錯,不僅罪不至死,反而有安置,施粥贈水之功;謀奪糧草有罪,但依舊用於流民之中,他可用於買賣獲利?

他雖有功利心,但也是救治流民而獲功利,情有可原,非大罪!

陛下常有言,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真要論罪,廣安郡守坐視六縣驅殺百姓,乃是大罪!六縣縣令貪墨糧草銀款,驅殺百姓,更是重罪!”

“陛下!”

楊榮轉身再次看向梁帝,麵色悲愴地拱手道:

“兩年大旱,當地百姓本就艱難度日,現還有這般陽奉陰違之人違抗陛下旨意,驅殺陛下子民,導致百姓對朝廷,對陛下怨聲載道,咒罵陛下無德!事關天家威嚴,大梁國本安定,還請陛下下旨議罪!”

好!!

常無曆聽得心潮澎湃!

真不愧是鄭老安排的後手!恨不得拍手叫好。

其餘人也都聽得心驚膽戰,不敢再出麵辯駁。

這是事實存在的,但被楊榮這般掰開了,化大出來,又牽扯到陛下,誰出來辯解都是沒用的!

文人最擅長的事情便是這般。楊榮這般做,手段談不上多高明,但立場卻被他拉得高高的!

一時間,不少人都看向了左邊第三個老人——唐家。

祝家的盟友!

十八門閥分為五脈——

祝,唐,薑,駱!

鄭,秦,裴,陸,沈!

歐陽,司馬,上官,公孫!

柳,季,封,百裡!

蘇!

蘇家是梁帝一係的人,曆代女子中,幾乎都有帝後貴妃。不可能和其他門閥結盟。

柳,季,封,百裡屬於中立派,同樣被梁帝委以重任的門閥勢力,所以被歸為一類。

也隻有前三個,才是結盟的盟友。

廣安郡郡守是唐家附屬世家羅家之人。六個知縣也是祝家和唐家派係的。

楊榮這一杆子,直接將唐家和祝家都給拉下去了。

意思很明顯,要死一起死,死前還能多拉幾個墊背的。

一時間,除了蘇家和四家中立勢力,其餘都在看好戲。

下方各路人員都在看戲躊躇之時,龍椅上的梁帝麵色憤怒,但心中卻滿是平靜。

這些老東西的把戲他早已摸得清楚。本想著等到那件事之後再來收拾這些利用旱災搞事的世家家族。

但今天居然有人主動獻出機會給他,他也好整點事情做做。目光頓時瞥了眼左一位置那眼神微闔,老神在在的老人。

他陡然將兩份折子砸到下方,麵露怒色:

“好一個一縣之主,好一個為民做主的官員!為的隻是自身那幾分利益,行的是草菅人命,蠅營狗苟之事!如此作為,有何資格成為我大梁官員!擬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