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陳州的思量(2 / 2)

孫東晨站在教堂的窗前,透過蒙蒙的雨霧,可以看到村落裡中零散分布的西班牙風格木屋,這是多年前,西班牙人在開辟驛道時,或者為了遮風避雨,或者因為不想繼續前行留居於此,而陸續興建的居所。

如今,這裡成了人們的路途中的向往與停留。村落裡不缺少鮮美的水果和野味,可以為疲憊的旅行者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村落依山傍水,一條小河蜿蜒流經村前,青山綠水相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村子的街道狹窄而曲折,兩邊房屋的外牆都是用當地的石頭和木頭建造的。街道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雜貨鋪,都是供居民們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小店。村裡的居民絕大多數是印第安人,還有零星西班牙人,以種植稻穀、玉米、香蕉、樹薯為主是。

當然,他們最大的財富來源,是為途徑驛道的旅客提供食物和住宿,賺取難得的金銀貨幣。

這裡的居民生活方式很簡樸。有時候,村裡的居民們會聚在村口的空壩上,唱著歌謠跳著傳統的印第安舞蹈,讓人感到非常熱鬨。村裡經常也會有一些旅行者經過,他們有的會在村中逗留一段時間,交換彼此的故事和經曆。

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的建築是用石頭和木頭修建而成。教堂內部非常簡樸,隻有一座供桌和一些長椅。儘管如此,教堂仍然是村民們精神信仰和文化的中心,每個禮拜日,居民們都會穿著整潔的衣服前來教堂,會在西班牙神父的主持下參加彌撒。

孫東晨通過翻譯與教堂裡神父聊天後得知,儘管巴拿馬地峽鐵路大西洋一側也在施工,但囿於同樣的複雜地形和印第安勞工的消極怠工,進度也非常緩慢,一個多月下來,鋪設鐵軌長度還不到兩公裡,可謂龜速施工。

孫東晨對此不免搖頭歎息,看來在短期之內,想要利用巴拿馬地峽,轉運大量物資前往大西洋一側,是不太現實的。

——

4月23日,孫東晨一行人終於抵達科隆港,在此停駐休整六日後,等到了一艘美洲商社所屬的三桅帆船“富運號”,遂向其支付運費,要求將他們運至陳州。

可能是琢磨著能否在陳州尋得商機,再加上不想得罪皇室親藩,隨船的一名商社掌櫃並未拒絕他們的要求,而且僅收了一個友情價,便將一百多名乘客裝上了船,補充些許食水後,揚帆起航,駛入加勒比海。

5月16日,“富運號”抵達西屬聖多明戈島(今海地島),駛入內瓦灣內瑞安港(今多米尼加巴拉奧納港)。

瑞安港,是四年前齊英戰爭期間,為了打擊英格蘭王國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商業勢力,齊國向西班牙王國租借的一座港口,以便作為停靠和補給之用。

待戰爭結束後,西班牙人出於製衡聖多明戈島西部的法國人,便將這座港口繼續租借給齊國人,試圖將其置於西法兩國勢力之間,避免法國人繼續蠶食島嶼東部地區。

對此,齊國人自然是欣然笑納,卻之不恭。

巴哈馬群島儘管在1717年就被英格蘭宣布為王國殖民領地,但在此前的一百多年間,一直都是海盜的避難所,魚龍混雜,除了拿騷稍有正常秩序外,其他島嶼全都是法外之地,聚居了大量的人渣和惡棍,若不經過一番徹底的清洗,根本無法納入殖民政府的統治之下。

再加上整個群島並無有價值意義的物產,因而,在與齊國協商停戰條件時,直接拒絕了齊國索要牙買加島的要求,轉而“慷慨”地將巴哈馬割讓給齊國。

齊國取得巴哈馬群島後,尚未來得及對該其實施移民和開發,僅派了一名總督和十數名官員接收,一切如舊。

如此一來,在加勒比地區,瑞安港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畢竟,在戰爭期間,齊國海軍在該地修建了大量倉儲設施,還有一座小型的修船所,更有從黔州和邽山群島(今加納利群島)遷移了兩百多移民,形成了一個條件還算不錯的海上補給港。

不過,瑞安港迄今為止,尚未實現基本的自給,包括糧食、布匹、蔗糖等日常物資都需要從聖多明戈和新格拉納達總督區輸入。

去年才建立的大西洋艦隊在加勒比海地區部署了兩艘機帆戰艦,以瑞安港和拿騷港為基地,遊曳於加勒比海,以此宣示齊國海軍的存在。

“富運號”在瑞安港停留了兩日,卸下部分糧食等物資後,又繼續啟程,沿著墨西哥灣流,向紐芬蘭駛去。

經過北美東海岸水域時,便會時不時遇到英格蘭商船。它們在看到懸掛齊國旗幟的“富運號”時,表現出濃濃的敵意。

雖然,這些英格蘭商船未做出任何攻擊行為,但兩船交錯而過的時候,通過望遠鏡卻能觀察到他們的水手在船舷邊上做出各種挑釁和侮辱動作,甚至還有人脫光褲子,將白花花的屁股對著“富運號”,扭來扭去,以示羞辱。

對此,“富運號”上的齊國人覺得既可笑,又無聊。

不就是將你們英格蘭人暴揍一頓嗎?

何至於這般小心眼!

太沒品了。

作為回應,齊國水手也不管對方能否聽到,趴在船舷邊,對著英格蘭商船,用各種侮辱性的言語,不斷問候他們的女性親人。

孫東晨見此情形,置之一笑後,卻不免心中生出一絲憂慮。

英格蘭幾乎占據了大半個北美東海岸,而且前後經營了一百多年,人口也有一百多萬,可謂是根基深厚,對陳州領地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若是將來某個時候,齊英再度交惡,戰爭爆發,人家豈不是就能憑借其北美領地強大的實力,一舉覆滅我們陳州?

當年法國人據有該地時,已經殖民近百年,卻在麵對英格蘭人的攻擊時,尚且不敵,選擇主動投降,乖乖地成為英格蘭人的順民。

那我們陳州在麵對英格蘭威脅下,欲將如何應對呢?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