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那個上士嗤笑一聲,“上麵長官的話,也不能全信。你以為,就憑我們這幾千號軍隊就能攻入英格蘭本土?還想占領他們首都?想什麼美事呢?英格蘭再不濟,也是一個擁有六七百萬人口的中等國家,可不是隨隨便便就任憑幾千人能登陸他們本土的。”
“那咱們這幾個月來,為何頻繁演練登陸戰鬥?”
“我猜呀,可能是在掌握基本的製海權後,登陸愛爾蘭,或者配合西班牙人奪取直布羅陀。當然,也不排除去攻打葡萄牙人的馬德拉群島和亞速爾群島。”
第三混成團在去年七月進抵太華島後,便被一分為二,一半隨同主力艦隊前往摩洛哥和歐洲,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登陸戰鬥,一半就留在了島上,進行適應性訓練和休整,待後期輪換出海作戰。
因為是海外征戰,部隊自然要進行一番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他們還在地方護衛隊的配合下,幾乎將周邊幾座島進行了一番徹底清理,不服王化的西班牙居民和柏柏爾人統統抓來做苦力,以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
陸軍部隊在海外作戰時雖然可以獲得了充分的物資供應,官兵也享有必要的海外津貼,但要和海軍還是沒得比的。海軍那幫人,平日裡出海演練,一次就得打掉十幾二十萬元的錢,各種武器彈藥如流水般消耗,食品酒類敞開供應,人員補貼也高得嚇人。待真正進入戰時狀態,海軍的耗費將更加驚人,遠不是陸軍泥腿子所能相比的。
這麼看來,隻是憑條腿、一杆槍,再加幾門炮訓練的陸軍真的沒法比,即便是他們第三混成團作為國內番號排在前麵的王牌主力也是如此。
就在兩名小兵討論陸海兩軍之間的不平等情形時,被吐槽的對象——第二特遣支援艦隊司令部和遠征艦隊(第一特遣艦隊)參謀部正在就一場謀劃中的海上戰略決戰進行推演。
“我們將戰場預設在直布羅陀,對我們而言,將有莫大的優勢。”遠征艦隊參謀長、鎮國將軍(中將)嚴傳鬆將手中的指揮棒重重地點在直布羅陀海峽的位置,“該海域相較於大西洋而言,算的上風平浪靜,使得英格蘭人的風帆戰艦行動非常不便,進而失去相應的機動性。但我方艦隊擁有眾多機帆戰艦,憑借蒸汽機的驅動,絲毫不受風向和洋流的影響,更能充分發揮我方機動作戰的優勢。”
“英格蘭人要是不如我們所願,其主力艦隊不來直布羅陀,那又該如何?”第二特遣支援艦隊司令、鎮國將軍梁元複有些擔心地問道。
“若是在幾個月前,我方艦隊雲集直布羅陀尋求與英格蘭海軍決戰,他們可能會有所遲疑,未必會如願前來。”嚴傳鬆笑著說道:“但他們在三月間,卻派了一支艦隊進入地中海,遠征埃及,以期截斷該地同奧斯曼本土之間的聯係,同時也要達成阻止我方艦隊從埃及獲得物資補給的目的。所以,當我們聚集主力艦隊堵在海峽附近,必然會讓英格蘭海軍緊張起來。不說我們會配合西班牙人奪取直布羅陀,拔除他們於海峽入口的這處要津,就是將他們遠征埃及的艦隊困斃於地中海,這也是英格蘭海軍所不願接受的結果。故而,當我方艦隊現身於海峽附近海域時,英格蘭海軍必然會集結主力艦隊前來。”
“主力艦隊一分為三,屆時在直布羅陀附近海域與英格蘭海軍進行決戰,它們能否如約趕到戰場?”第二特遣支援艦隊參謀長、廣威將軍(少將)鄭錫瑞輕聲問道。
“去年八月,遠征艦隊於愛爾蘭附近分拆後,曾約定在今年六月初,各分艦隊前往丹吉爾彙合。”嚴傳鬆說道:“若是不出現意外情況的話,各分艦隊當能如約趕到戰場。”
“在與英格蘭海軍決戰之前,我們需要攻占葡屬馬德拉群島和葡屬亞速爾群島嗎?”
“我們在北上前往直布羅陀時,可以考慮相機奪占馬德拉群島。”嚴傳鬆說道:“不過,為了保證艦隊有一個良好的備戰狀態,則暫時不對亞速爾群島采取軍事行動。待擊敗了英格蘭主力艦隊後,我們將直接進攻葡萄牙本土,威脅裡斯本,迫使其退出戰爭。”
“我們真的要幫西班牙人奪回直布羅陀?”
“不。”嚴傳鬆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不僅是直布羅陀,就是梅諾卡島,我們也會將其繼續留在英格蘭人手中。如此,他們兩國才無法實現真正的和解,從而使得我們齊國在戰後對英西兩國進行一番分化瓦解,將他們操弄於鼓掌之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因為,一個聯合的歐洲,不符合我們的戰略,一個沒有紛爭的歐洲,也將使我們失去介入和乾涉的機會。”
“那麼,在戰後,英葡聯盟關係也必須予以解除?”
“沒錯。葡萄牙人想要獲得體麵的結果,除了要割讓部分海外島嶼外,英葡同盟關係必須解除。”
“他們若是不願呢?”
“那他們就莫怪我們齊國聯合慶國,對他們的巴西領地下死手了。”
“不至於要讓慶國一舉吃掉巴西吧?”
“怎麼可能?慶國占據了半個拉普拉塔的膏腴之地,已經隱然有大國氣象了。若是再獲得巴西,那將更加難製了。……或許,讓巴西獨立建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當然,前提就是葡萄牙人不知趣,非要跟我們齊國硬抗,才會迫使我們做出這個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