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四處漏風的俄羅斯(2 / 2)

最後從年齡和資格上看,也比洛普辛娜(太老)和多爾哥魯卡婭(太年輕)更合理。

接下來的人選就是年事已高的彼得大帝前妻洛普辛娜、彼得二世的妻子多爾哥魯卡婭和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庫爾蘭女公爵)。

既然年輕的沙皇沒有繼承人,那麼排序的話,新任沙皇的人選便隻有從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子女中選擇了。

雖然通過《俄波希爾凡和約》,以割讓大片領土的代價,結束了高加索戰爭,但位於伏爾加河下遊地區的卡爾梅克人(即土爾扈特部)卻又鬨騰起來,不僅斷絕了繼續向帝國繳納貢賦和提供兵員,還要獨立建國,成立一個所謂的阿斯特拉罕王國。

如果伊麗莎白登上皇位,戈洛夫金、多爾哥魯基、戈利津等家族保守派勢力必將受到打擊。

根據種種跡象表明,盤踞在科布多地區(今唐努烏梁海)的韃靼人應該是跟貝加爾湖地區的渤海人“合流”了,正在跟西伯利亞地區的哥薩克探險隊和眾多皮毛商爭奪皮毛資源。

這不是白撿的嘛!

當下,安娜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簽署了這個對沙皇權力極儘約束的協議。

為此,帝國大元帥、特級公爵緬希科夫提出建議,以退出高加索地區、割讓亞速城及頓河下遊周邊領土為代價,換取與齊波聯軍和克裡米亞汗國的停戰和議。如此,便能集中帝國所有的力量,專心對付瑞典這個生死大敵。

俄軍打不動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帝國的沙皇人選遲遲無法確定,使得帝國政局一直處於混亂當中。

為了穩住高加索局勢,防止聯軍攻入南俄地區,帝國遂將駐守於聖彼得堡、卡累利阿和伏爾加河流域的萬餘部隊緊急抽調至南方,以阻聯軍入侵。

本來,在瑞典王國大舉進攻庫爾蘭公國後,她連財物細軟都沒來得及收拾,就倉皇逃回俄羅斯,使得她瞬間變得一無所有,沒有了權勢,更沒有了財富,隻是一個可憐的逃難者,依靠帝國皇室和貴族的施舍才能勉強度日。

彼得二世被擁戴為新的沙皇後,在眾臣的支持下,很快穩定了帝國局勢,並在戰場上止住了全線潰敗的頹勢。

因而,在他們看來,伊麗莎白可不是最好的沙皇人選,就因為她是彼得一世的女兒,代表了彼得大帝以來推行的改革路線。

在兩支使團隊伍出發後不久,從莫斯科城又駛出幾名使者,在一隊騎兵的護衛下,奔著東南方的伏爾加河下遊而來。

好在,帝國領土龐大,依靠廣闊的縱深,暫時遲滯了瑞典王國的進攻。同時,薩克森和波蘭也應帝國的援助請求,向瑞典宣戰,並隨後攻入庫爾蘭,稍稍減輕了帝國的軍事壓力。

實在打不下去了,且不說在戰場上,俄軍麵對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瑞軍毫無取勝的把握,就是虛弱的帝國財政,也使得這場戰爭難以繼續。

然而,當薩波聯軍攻克庫爾蘭公國首都葉爾加瓦,並繼續向裡加進軍,並期待與俄軍主力共同夾擊瑞軍時,卻不曾想到,俄羅斯這邊又出了新的狀況。

除此之外,遙遠的中亞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安全局勢也不容樂觀。

一支使團隊伍向西,前往裡加,麵見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試著進行兩國之間的停戰和談。

最高秘密委員會為了把權力牢牢抓在手中,與安娜簽署了一份協議書,要求她在成為沙皇後,必須保證最高委員會的權力。協議書規定,沒有最高秘密委員會的同意,沙皇無權宣布對外戰爭或者講和,不準調整稅率和製定新的稅法,皇室的開支必須經由秘密委員會批準劃撥,無權乾涉政府官員的任免升降,不能擁有自己的領地,不經司法審判無權剝奪貴族們的生命和財產,無權任命繼承人。

那個曾經稱霸中亞的準噶爾汗國在遭到東方的秦國重創後,除了不斷向西攻略哈薩克汗國以彌補自身損失外,還不時侵襲鄂木斯克督軍區,搶掠移民定居點,擄取人口,以報複帝國曾配合秦國對他們的打擊行為。

儘管前朝重臣緬希科夫在生病期間被搞下了台,全家也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是在宮廷中緬什科夫派係仍然人數眾多,在政治上依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隨著後方征召的軍隊陸續彙集至莫斯科,俄軍的兵力開始變得雄厚,開始試著向瑞軍發起反擊。

在冰雪尚未消融的時節,兩支使團便迫不及待地從莫斯科城出發。

這沒法打了,遭到重創的薩克森-波蘭聯軍估計在短時間內無法恢複元氣,那麼在戰場上又隻剩俄羅斯一家獨自應對戰意高昂的瑞典王國。

完全不知道已被俄羅斯人坑了一把的薩波聯軍依舊懵逼地向裡加進軍,期待繼續獲得一場輕鬆的勝利,從而享受完全光複庫爾蘭的偉大榮光。

卻不料,在帝國先後兩位沙皇去世後,皇冠會突然落在了她的頭上。

沙皇死了,帝國宮廷又迎來了一場新的政治博弈,包括樞密院和軍事委員會等高層人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他們不僅要將帝國勢力徹底逐出高加索地區,還要將俄羅斯人趕出裡海,使得帝國成為一個純粹的內陸國家——若是瑞典人再攻占了聖彼得堡,將波羅的海給徹底封堵,昔日彼得大帝的海洋戰略勢必會毀於一旦。

到了1730年,瑞典王國的凶猛攻勢逐漸停歇下來,可能是消耗太大,也可能是兵力不足,在整個戰場上似乎顯得有些後勁不足。

他們將代表沙皇陛下,前往阿斯特拉罕,重新商討和確立帝國與卡爾梅克人之間的從屬關係。

難道這些曾經受帝國庇護的卡爾梅克人就鐵了心地要獨立建國,從而跟帝國一刀兩斷,從此各安天好?——

注1: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10月22日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