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蘭泡(2 / 2)

但是,隨著齊國實力的急劇膨脹,野心自然也隨之慢慢滋生,試圖要充當整個東方文明的領導者和引領者。

你們秦國,就老老實實地當我們齊國的小弟吧!

你們龐大的人口,將成為我們齊國的勞動力來源,你們廣闊的領土,將成為我們齊國商品傾銷的市場,伱們強大的陸上軍力,將成為我們齊國左右亞歐大陸的平衡手。

因而,齊國對秦國不斷在漠北、西域,以及青海、烏斯藏的擴張並不以為意,隻要秦國目光不要瞄向大海,不要望向南洋,不觸碰齊國的核心利益,更不要破除齊國於秦國周邊安放的諸多棋子,隨便你們怎麼折騰都可以。

嗯,我齊國甚至還可以為你們提供財政支持,幫著你們修建鐵路,指導訓練你們的軍隊,你們秦國隻管把充沛的精力消耗在漠北、西域等邊疆地區,那是最好不過了。

在齊國看來,不論是漠北,還是西域,囿於長途補給上的困難,再加上草原勢力的強大機動性,秦準之間的戰爭或許會要持續很長時間。即使,秦國憑借先進的火器和龐大的人口資源,可以擊敗準噶爾無數次,但終究不能奈何這個草原帝國。

君不見,為準噶爾創基立業的巴圖爾琿台吉和其子僧格死了後,噶爾丹又橫空出世,不僅重新統一衛拉特諸部,還將這種鬆散的諸部聯盟凝合成強大的準噶爾汗國,完成了部落聯盟製向國家政權的過渡。而噶爾丹“嘎了”後,策妄阿拉布坦又起來了,在繼續東侵喀爾喀蒙古,並與秦國大戰於漠北之餘,還能騰出手來數征哈薩克汗國,硬是將這個昔日的中亞草原帝國打得碎成了幾塊,成為準噶爾予取予求、肆意掠奪的後方基地。

觀曆朝曆代,幾乎沒有哪個中原王朝能徹底解決北方邊患,你秦國就算滅了準噶爾,說不定還會繼續跳出另外一個草原勢力,無窮無儘,一直會消耗殆儘你們秦國的所有元氣。

當然,既然大家都是同源同宗的華夏文明,我們齊國不會讓你們秦國輕易倒下去,在施以大量經濟援助的同時,順便能控製你們的政治和軍事,那也是應有之意。

可是,在去年齊國卻通過各種途徑獲知一個驚人的消息,秦國竟然秘密派出了一支使團,訪問了西邊的俄羅斯帝國,準備要跟對方建立某種軍事聯盟,從東西兩個方向擠壓準噶爾汗國的戰略空間,並最終吞滅這個草原勢力。

秦國竟然有這等大局觀意識!?

麵對兩個國力遠遠超過自己的強大帝國,準噶爾汗國的敗亡恐怕也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可以預見,在秦國和俄羅斯從東西兩個方向的不斷推進下,在火器和堡壘的加持下,未來將不會有任何草原勢力能再擁有足夠輾轉騰挪的空間。

當秦軍取得伊犁大捷的消息傳揚開來後,不僅讓滿洲、渤海、東丹及北明等幾個周邊國家和勢力驚恐不已,深感切實威脅,開始縱橫捭闔,彼此串聯,積極應對秦國的咄咄之勢,就連齊國也是備受震動,考慮要不要給秦國施點絆子、上點眼藥,阻止秦國的西北軍事行動。

是故,當渤海國在聞知秦國突然於海蘭泡和雅克薩兩地建立堡寨,遷移內地漢民屯殖,準備加強黑龍江一帶的實際控製力度後,提出要對上述兩地實施武裝偵查,齊國當即將派駐於黑龍江流域的兩艘內河炮艇提供給渤海國使用。

這要是秦國與渤海在北方發生武裝對峙或者衝突,那麼是不是可以將他們的目光從西北地區轉移過來,繼而延緩秦軍對準噶爾汗國的持續打擊力度,讓那幫蒙古人得以喘口氣,重新整合草原力量,繼續跟秦國纏鬥。

“想當年,我大齊太祖皇帝對秦國的諸多優容之舉,至今思來,仍舊讓人思慮不解呀。”

海蘭泡的守軍知道自己拿這艘齊國人的內河炮艇沒辦法,因此隻能全神戒備、嚴陣以待,防止對方驟起發難。渡口的兩艘小船也被拖到岸上,唯恐這艘炮艇將其撞沉。當秦軍官兵站在城頭上,看著炮艇從精奇裡江駛入黑龍江,然後吞吐著黑煙,朝下遊駛去,均不由鬆了一口氣。

畢竟,這處堡寨剛剛建立,基礎不穩,若是渤海國舉兵來攻,還有這種縱橫江河的炮艇助戰,僅憑百來個駐守士兵和數百移民,肯定是守不住的。

耿舜俞將目光從海蘭泡的方向收了回來,搖著頭說道:“那個時候,我們齊國不僅出動海軍封鎖大陸沿海和隔斷長江,而且還派出陸軍深入秦國腹地,打擊偽清有生力量,從而有力地配合秦軍一統全國。在扶持北明、東丹和渤海三個地方勢力時,還禁止他們侵入遼東漢地,分裂東北。以至於現在,秦國據有非常有利局勢,通過不斷的移民實邊,最終將他們的觸角延伸至黑龍江流域。若是,在數十年前,渤海國趁著秦國與偽清激戰之際,將邊界線南移到鬆花江、嫩江一線,那多少也擁有更大的戰略縱深,也能獲取更多的人口資源。”

“太祖皇帝及當年第一代開拓者畢竟都出身於祖地,可能是對神州大陸多少抱有幾分感情,不忍大陸兵禍連天,更不想漢地分裂,故而對秦國多有照拂和支持。”蘇祖傑說道:“誰能想到,曆數十年發展,時移世易,秦國之勢,已無可抑製。神州大陸,物華天寶,人才薈萃,若是不加以遏製,未來必將威脅我大齊安全。”

“你說,未來某一天,我們齊國會不會與秦國爆發一場戰爭?”

“或許吧。”蘇祖傑想了想,遲疑地說道:“但是,細細思量,這要真的打起來,怎麼有種同室操戈的感覺!”

“你是想多了。秦國君臣,以及他們的國中百姓,可未必將咱們齊國當做一家人。”

“但我們齊國與秦國經濟聯係緊密,民間往來也日益頻繁,每年更是有多達數以十萬計的秦國百姓移民漢洲本土及海外領地,可以說是水乳交融,情感相連,就算有些紛爭,但戰爭未必打得起來。”

“……未必儘然。秦國要是打了渤海和東丹,或者跟北明發生激烈衝突,我們齊國如何選擇?還有,若是秦國支持安南北上吞滅諒國或者南下攻打廣南,繼而統一安南,我們齊國豈能袖手旁觀?他們一旦觸及我們齊國的核心利益,群情洶洶之下,哪還會顧及兩國友誼和民間的情感,說不得就要大打出手。”

“但無論如何,我希望我們齊國還是不要與秦國發生戰爭。猶記得少時,我的爺爺奶奶在故去前,無時無刻不對神州故地魂牽夢縈,想要再度返回生養他們的家鄉。……大陸終究是我們所有齊國人的祖地呀!”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