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崢嶸(1 / 2)

“哇!……”

亞美尼亞商人亨裡克·姆希塔看著那些被俘的馬賊們在刺刀的威逼下,將一具又一具的屍體抬著,丟棄在路邊的山窪中,身上和臉上呈現出各種慘狀,暗紅的血跡染了一地,隻覺得胃內一陣翻江倒海,立即蹲在地上劇烈地吐了起來。

幾名持槍警戒商隊護衛瞥了他一眼,均露出一絲嘲諷的表情。

這些波斯商人,遇到馬賊時,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甚至還建議,向那些劫道的馬賊主動敬獻一些金銀,以期獲得保命的機會。

可問題是,這支商隊是以我齊國波斯商社為主,押運的貨物中不乏大量準備售於薩法維王室的珍貴瓷器、鐘表、皮裘、香水、金粉、珍珠等商品,再加上數量更加龐大的蔗糖、香料、染料、棉織品(棉布)、鋼材、銅料,貨物價值達四五十萬漢洲銀元,這如何能便宜這些翦徑的“小蟊賊”?

結果,今日清晨一戰,我陸軍官兵,哦,不對,我商社護衛隊以“火攻馬車”的戰術,大破馬賊,斃傷敵三百六十,俘四百餘,剩下的則逃去無蹤。而且,可喜的是,此戰還繳獲了兩百多匹馬,三十多頭駱駝,算是彌補了一些戰損。

不過,這些劫道的“蟊賊”還真是窮鄙,除了幾個頭目身上有些餘財外,剩下的人,不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幾乎就搜撿不出什麼值錢的玩意,讓打掃戰場的“護衛”們好生失望。

“來,喝口水吧。”

此時,亨裡克·姆希塔吐得隻剩胃裡的酸水了,剛剛站起身來,便看到一個水壺遞到他麵前。

“這一切確實讓人看了會感到非常不適,但我們不得不感謝那些勇敢的齊國護衛人員,是他們拯救了我們所有人的生命。哦,當然,也包括我們極具珍貴的貨物。不是嗎?”英格蘭商人麥克爾·亨利微笑著說道。

亨裡克·姆希塔除了波斯語外,還會一點突厥語和漢語,但對英語卻不怎麼熟悉,不過,基於相同的宗教信仰(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他對麵前這位歐洲人存有天然的親近感。

“感謝天主,讓我們免於劫掠和殺戮。帝國目前的形式太糟糕了,竟然會出現如此規模的部族武裝截殺我們這些商人車隊。也不知道,那些總督和駐軍是如何管理地方治安的,這要是讓偉大的沙阿獲悉,一定會降罪於他們。”

麥克爾·亨利眨了眨眼,儘管沒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不過,從他臉上的表情來看,可能是在慶幸這場激烈的武裝衝突後的幸免於難,或者是對齊國護衛的勇猛善戰表達讚歎之情。

“哦,是的。齊國的護衛人員非常勇猛,戰鬥的方式和過程也充滿了東方式的智慧。”麥克爾·亨利轉頭看著那些端著火槍的齊國護衛,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可是,我怎麼覺得,那些護衛像是一群訓練有素的軍隊。……若是軍人的話,那麼他們去伊斯法罕做什麼呢?”

作為歐洲人,準確的說,作為一名英格蘭人,麥克爾·亨利對齊國的看法是非常複雜的,嫉妒和厭憎參半。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這個實力強橫的印度洋霸主一直都不怎麼親近英格蘭,甚至有時候會表現出一股濃濃的敵意。他們可以與聯省共和國、法蘭西、葡萄牙、瑞典、丹麥、普魯士等國家保持非常友好的合作關係,甚至還能與昔日打成一團的西班牙重歸舊好,但就是無法與他們英格蘭保持親密的關係。

齊國似乎對英格蘭刻意地保持距離,始終以一種警惕和審視的目光盯著他們。1688年,尼德蘭執政威廉三世入主倫敦後,英格蘭人一度以為,可以憑借這位國王的“麵子”,與齊國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合作往來,甚至還曾幻想過,可以完全取代尼德蘭的地位,成為齊國在東方最為密切的合作夥伴。

然而,對於英格蘭頻頻拋來的媚眼,齊國人直接予以無視,反而繼續保持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合作,表現出十足的堅貞和忠誠。

這麼多年來。對於英格蘭商人資本試圖開拓東方貿易,齊國人對此也是設置各種限製和障礙,甚至有時會動用武力加以阻撓,以確保將他們伸出的觸角排除在他們勢力範圍之外,繼而能維持他們的貿易壟斷權。

日本、秦國、馬來半島、東印度群島,乃至孟加拉和印度,到處都有齊國人的身影,英格蘭商人備受打壓和排擠,最後隻能屈服於齊國的商人壟斷資本,成為他們眾多的貿易分銷商之一,通過轉口貿易,吃點他們剩下的殘羹冷炙。

在波斯和奧斯曼,齊國雖然沒有做到絕對壟斷,但在整個貿易體係中,也出於相對的主導地位,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假以時日,隨著波斯薩法維王朝的日益衰落,可以想象,齊國人一定會借機控製這處聯接東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將整個波斯徹底變成他們的經濟殖民地。

其實,齊國不僅在環印度洋地區大肆擴張,極力鞏固和加強他們於該地區的海上霸權地位,而且在歐洲地區,他們也開始布局設點,以期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1688年爆發的奧格斯堡同盟戰爭(即大同盟戰爭),荷蘭、西班牙、神羅、瑞典、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以及英格蘭等一眾國家為了阻止路易十四的繼續擴張,相繼聯合在一起,對法國展開了圍毆。

在戰爭期間,荷蘭和英格蘭曾極力邀請齊國參與到他們的反法大同盟中,共同對法國實施軍事打擊。

要知道,這個時候,法國不僅陸軍實力堪為歐洲第一,其海軍實力也超過了英國和荷蘭兩國的總和。在這種情勢下,法國以一敵眾,不僅絲毫未落下風,反而連挫反法同盟軍。尤其在1690年6月,比奇角海戰,英荷聯合艦隊被法國艦隊擊敗,法國軍隊八萬人虎視眈眈地等候越過海峽,侵入英格蘭本土,以扶助詹姆斯二世複位。當時,英國本土隻有極少數的部隊,形勢十分危急。

齊國雖然遠離歐洲大陸,無法派出陸軍參戰,但他們擁有一直規模和戰鬥力絲毫不亞於法國海軍的強大艦隊,南非、摩洛哥、埃及,以及南美,都部署了為數不少的專業戰艦。隻要他們能抽調二三十艘進入大西洋或者地中海,就足以改變雙方海上力量的平衡,並極大緩解反法同盟的軍事壓力。

然而,無論英荷兩國如何勸說,齊國均不為所動,表示無意介入歐洲的局勢當中,將保持嚴格的中立政策。

但轉過頭來,齊國又和路易十四眉來眼去,以不參與反法同盟為條件,與法國簽訂了一係列貿易合作協議,成為繼荷蘭之後,第二個全麵進入法國市場的國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