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門閥世家(2 / 2)

曾有一位社會學者通過對某個海外總督領地調查後,發現在總督區任職的三百多名官員和吏員中,至少四分之一的人,有親屬也在總督區政府裡擔任各種職位,其中三十多個擁有地方決策權崗位中,每人至少有兩到三位親屬擔任政府職位。而且,在這些人裡麵,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職務是從親屬那裡“繼承”或者“饋贈”來的。

在齊國迅速崛起,領土和勢力不斷擴張過程中,工業革命也在轟轟烈烈地在全國範圍內推進,經濟發展也是狂飆突進,民間財富迅速積累。

這批新興的富人階層,除了花費巨大心思培養下一代人,使其能儘力進入地方政府或者積極擴大家族業務外,還相互間開始通婚、結盟,試圖掌控部分地區的經濟與政治命脈。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興階層會形成一個個利益共同體,排斥外來人員進入他們所掌控的地方經濟領域,努力打造出一個封閉的壟斷利益圈。

他們會共同修築一道寬闊的護城河,將“屬於”他們的地方經濟利益砌在自己的堡壘內。同時,家族裡會有人陸續進入政治係統,成為地方上乃至中央裡的重要政商節點式人物。

如果在地方上權力級彆越高,家族裡的經濟實力越深厚,就逐漸形成本地的宗族--類似於大陸秦國那種根深蒂固的大宗族雛形。

這些新富階層此前可能隻是一個流民,或者是一個破落戶,機緣巧合下移民齊國,憑借著洶湧發展的大勢和自身的拚搏努力,獲得了財富或者權力,他們為此會格外“珍惜”,死命守護,繼而會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形成一個內循環係統。

甚至,在某些地區,為了加強對地方經濟命脈的控製和權力的壟斷,有時候,這些新起的“宗族”還會儘量想辦法影響當地部分官員的任命。

這些齊國新生的宗族係統,靠經濟利益、血緣關係、聯姻、同學等形式織成利益鏈,又靠宴請、饋贈、資源交換作為潤滑劑,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伱。

國勢越來越強,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財富的雪球也是越滾越大,但一些世家門閥或者宗族勢力也開始抬頭,使得普通人的上升空間越來越小,階層躍升也是越來越難。

其實吧,不論是政治門閥也好,地方的新生宗族勢力也罷,他們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會有什麼影響,但政治發展和經濟規律是不受個人所控製的,隻能沿著家族大勢而行。

世間一切事物皆遵循二八法則,一個國家,一個省份,乃至一個府縣,權力和財富終究是不由自主被少部分人掌握,這是規律,也是大勢,不能說是某個人就一定貪得無厭。

因為人總是缺少安全感,不管是賺錢,還是攥權,總是不會滿足的,官員不會自滿於現在的地位,商人不會止步於目前的財富。

得隴望蜀是人的本性,巧取豪奪,壟斷一切是“自然法則”,這些都是不受控製的,換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一樣。

不管是齊國這種從無到有的新建的移民國家,還是積重難返的古老帝國,乃至歐洲那般粗鄙蠻子,蓋莫如此。

即使,將我們的社會推倒重建多少次,財富重新分配多少次,門閥世家和宗族(或者變相的宗族勢力)都會重新站起來,逆曆史和社會發展規律,將政治或者地方經濟變得閉塞和停滯。

要知道,社會要有活力,就必須財富流動,可是若要讓財富流動,到最後就一定發生二八法則,出現社會分化。

當然,齊國的建立,幾乎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的畫,門閥政治和宗族勢力也僅僅是初步形成,稍顯冒頭,尚未形成壟斷國家權力和地方經濟的局麵,問題還沒有到達十分嚴重的地步。

倘若,任由這種情況發展和蔓延下去,世家門閥逐步壯大,地方宗族也日益坐大,那對國家和社會而言,不啻為一場災難,會成尾大不掉之勢。

更為糟糕的是,一旦世家門閥和宗族勢力形成規模,再加以處理和控製將十分棘手了,說不定就會引火燒身,觸及帝國統治根基。

可以想象一下,到時候財富不再流動,社會階層開始固化,富人的孩子就一代代是富人,官員的孩子一代代是官員,而窮人的孩子就一代代是窮人,而且會將權力和財富永遠地集中於社會中的一小撮人,這對整個社會、整個國家而言,將是一個可怕的後果。

這種循環在中國曆史上反複出現過,隻要社會財富不增長,普通人能收獲的經濟利益越少,世家門閥和宗族勢力就會成為不滿民眾所泄憤的對象,引發新一輪的社會革命。

“所以,陛下想要拿我們畢家開刀,以此契機準備對國內世家勳貴下手了?”畢文蓉臉色慘白,難以置信地看著皇後平靜的麵龐。

“陛下暫時不想對畢家開刀,更不會貿然對世家大族動手。”皇後畢氏搖頭說道:“陛下登基不過兩年時間,怎麼會行此魯莽之舉?”

“那陛下的意思是……”

“作為外戚,要懂得分寸,更要知道尺度。需知己身不正,焉能正人?陛下以弱冠之齡禦極天下,乃帝國數十年來未有之事,不知道為多少持重之人所輕慢。世家門閥漸生滋長,彼此勾連,侵蝕皇權,以圖壟斷權力。此番情勢下,陛下又該如何行事?”

“……”

“姑父之事,已無可挽回。你若真為侄女所慮,那就無需再做任何抗爭之事,任由律法所裁。”

“陛下是想借此事敲打我們畢氏,以此警告其他世家大族?”畢文蓉右手緊緊地抓住裙擺的一角,慘然問道。

“自太宗皇帝以來,但凡君位鞏固,皆有世家大族為不法之事遭到司法清算。”皇後畢氏定定的看著自己的姑姑,“三姑,你想一想,帝國曆數十年,國內可還有清白世家存在?”

世家,勳貴,宗族,哪個身上不背點事,哪個手裡沒有把柄?

為了皇權永固,哪個有為的皇帝會容忍世家門閥壟斷權力,繼而威脅帝王?

那不得要在事物萌芽階段,就開始著手治理,對世家門閥進行敲打和抑製。

齊國一直在避免和防止內閣和地方政商旋轉門的出現,減少權貴階層和地方上的富豪階層包括其子女親戚,輕易進入政府任職。

也在竭力防止地方宗族勢力的興起,杜絕他們接管地方政治權力,出現地方豪紳代理人這種情況。

基礎教育的普及,官員晉升的多維考核,政府公務人員的公開招錄,不時對世家門閥的打擊和分拆,無不是鞏固皇權,維係帝國良性政治生態的諸多舉措。

畢竟,我們齊國是致力於要建立一個偉大的全球帝國,可不是一個興亡交替的古老王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