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平洋比起來,橫渡大西洋就要快速得多了。
周赫煊這次乘坐最新式的快船,半個月時間都不到,便已經抵達法國西海岸。
勒阿弗爾港。
周赫煊走下輪船懸梯,忍不住朝附近的沙灘看去。
20多年後,這裡的沙灘將會炮火縱橫、槍林彈雨。從附近登陸的盟軍士兵,一直攻入城中,整個勒阿弗爾市被打得稀巴爛,八萬多市民無家可歸。
嗯,諾曼底登陸。
周赫煊沒有在這座城市逗留,帶著孫永振直奔火車站,然後急匆匆朝巴黎而去。
龔古爾文學獎即將公布獲獎者並頒獎,周赫煊的獲獎希望很大,所以那邊急匆匆把他叫過去。
事實上,這個獎項的流程設置是不合理的。按照此時的交通交通情況來看,一位亞洲或美洲的作家如果獲獎,根本來不及去參加遠在巴黎的頒獎儀式。
諾貝爾文學獎就考慮周到得多,早早宣布評選結果,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留給獲獎人慢慢趕路——10月份宣布結果,12月中旬頒獎。
但今年的情況似乎有點特殊,一直拖到11月,瑞典文學院都還在爭論當中。
早在八月份,本該篩選出5名最後候選人,瑞典文學院的成員突然抽風,足足選出27人的大名單。一直到十月,本來應該評選出獲獎人,但連續四輪投票都無法通過。
問題出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投票規則上,隻有得票率超過半數的作家,才有資格最終拿獎。
然後搞笑的一幕出現了……
第一輪投票結果:托馬斯·曼(德國家)4票,史蒂芬·喬治(德國詩人)4票,周赫煊5票。作廢。
第二輪投票結果:托馬斯·曼5票,史蒂芬·喬治3票,周赫煊5票。作廢。
第三輪投票結果:托馬斯·曼6票,史蒂芬·喬治2票,周赫煊5票。作廢。
第四輪投票的時候,瑞典文學院把其他候選人剔除,單獨對托馬斯·曼和周赫煊兩人進行投票。結果是:托馬斯·曼6票,周赫煊6票,1票棄權。
神特麼棄權票,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就沒出現過這種情況。而棄權的那位老兄,人家的理由很充足,那就是無法判斷兩位候選人孰優孰劣。
一直到李石曾給周赫煊發電報時,瑞典文學院終於進行第六輪投票:托馬斯·曼7票,周赫煊6票。
得票超過半數,這次終於有結果了。
中國那邊鋪天蓋地吹捧周赫煊的時候,其實瑞典文學院已經揭曉答案,隻不過消息沒有傳過去而已。
獲獎者:德國家,保爾·托馬斯·曼。
獲獎理由:由於他在當代文學中,具有日益鞏固的經典地位的偉大《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馬斯·曼雖然獲獎,但他公開表示非常不爽。因為他覺得自己寫得最好的是《魔山》,評委會居然說他是因為《布登勃洛克一家》獲獎,這是對一位偉大作家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