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陣戰(三)(2 / 2)

“放!”

“砰!砰!砰!……”

連長俞元斌將手中的指揮刀狠狠地揮下,第三混成營二連一百餘官兵隨即機械地扣動扳機,密集的彈丸瞬間射向簇聚成一團的阿曼騎兵。

“龍騎兵出擊!”

一百餘騎齊國龍騎兵從方陣的兩側缺口處,魚貫奔出,朝已經亂成一團的阿曼騎兵撲去。

齊國龍騎兵組建的時間相較於歐洲幾個主要軍事強國而言,是比較晚的。在漢興七年(1677年),齊國大敗莫臥兒帝國後,有鑒於線列步兵的機動性不足,無法做到戰場上的快速部署和機動迂回,遂開始組建龍騎兵。

不過,齊國的龍騎兵雖有騎兵之名,但是很長時間內他們的裝備和訓練程度都是按照步兵的標準進行的。要知道,齊國的正規騎兵軍團均裝備有較昂貴的騎兵用短槍或燧發手槍,以及胸甲和馬刀,而龍騎兵則裝備步兵用長槍,他們的軍服和騎兵軍服也有很大區彆,與步兵相差無幾,隻是把鞋襪換成了靴子馬刺而已。他們的編製仍舊是步兵,以連隊為基本編製的。

因為龍騎兵不用進行馬背上的格鬥,隻有軍官才有一把燧發手槍,士兵除了火槍之外,就隻有一柄步兵短刀護身。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裝備中有一把小鶴嘴鋤,騎行時用來鉤住韁繩,以防跌落馬下。至於使用的坐騎也通常是矮小、廉價的馬匹,比不得齊國正式騎兵的高頭良馬。騎兵科目中最重要的衝陣、追擊、馬上格鬥、馬上射擊的訓練科目龍騎兵是不會訓練的,龍騎兵甚至不會裝備正統騎兵的馬刀。

因為龍騎兵常常以散兵線徒步作戰,為了加強他們的火力輸出,裝備的火槍均為射程較遠、彈道穩定的膛線狙擊槍(即米尼槍),以有效提升他們散兵作戰的效果。

不過,在齊國陸軍中,不少高層將領曾提議,要為龍騎兵配備馬刀等冷兵器,屆時可以作為輕騎兵協同正規騎兵軍團一起發起乘騎衝鋒,以增強這個兵種的“性價比”。

不過,此舉遭到騎兵將領或明或暗地反對。開什麼玩笑,將龍騎兵訓練成輕騎兵標準,那豈不是搶了我騎兵的活計,蓋了我們的風頭。

既如此,為何不裁撤了龍騎兵,將有限的陸軍資源投向我們騎兵軍團,直接擴大我騎兵的兵種和規模,一樣可以發展和訓練出下馬步戰、上馬衝鋒的輕騎兵。

齊國的龍騎兵作戰方式基本上與歐洲國家類似,即以經典的半回旋式戰術,展開對敵攻擊,其操作方式是“衝鋒—射擊—回轉—裝填—再衝鋒”。

阿曼軍的騎兵統領阿裡·阿爾·賈布裡在麵對齊軍凶猛火力打擊下,儘管腿部中彈,馬匹斃命,還一頭栽倒在地,但卻奇跡般的躲過了後方騎兵的踩踏和齊國線列步兵的火槍齊射,無疑是受到真神無私庇護。

當他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便看到齊國的兩隊騎兵從陣中迅猛地撲了出來,不由駭然失色。經過數輪打擊,阿曼騎兵已不足百騎,而且還處於混亂當中,如何能擋齊國騎兵雷霆一擊?

急切之下,賈布裡扭頭便去尋找可騎乘的馬匹,準備帶領部下逃離此地。

“砰!砰!砰!……”

誰知,預想中的騎兵衝擊沒有到來,卻迎來一波彈雨,賈布裡隻覺得後背猛地遭到重重一擊,旋即,傳來鑽心地疼痛,頓時撲倒在地,痛苦地蜷縮成一團。

“殺!”

“殺!”

在意識逐漸陷入模糊之際,隱約聽到齊軍陣列中傳來一陣呐喊聲,仿佛像一股沸騰的洪水,朝四麵八方宣湧而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