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捉蟲小修)(2 / 2)

難承君恩 木裡汀瀾 5748 字 4個月前

譬如彼時蘇家孤女年紀尚幼,也許並不知曉其父親寫詩一事。

譬如父是父,女是女,不可混為一談。

譬如那書冊其實是從蘇州一楊姓人家流傳而出,蘇家孤女在其中到底是什麼作用,還需斟酌。

本欲辯白,但抬頭瞧見皇帝淡漠的眼神,心念電轉,到底不敢說話了。

他與皇帝相識於幽州,到如今也有六、七載。這麼多年心甘情願追隨此人身後,便是服膺他殺伐果斷,風雷之姿。

恰如劍之雙刃,既是其令人心折之所在,亦是其令人膽寒之所在。皇帝既下了決心要借此機會對蘇家“斬草除根”,若非特殊的理由,想來不會輕易回心轉意。

皇帝最終定了章程:

“如此不信不忠不義之徒,有何顏麵見朕?三日後,午門處斬了罷。”

暴雨如注。

沈千意一時沒吭聲。

皇帝冷眼看他。

他知道,沈千意心中又不落忍了。

沈千意早年亦是綠石書院的學生,入朝為官後與他老師蘇忠文政見不合,遂漸行漸遠。後雖在黨派鬥爭中被徙幽州,卻一直對這個老師頗為敬重。

蘇家那孤女被押入詔獄後,也是他暗中上下打點維護。不過礙著皇帝的態度,不敢如何放肆罷了。

果然,便見沈千意伏地道:

“陛下,蘇忠文乃前朝大儒,桃李天下。倘若就此殺了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孤女,恐怕會寒了朝堂內外的心呐。如今前朝太子尚且下落不明,臣恐賊黨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搬弄人心,於陛下…”

皇帝打斷了他的廢話:

“行了,此事朕自有計較,你退下罷。”

沈千意起身,瞧一眼皇帝麵色,知道自己許是再沒法撼動皇帝心意了。到底是下了決心,又躬身行禮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

他垂著頭:“揚州春山的明光先生求見陛下,如今正在宣政門外等候傳詔。”

皇帝挑了挑眉,有一絲訝異。

半旬前,他聽從沈千意建議,南下揚州去請這位明光先生出山。

據沈千意所言,這位明光先生頗有才名,與當年蘇忠文並稱“江南雙珠”。

如今文壇凋零,蘇忠文既逝,這位明光先生便稱得上是天下文人的表率了。收攏了他,許能收攏如今離散的天下文心。

而這位明光先生與蘇忠文又是死對頭,按理說應當會答應入仕。

但令兩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他卻拒絕了。

如今短短半旬,這位明光先生何以又回心轉意,低下了頭顱?

皇帝看向彎腰行禮的儒生,忍不住蹙眉:

“沈千意啊沈千意,你總有些這般不合時宜的婦人之仁。”

*

“哎呀先生,下暴雨了!”

小書童看一眼仍舊無人的宣政門,嘀咕,“什麼破皇帝!明明前幾日還低聲下氣求著先生出山,現下卻如此…”

豆大的雨點劈啪落下,將門下佇立的一位青衫木簪的男子澆得透濕。

宋白硯輕聲斥道:“青竹,休要亂語。天子國事繁冗,怎是你我想見就能見?”

青竹不服氣道:“那我們也不是彆人想見就能見啊?他還不是直接就闖了我們明光書齋的門?”

末了,還憤憤補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山匪呢。”

半旬前,宋白硯坐落於春山上的明光書齋忽有貴客來訪。

彼時宋白硯正在與人講學,便請這位貴客先於側堂歇息,孰料這貴客的仆役直接拎刀破開了書齋大門。

彼時情境,確然嚇到了書齋內的書生,以為是山匪打劫。

大約也是初見時印象實在不好,因而即便宋白硯後來知道了此人就是當今天子,也婉拒了其邀請自己入仕為官的請求。

而當時皇帝似乎有他務纏身,並未對他多加刁難。

倒沒料到,竟是為了蘇家這碼事。

宋白硯似乎又回想起了那年,自己忽然聽說蘇忠文逝世時的情景。

那時青竹年紀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