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麵對軍隊損失過大,秦軍也漸感吃不住勁,遂將朝鮮王國各部兵馬拉了上來,混合部分秦軍主力,與明軍在朝鮮東南地區反複爭奪。
雙方互相裹挾著朝鮮人在半島廝殺了一年多,損耗蘼重,再加上北明、東丹和渤海三國在兩江流域(黑龍江和烏蘇裡江)又開了一局,使得秦軍後勤補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去年十一月,齊國介入調停,希望幾方停止戰爭,恢複東北亞地區的和平,以免影響整個地區的商業活動和人員往來。
儘管以北明為首的東北三國借著地理之便,給予秦軍大量殺傷,還趁機襲入遼東腹地,掠回無數資財和大量人口,整個形勢上看著極其有利。但其畢竟體量太小,未能持久,要不是靠著齊國提供的數百萬元財政貸款和眾多物資支持,怕是根本無法做到兩線開戰(朝鮮戰場和烏蘇裡江戰場)。
既然齊國介入調停,那自然是樂得收場。反正,整個朝鮮地區都被打爛了,東南三道也在事實上獨立了,遼東的諸多堡寨移民點也被三國給拔除了,短期之內,秦國是無法恢複上述地區的經濟和民生,那就各自罷兵止戰吧。
秦國為了應對遼東和朝鮮兩個戰場,不得不將原先供應西北和漠北的物資停了下來,轉至東北地區,使得後者地區局勢出現反複。
漠北幾個地方蒙古部落竟然在表麵臣服秦國的情勢下,暗地裡還接觸北邊的渤海國,想借之為外援,以抗秦軍威壓。
而在科布多地區(今唐努烏梁海地區)蟄伏的清虜餘孽,也頻頻與漠北蒙古部落勾勾搭搭,蠱惑什麼滿蒙一體,利益共享。
更讓秦國憂心的是,此前局勢大好的西北地區,恐再生變動。
那個被靖西大將軍、北庭總督嶽鐘琪給趕到哈薩克草原上的準噶爾汗王噶爾丹策零在秦軍因補給線拉長且物資供應不足而停止攻勢後,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這廝憑借手中的萬餘軍隊,在極短時間裡壓製了大玉茲和中玉茲兩部的反抗,隨後派出心腹將領策淩敦多布(即大策淩敦多克)引兵四千餘,殺入葉爾羌舊地(今新疆南疆地區),先後斬殺十餘部落首領,屠回人數萬,迅速平定了當地反叛勢力,重新將該地區納入準噶爾汗國勢力範圍之內,並從南翼威脅秦軍,意圖兩路夾擊,複奪伊犁。
另外,準噶爾汗國還從葉爾羌地向烏斯藏地區滲透。據悉,噶爾丹策零派出數波信使跟雪山大和尚勾連,準備驅逐秦軍和親秦勢力,恢複佛國聖地。
麵對此番情形,嶽鐘琪數度奏報朝廷,請求給予更多的兵源和作戰物資,勿使準噶爾勢力再度複起。
這要是讓準噶爾人重奪伊犁,那麼前期所有作戰成果恐將化為烏有,整個西北局勢恐再次糜爛。
因而,當齊國提出調停朝鮮戰事後,秦國隨即也扭扭捏捏地應允下來,開始與北明展開和談。
不過,在年底時節,從漢洲本土傳來大齊皇室變故的消息後,調停便突然中止了,將幾方和談人員給晾在了當場。
需知,齊國的政局變動,不論是對秦國也好,對北明、東丹、渤海三國也罷,絕對是利益攸關,不容輕忽。
朝鮮戰場和兩江流域戰場也頓時沉寂下來,雙方都極為默契地將各自軍隊向後撤退,彼此脫離軍事接觸,以待齊國政局的明朗。
短短四個多月,先是齊國太子薨逝,接著是泰平帝重新掌權,再到確立皇太孫,新任內閣組建,最後泰平帝駕崩,太孫繼位,齊國政局保持了罕見的平穩過渡,未有任何“驚濤駭浪”。
消息傳出後,有些人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也有些人則頗為失望地搖頭歎息。
至今年四月間,齊國重新主持停戰調解,僅二十餘天,都打不下去的兩方很快達成和議,朝鮮地區仍舊恢複原狀,那個勞什子的新羅郡王棄稱號,還做他曾經的權知東南大總管,繼續奉朝鮮為國主。
秦國曾提出要東北三國將擄走的遼東移民一律放回,但遭到對方的拒絕,言及,那些百姓已經自願成為各國屬民,分了田地,蓋了屋宅,安居樂業,不思秦地。
開什麼玩笑,好不容易弄來的人口,怎麼能輕易還回去!
再說了,你們秦國億萬百姓,至於缺那點人嘛?
雖然簽訂了停戰和議,但雙方並沒有第一時間將各自軍隊撤出,而是繼續保持警戒,停駐在朝鮮境內,等待齊國軍事監督人員的到來和協調,以防某一方突然變卦,占了便宜。
按理說,甘長勝等一行軍事參謀團人員理應乘坐艦船,前往朝鮮,這可比走陸路要省時省力多了。
但這些“身驕肉貴”齊國軍官們卻偏偏選擇走陸路,慢吞吞地一路搖過去。
無他,此次經陸路北上,實為參謀旅行。
除了更為細致地測繪一路上的地理山川情況,還有就是考察沿途民生風情,掌握地方實錄,以為將來計。
隨著數百名荷槍實彈的德州鎮軍的到來,喧囂躁動的饑民立時向四處散去,不敢再行至路邊,繼續圍堵運糧車隊。但他們噬人的眼睛,渴盼的神情,讓人望之,不由心生悸動。
若沒有官府賑濟,這些饑民怕是會死很多人吧!
可問題是,朝廷的糧食怎麼還未運來?
“長官,咱們救不了多少人的。”甘長勝走到李延良身後,將挎包裡的幾塊方糖遞給他,“隻要咱們剛離開,這些罐頭和方糖肯定會被其他饑民搶走的。”
李延良從甘長勝手中接過方糖,塞到幾名瘦弱的孩童手中,看著他們將其含在嘴裡,露出驚喜莫名的表情。
“快給恩公磕頭。”旁邊的幾名婦人流著淚,伸手一摁,帶著孩童,便跪了下來,朝李延良不斷地磕頭。
看著麵前磕頭的幾個婦人,李延良歎了一口氣。
“我夫人又懷孕了。……待到年底,我又要有一個孩子了。”
李延良朝甘長勝笑了笑,然後轉身朝運糧隊走去。
“你媳婦懷了孩子,跟這些饑民有啥關係?”甘長勝嘴裡嘀咕著,扭頭看了一眼遠處的饑民,搖搖頭,快步跟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