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餘波(1 / 2)

在空曠無垠的戈壁灘上,遍布著無數倒伏的屍體,散亂丟棄的兵刃和旗幟,一臉淒惶神情的俘虜,以及眾多低聲哀泣的波斯難民。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齊國官兵在稍事休整,並分批進食午餐後,便在軍官的帶領下,開始打掃和清理整個戰場。

“嘿,這家夥一定是個軍官!”下士徐奎元從一具阿曼人的屍體上搜撿出一大把金幣和銀幣,顯得興奮不已。他索性將火槍放在地上,騰出雙手,將那具阿曼人屍體翻過來,繼續在他身上摸索著。

陪戎校尉(少尉)李延良瞥了一眼,目光露出一絲羨慕的神情,但囿於軍官的身份和內心深處的矜持和驕傲,使得他不能這般毫無顧忌的搜撿敵軍屍體上的財物。

對於在戰場的各種繳獲,齊國軍隊一般都默許士兵可以私自持有部分“戰利品”,認為這是對英勇作戰的士兵的一種獎勵。但對於繳獲的大量敵軍武器裝備和牛馬牲畜等戰利品處置手段則有很多。首先就是具有某種前端性和實用性的武器,將會送至本土軍工部門,進行一番測試研究,為己方的裝備改進和後續作戰提供參考依據。

有的則會直接予以封存銷毀或者轉贈他國,像齊國這種工業實力強橫的地區霸主國家,自然看不上阿曼人所持有的落後武器。那些老舊火繩槍、燧發槍,以及眾多刀劍長矛等武器,多半會被封存或者銷毀掉。當然也有可能會被拉進博物館收藏或者出售,比如本土一些戰爭紀念館的展品基本都是屢次戰爭中繳獲的敵軍物品。

整個戰場,不時傳來一聲悶哼,或者低低地哀求聲,但很快就陷入沉寂。這是齊軍士兵在給那些受傷垂死的阿曼人補刀,以徹底解除他所承受的痛苦。

在這座荒涼燥熱的島嶼上,遭到各種致命創傷的人,是根本無法活下去的。隻要齊軍撤離此地,要不了一會,就會有無數的毒蟲蛇蟻從地底裡鑽出來,然後活活地啃食他們的血肉。

當然,也不是所有受傷的阿曼人會被“好心”地解除痛苦,阿曼軍中幾名重要的將領和官員,就受得了齊軍中配備的幾名軍醫救治,以期從他們口中套取一些比較關鍵的軍政情報。

已經“打掃”過的戰場,燃起了幾堆熊熊大火,齊國官兵驅使著數百名波斯青壯,將阿曼人的屍體堆積在一處,然後撿拾乾柴,將其儘數焚燒。

齊國人是要占據這座位置關鍵的島嶼,自然是不允許太多的腐屍造成非必要的瘟疫,尤其是在這氣候炎熱的環境下。

至於島上第一批治下之民,就是這些幸存的千餘波斯難民。作為薩法維王朝的百姓,在麵對阿曼人入侵時,未能得到王朝軍隊的庇護,反而遭到敵人的肆意殺戮和虐待,最終,還是齊國人將他們救下,幸存下來的百姓人數已不足戰前的兩成,想必他們對薩法維王朝一定會非常失望吧。

“這是什麼?”

一名波斯人討好地將一串珍珠項鏈遞給李延良,看著上麵還帶著幾絲血跡,他遲疑著沒有伸手去接。

那名波斯人連筆帶劃地“告訴”麵前這位齊國軍官,珍珠項鏈是從一名死去的阿曼人身上搜撿出來的,可能是士兵“打掃清理”過程中有所遺漏,而被他們收殮屍體時發現。他為了給年幼的弟弟討一點吃食,他便想用這串珍珠項鏈討好李延良。

儘管在戰鬥結束時,第三混成營官兵將吃剩下的食物分發給他們這些可憐的波斯難民,但數日來,在阿曼人的管製下,他們幾乎就沒吃上一口囫圇的餐食。因而,在吃了一點齊國人施舍的野戰午餐,稍稍墊了墊肚子後,反而感到更加的饑餓難耐。

李延良看著這名波斯人一臉懇求的目光,以及遠處一個怯生生的瘦弱乾巴少年,心下一軟,便從挎包裡摸出一塊乾硬的肉乾和一小塊方糖,遞了過去。

這名波斯人露出欣喜的表情,將那串珍珠項鏈往李延良懷中一塞,同時迅速地將肉乾和方糖接了過去,然後轉身朝那邊的少年跑去。

“看得出來,這是一串價值名貴的項鏈。這若是在國內本土出售,應該要值一百多塊錢。”

李延良右手托著那串項鏈,對著午後的陽光,正在好奇地欣賞著,冷不丁身後傳來幾句評論的話語,立時將其握在手中,轉頭看去。

“長官。”李延良見是營長閆少武帶著幾名警衛和參謀正在巡視戰場,連忙立正敬禮,“長官,這串項鏈是那名波斯難民送於卑職的,我隻是……”

“無需解釋!”閆少武擺擺手,笑著說道:“既然是戰利品,那就收著吧。屆時,返回本土,可以將其當做禮物,送給你中意的女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