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因聯合對英作戰而與齊國建立了深厚“友誼”的西班牙王國,可以說,地中海西端已被齊國勢力所覆蓋,對整個地中海沿岸國家和地區形成致命的威脅。
更不要說,在地中海的東端,奧斯曼帝國與齊國還保持了長達七十年的傳統友好關係,幾為事實上的盟友,而且還因為拿人手短的原因,默認齊國人攥取了埃及行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權益,卡住了地中海另一頭。
齊英戰爭期間,齊國海軍攻破英軍所竊占的馬耳他島,隨後將其作為地中海地區一處關鍵的海軍補給點。雖然,戰後齊英兩國達成和議,但齊國人卻並沒有撤出這座島嶼,同時也拒絕了醫院騎士團重返該島的請求,堂而皇之地將馬耳他島納入齊國海外殖民領地。
這座島嶼在英軍入侵時,曾遭到重大破壞,不僅醫院騎士團的財富被洗劫殆儘,就連島上的諸多村鎮也被窮橫而粗蠻的蘇格蘭高地團士兵禍害了個遍,使得島上的居民紛紛坐船逃離,奔西西裡和教皇領地而去。
待齊國人占據馬耳他後,實施過一段嚴苛的軍事管製,不僅禁止島上居民聚眾集會,還限製天主教徒進行禮拜和教堂祈禱等宗教儀式,以防這些夷人裡通外國,顛覆齊國人統治。
在這種背景下,島上本來就已然不多的居民再次出現了一波大規模外逃現象,使得整座島上在短短不到三年時間,居民總數僅剩兩千人餘人,幾為荒僻。
馬耳他島,位於地中海中部,毗鄰意大利,距西西裡王國不到一百公裡,和突尼斯相距也隻有兩百八十多公裡,是歐非重要的中轉站。在軍事戰略上,該島素來作為海軍基地成為兵家必爭之處,素有“地中海心臟”之稱。
為了將這處戰略要地控製在手,齊國不僅在島上建了大量軍事設施,將其打造成地中海地區最為重要的海軍基地,還不遺餘力地往該島進行移民活動。齊英戰爭結束不到兩年,便先後有一千八百多來自本土和東方的移民成為島上的正式居民,大有鵲巢鳩占的架勢。
此前,不論是殷洲幾個海外總督領地,還是剛剛就藩的陳國,在開拓和移民過程中,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千難萬難,人口的增加和實力的積聚也是異常緩慢。
何也?
這完全是政府對各個海外領地的重視程度不一所導致!
不論在皇帝陛下的眼中,還是在內閣政府的宏觀規劃下,齊國的核心利益所在是南洋,是大陸,是印度洋。
殷洲算什麼?
陳州又何值一提?
以齊國強大的國力,隻要是皇帝和內閣重視的地方,那必然是不遺餘力地加以開拓和建設。
君不見,琉球群島、馬六甲海峽、錫蘭島、印度、波斯灣、紅海、埃及、黔州(今南非),以及大西洋上的邽山群島(今加納利群島)、少華群島(今佛得角群島)、西陵群島(今亞速爾群島)都獲得了海外殖民事務部和移民部的重點關注和大力支持,不僅撥出大筆專項資金進行開發建設,而且還不遺餘力地對上述地區進行移民活動。
比如,邽山群島在齊英戰爭爆發前,漢人移民總共也不過一千五百餘,尚不能完全壓製島上的萬餘西班牙人和柏柏爾人。
然而,隨著戰爭的進程推進,邽山群島的重要性一下子便凸顯出來,遂引來政府和軍方的高度重視。
在齊國海軍將入侵的英軍艦隊逐出邽山群島後,大量的物資和移民被輸送至該地,截止到去年底,整個群島齊國移民人口暴增至九千餘人,加上駐守的海陸軍官兵家屬,總人口更是超過一萬人。
至於殷洲,因為距離太遠,也沒啥經濟價值--嗯,好吧,至少還有黃金這類價值比較高的礦產,而且要人口沒人口,要市場沒市場(相較於環印度洋較為稠密的人口和巨大市場,太平洋東海岸地區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而並不怎麼受到齊國的特彆關注。
在這種情勢下,齊國政府自然不可能浪費有限的資金,在殷洲開展大規模的官方移民活動。
至於曾經太祖皇帝提及,殷洲大陸乃是帝王之資、天選之地,到了現在,並沒有太多人相信。
淘個金礦,弄點皮毛,再砍點樹,了不起,開拓出無儘的耕地,那也不至於成為什麼所謂的天選之地吧?
殷洲西海岸除了少量的河穀平原能適宜屯殖移民外,全都是高山大嶺,連綿的東昆侖山從凜州一直延伸到暄州半島,南北縱深近五千公裡,東西跨越也是數百至上千公裡。
殷洲中部倒是有大片平原,也有數條大河穿過,但氣候環境也是惡劣的一批,時不時地會有寒潮和大風刮過,而且更糟糕的是,受地理環境影響,中部大平原地區還經常刮龍卷風。
據那些考察的探險隊說,殷洲中部地區印第安人也是日子過得苦兮兮的,農業種植也是一塌糊塗,在遭遇各種惡劣天氣後,一年到頭下來,經常是顆粒無收。
而殷洲東海岸,倒是經過英格蘭移民一百餘年的拓殖和經營,顯得一派欣欣向榮,民豐物帛,居民生活水平還高出英格蘭本土不少。
但也僅止於此吧,就以他們的發展水平和英格蘭政府的限製政策,前途也是有限得緊。
況且,連擁有工業基礎規模的英格蘭本土都難擋我齊國一擊,那麼英屬殖民領地的未來潛力就能超過它們的母國?
齊國商船“啟月”號在德化港卸貨後,便開始裝運物資。
其實在摩洛哥也沒什麼好買的,但考慮到總不能空船返航吧?
那樣太浪費運力,也太不經濟,況且船隻空載也太危險,總得裝些東西壓艙不是。
於是就隻能捏著鼻子隨便采購一些當地物產,主要是糧食、磷酸鹽、鉛、無煙煤、皮革,以及摩洛哥女奴,裝了個滿滿當當,打算運到埃及出售。
埃及現在有一些齊國投資的皮革加工廠、礦石精煉廠,煤炭加工廠等,能做一些礦產的揀選加工。
另外,隨著埃及棉花種植麵積的逐年擴大,糧食缺口也是越來越大,因而,對來自摩洛哥和地中海其他國家地區的穀物需求量極大。
至於女奴,自然是為了滿足齊國各個海外領地的諸多單身漢的需求。
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商品都是有需求的。即使沒有需求,齊國人也會竭力地創造需求,一切都能轉化成財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