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落幕(2 / 2)

在這種情勢下,沙阿素丹·侯賽因最終決定向馬哈茂德屈服,準備向阿富汗人投降。

根據波斯人的傳統,當一位沙阿即將結束統治的最後一天,他要當著全城百姓的麵穿著黑色的衣服,穿過街道,悲痛地悼念他不幸的命運。

10月23日,沙阿素丹·侯賽因騎上一匹從阿富汗人借來的馬,親自出城投降,他一路騎到河邊,街道兩邊堆滿了死去的屍體,幸存民眾隻是漠然地看著他們的君王,出城接受阿富汗人的羞辱。

據說,當沙阿抵達他曾經最為喜愛的法拉哈巴德王宮時,被告知馬哈茂德正在午睡,責令他在殿外恭候。

此番羞辱後,沙阿才見到馬哈茂德,雙方禮貌地互相致以問候。

馬哈茂德懶洋洋地躺在一塊精美而柔軟的波斯地毯上,看著沙阿向他屈膝表示臣服。

素丹·侯賽因悲哀地從自己的頭巾上摘下象征王權的羽飾,呈給馬哈茂德,並親手為他戴在頭巾上,以此表示將帝國沙阿的位置傳給對方。

隨後,馬哈茂德的親密夥伴、前軍統領阿馬努拉·汗帶領三千阿富汗騎兵進入伊斯法罕,封鎖了王宮,並將所有的波斯衛兵都替換為阿富汗人。城中的百姓,在阿富汗士兵的驅使下,開始清理和搬運城中的屍體,為馬哈茂德風風光光地入主都城做準備。

在長達八個月的圍城戰中,曾經擁有五十五萬人口的伊斯法罕,到最後隻剩下十餘萬人,除了少許幸運的百姓僥幸逃出城外,絕大部分都悲慘的死去。這座燦爛輝煌的城市,遭到了數百年來最為嚴重的破壞和打擊,再也無複當年盛景。

11月5日,在帝國沙阿素丹·侯賽因宣布退位,並將沙阿頭銜傳給馬哈茂德後不到十天時間,身在加茲溫的塔赫瑪斯普王子宣布自己成為帝國新任沙阿,要求各地總督宣誓向他效忠,共擊阿富汗人。

11月12日,曾在伊斯法罕城中失蹤許久阿巴斯·米爾紮王子突然在布什爾港現身,他怒斥了他的兄長、帝國沙阿素丹·侯賽因的昏聵無能,導致帝國陷入最為深重的危機當中。隨後,他宣布成為新任沙阿,發誓要拯救岌岌可危的薩法維王朝,重建帝國的輝煌。

布什爾港所在的法爾斯省總督宣誓效忠阿巴斯王子,並積極響應其號召,開始征調軍隊,準備向伊斯法罕進軍。

而波斯境內其他各省,在聞知伊斯法罕陷落,沙阿退位後,紛紛自立為王,割據自守,觀望帝國局勢的進一步變化。

12月中旬,馬哈茂德在伊斯法罕稍稍穩定局勢後,立即派出兩隊兵馬,分頭進攻加茲溫和設拉子。

勢力弱小的塔赫瑪斯普因未得到周邊實力派的有效支持,很快便被逐出加茲溫,逃往阿塞拜疆,還沒站穩腳跟,又遇到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隻得逃往裡海南部沿岸的馬讚德蘭,尋求當地的愷加部落保護。

法爾斯省總督在麵對阿富汗人的強力進攻下,力戰不敵,被迫放棄了設拉子,向布什爾港方向轉移,以求獲得齊國人的庇護。

在1722年即將結束時,整個薩法維帝國已經處於名存實亡的境地。阿富汗人幾乎占領了帝國三成的領土(包括此前事實上獨立狀態的坎大哈省),並控製了帝國中樞伊斯法罕。

帝國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領土遭到奧斯曼帝國和沙皇俄國的侵占,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希爾凡和阿塞拜疆幾乎全部淪陷。

而奧斯曼帝國的巴格達帕夏也正在進行軍事動員,即將威脅帝國西部的伊拉克-阿賈姆、庫爾德斯坦、盧裡斯坦、阿拉比斯坦等行省。

剛剛宣布成為帝國沙阿的阿巴斯三世正式向齊國提出借兵要求,以挽救帝國危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