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市井(二)(1 / 2)

大興河是流經大興城中心的一條重要河流,不僅服務於觀光和運輸,而且依托於城中蓄水大壩及其輔助設施,更是一處天然的活動場所。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在河麵上舉行大型的賽龍舟活動。

漢興二年開始舉行這場活動時,大半個大興府都為之振奮。在隨後的許多年份裡,為了表示與民同樂,皇室都會派出重要成員參加這場盛大的比賽活動,甚至有時皇帝和皇後也會親臨現場,並為最後勝出的龍舟隊頒發獎杯。

賽龍舟期間,大興河兩岸是人山人海,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船隻,以及騎馬的和乘車的觀眾。在河麵上的幾座橋上,屆時,也會站滿了人,為自己所支持的龍舟隊呐喊助威。

比賽龍舟更具群眾性的活動,是齊國各地盛行的賽馬和足球。位於大興西北方向的曲水灣曾是東部地區主要的馬匹集市,後來演變成最受歡迎的賽馬場。在這裡,幾乎每周都會進行幾場激烈的賽馬活動,許多報紙和刊物也會對比賽情況進行圖文並茂的反複報道。

賽馬場附近的草地上、林地邊,會聚集起各個社會階層的人群,形成熱鬨和喧囂的節日氛圍。靠近賽馬跑道的大部分觀眾會隨身攜帶糖果、肉乾、煎餅、麵包等小吃,有錢人則會吩咐仆人從馬車的食品籃中取出禽肉、龍蝦和各種酒水。在大看台上有無數把扇子在揮舞,還散發出一股香氣,身姿搖曳的貴婦小姐興奮地大聲呼喊助威。慶功的酒瓶不斷被打開,無數的賽馬賭注被記在一本本賬冊上。

足球,這項最早從軍隊裡傳出的體育運動,甫一開展,便受到了各階層人群的歡迎。充滿粗野原始的力量,比賽中表露出戰鬥性和組織性,極大地滿足了男人們身體對抗的狂野需求。

經過數十年的演進,這項運動已經具有許多複雜而嚴格的規則,每一個球隊,或者每一個球員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則。

許多齊國民眾,從青少年起就非常熱衷於健身和各種激烈的體育活動。豐富的飲食,充沛的體力,豐盈的物質生活,開放而寬鬆的社會環境,這一切都使得更多的齊國青少年得以肆意地消耗體內多餘的精力,並進而在運動中鍛煉自己鋼鐵般的毅力。

宅在家中不是齊國人的性格,尤其是中上階層的男人們,必須長久地保持健康體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去實現心中的抱負(或野心)。在齊國的詞彙中,沒有“髦耋”、“懦弱”這些詞彙,唯有“自強”和“進取”,就如同這個年輕而強盛的國家一樣。

在齊國的各層級學校裡的學生,每天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是在操場上各種運動和遊戲中度過的。在許多外國到訪者眼中,齊國的青少年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從麵色上,都顯得更健康。他們的神情中,很早就閃爍著男子氣概和堅毅的品格。

在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青少年歲月期間,會培養出誠實、果斷、勇毅而獨立的性格,以及對同學和老師的坦率,還有對齊國優越性的無限認同。這或許就是齊國教育的一個理念之一。

在齊國,除了傳統的正旦(即春節)、元宵、寒食、端午、中秋、重陽、臘八等節日外,還有建國日(6月20日)、萬壽節(在位皇帝壽誕)和聖元節(8月5日,太祖皇帝駕崩時間)三個官方節日,在這些節日期間,民眾紛紛會盛裝出行,或者於繁華街區飲宴聚會,或者於郊外走馬觀景,稍事放鬆一下終日勞碌的心情。

可能都是來自各地的移民和移民後裔,齊國人為了儘可能多的保留華夏文明傳統,對待節日的態度非常認真,每個節日都有其特有風俗。

曾在前宋時期廣為盛行的遊宴活動,在齊國各地也是大行其道。而且,與前宋時期這種活動僅為貴族王公士大夫的專屬所不同的是,齊國的許多普通民眾也常組織和參加遊宴活動。地理位置較為優越的寺院、道觀、集市,還有風景名勝區、風光秀麗的小島,甚至曠野林地之中,都是遊宴舉行之所。有時遊宴活動還會隨大型貿易交流活動舉辦,在遊玩的同時發展商業,既豐富了精神生活又促進了商業發展和經濟繁榮。

最為特殊的是,那種傳統禮教對女性的禁錮和限製,在齊國並不存在。除了當年齊國建基立業時期,人口不豐,使得大量女子進入各個行業的原因外,經濟的繁榮、生活的安定,也使許多齊國女性不甘寂寞走出深閨,感受市井的喧囂,擁抱自然。

在明理街後巷一家熱鬨的茶館裡,一邊吃著點心,喝著茶,一邊聽著看台上說書的觀眾中,就有不少年輕女子和中年婦人坐於其中,大大方方地聽書。說到精彩處,也會清脆地喝一聲彩,隨眾多聽眾一起拋幾枚硬幣過去。

“……卻說那西夷大軍於建業城下倉皇無措之際,太祖皇帝在城頭長身而立,端著一杆精鋼打製的遠程火槍,斂了心神,屏了呼吸,雙手穩如泰山般,龍目如炬,看著數百米外的西夷大將,輕扣扳機。隻在那一瞬間,一顆槍彈電光石火般離開槍膛,飛向那夷將而去!……要知他性命如何,還有齊西大戰之進程,且聽下回分解!”

“嘩……”

隨著台上說書人的驚木落下,茶館裡頓時轟然一片。

“嘿,每到關鍵時刻,你這就斷得恰如其分呀!……哼,你不說,我也知道。憑太祖皇帝神威,那一槍定然擊殺了西夷領兵大將。”

“那還用說嘛,西夷領兵大將被太祖擊殺,那後麵的仗也不用打了,牛將軍隻需揮動旗杆,我大齊天兵自然如砍瓜切菜般地將那西夷儘數殲滅。”

“得得得,你們都知道!那下一場,伱們一個個都不用來聽了。”

“彆呀!《三國誌》裡麵,我還知道,天下最終三分,那不還是要想聽聽那趙雲趙子龍將軍於曹營中如何殺得七進七出!……這不是聽著樂嗬嘛。”

“……”

“延良哥,你說太祖皇帝那一槍能擊中西夷領兵的將軍嗎?”陳根民砸吧了一下嘴巴,聽得有些意猶未儘,從桌上端起一杯粗茶,一口喝光。

“打不中的。”李延良從口袋裡摸出一枚五分的硬幣,遞給那名端著盤子前來收錢的說書學徒。

“咋打不中呢?……那可是太祖皇帝!”

“這段書說的是西夷入侵咱們齊國那會吧?”

“嗯。”

“先不說那會咱們齊國有沒有射程超過幾百米的狙擊火槍,就算有,也不能在超過那麼遠的距離上,準確地一槍就擊中西夷領兵大將。”

“哦……”陳根民點了點頭。

嗯,延良哥是軍人,應該深諳軍事技能,他說打不中,那多半是打不中。

哎,不對呀,那是太祖皇帝親自操槍射擊,難道也打不中嗎?

“你胡說!”突然鄰桌的一個女童站了起來,伸手指著李延良,大聲地說道:“這段書我聽了兩遍了,那個西夷將軍就是被太祖皇帝一槍遠距離擊殺的!就因為西夷將軍被太祖擊殺,我們齊國才打贏了第一次國土保衛戰。”

“呃……”李延良愕然地看著那個七八歲的女童,臉漲得通紅,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著急生氣的模樣。可是,襯著她晶瑩如玉的膚色、略顯嬰兒肥的小臉、精巧的麵孔,卻顯得是那麼的可愛。

“哼,你休在這裡詆毀太祖皇帝聲譽!”

“小妹妹,我沒有詆毀太祖皇帝。”李延良笑了笑,和聲說到:“我隻是從軍事層麵上指出這段故事不當之處。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更是我大齊的締造者和開創者,向來為我數千萬國民敬仰和緬懷。但從實戰的角度上來看,幾百米外用火槍擊中西夷將軍,是不太可能的。”

“可是……,可是……,可是我們齊國最後不是打敗了西夷嗎?那肯定是太祖皇帝臨陣一槍擊殺了西夷領兵大將,才會有這般結果。”那名女童猶自不服地說道。

“……嗯,好吧。”李延良覺得跟這個女童爭辯,似乎有些欺負人家了,隨即笑著點點頭說道:“太祖皇帝定然是一槍擊中了那名西夷領兵大將。”

“啊?……”那名女童瞪大了眼睛看著李延良,對他突然就改變立場,明顯有些不知所措,頓了一下,轉頭看著旁邊一名青年男子,“大哥,他是不是在敷衍我。”

“沒錯,他就是在敷衍你。”那名青年男子笑著說道:“人家覺得就算在口頭上贏了你,也是勝之不武,欺負孺子。”

“那……,那太祖皇帝射出一槍,到底能擊中西夷將軍嗎?”

那青年男子寵溺地在女童腦門上揉了一把,然後抬眼看向李延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