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午後,在潮濕悶熱的巴拿馬地峽驛道上,一支人數約一百二十餘人的隊伍排成一字長列,艱難地行進著。
整個隊伍之中僅有八輛馬車,十餘頭馬騾,載運著大量食水、罐頭等補給物資。一些生病或者遭到毒蟲蛇蟻襲擊的乘客被獲準躺在馬車上,以便能跟上隊伍行進的速度。
這條古老的驛道,已開辟了近兩百年,是西班牙通過陸路運輸秘魯金銀礦的必經之路,也是連同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交通樞紐。
這條驛道從加勒比海延伸至太平洋,總長約七十餘公裡。它橫跨熱帶雨林和沼澤,是一個氣候濕熱、植被異常豐富的地區。
站在巴拿馬地峽驛道的西側,遠眺遼闊的太平洋,白色的浪花打在珊瑚礁上,海鷗在空中盤旋,似乎在呼喚著你去探索那無儘的海洋。
而另一側則是翠綠色的熱帶雨林,茂密的植被和高聳的樹冠讓人仿佛走進了一座綠色的海洋中,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植物氣息,你甚至可以聽到蟲鳴和鳥叫。
在巴拿馬地峽驛道上行進,你會看到沿途有許多被遺棄的馬車殘垣和白森森的屍骨,仿佛見證了兩百年的曆史塵埃。車輛和人群走過崎嶇不平的驛道,從太平洋一側走向大西洋一側,仿佛渺小的螞蟻,在高山密林中穿行。
峽穀狹窄而陡峭,遠處隆起的山丘沐浴在濃密的樹林之中。一條渾身斑斕條紋的巨蟒吐著信子盤據在樹杈上,注視著前方,似乎正在尋找什麼。幾隻猴子在高高的樹枝上翻跳著,調皮地互相追逐,嬉戲著。
遠處隱隱傳來雷聲,沉悶而壓抑,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響,讓身處密林驛道上的人們害怕不已。所有人都知道,大雨即將來臨,為了避免被雨淋濕,隻能加快行進的腳步,以期尋到可躲避的驛站。
“嘚嘚嘚……”一陣輕緩的馬蹄聲響起,前麵探路的騎士小心地操縱著韁繩,緩緩奔至隊伍中間。
“孫經曆,前方有一個土著村落,可以暫時歇歇腳,避一下雨。”騎士將臉上的麵紗摘了下來,露出一張汗水淋漓的麵龐。
“這條破路,走了三四天了,除了密不透風的山穀密林,連個像樣的城鎮村落都沒一個。”陳王府經曆孫東晨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然後問道:“土著村落是個什麼情況?彆遇到一個賊窩子了!”
“土著村落大概有百八十個居民,那個叫雷克多的西班牙向導說,那裡本來就是作為一處驛站而建立的村落。瞧著他們的模樣,應該都是西班牙人馴化了的熟藩,還有一些個西洋和尚,不似巴拿馬城附近那些逃亡的土著那般凶神惡煞。”
“西班牙向導有沒有說,科隆港還有多遠的距離?”
“約莫還有三十多公裡吧。若是我們行進的速度快一點,應該兩到三天便可以抵達。”
“唉,雖然走這條驛道比坐船繞過大半個美洲大陸要節省兩個多月時間,但這條破路委實不好走,搞得路上還折了兩個匠人,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呀!”孫東晨歎了一口氣。
“……”
周圍之人聞之,皆麵露苦色,搖頭歎息。
他們這一行百餘人,乃是就藩陳州(即為英格蘭王國所割讓的紐芬蘭島及阿卡迪亞地區)的原嘉王齊惟浚的王府屬官以及從本土招募的學者和工匠。
兩年前(1728年),嘉王因太子薨逝期間有爭位之嫌,遂被泰平帝加封為陳王,勒令限期離開漢洲本土,就藩陳州。
這位新晉的陳王殿下在匆忙間,隻來得及收拾部分細軟,采買了一些日常物資,便雇傭了一艘機帆船,帶著數十位親近之人,黯然地離開了長安。
考慮到陳州偏遠,物資匱乏,以後的生活必然是極為艱難的。於是,陳王在離開前,命王府屬官在本土繼續采買各類物資和機械設備發往陳州外,還要多多招募學者、工匠、武裝護衛,作為陳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從漢洲本土前往陳州,正常的航線有兩條。
其一,是從漢洲東南出發,一路向東,經東州(今新西蘭),駛往美洲南端,穿過遂寧海峽(即麥哲倫海峽),進入大西洋,然後沿著南美東海岸向北行駛,越過加勒比海,最後直驅陳州。
另外一條航線,則是從漢洲西南出發,跨過印度洋,抵達黔州(今南非),小心駛過波濤洶湧的好望角後,貼著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北,至幾內亞灣,再借著南赤道暖流,穿過大西洋,進抵巴西,最後轉向北方,經加勒比海,駛往陳州。
兩條航線,距離相近,即使乘坐機帆船,最少也要耗時五個月,絕對是離漢洲本土最遠的海外領地,沒有之一。
為了以後更好的與本土溝通往來,陳王府前後兩批輸往陳州的人員和物資,分彆走了兩條航線,以確定最佳路線。
總的說來,東線相較而言,稍顯優勢,儘管太平洋航線較長,但從東州到遂寧海峽,直至慶國,皆為齊國勢力範圍之內,可以獲得充分的食水補給和安全保障。更難得的是,船上還能附帶大量本土工業製成品,可以兜售給慶國和葡屬巴西,然後再從上述兩國采購較為便宜的糧食、牲畜,以及蔗糖等物資,帶往陳州領地。
這麼算下來,可以分擔大部分前往陳州的運輸成本。
嗯,聽說陳州除了豐富的漁業資源,好像沒啥值錢的玩意,為長遠計,陳王府自然需要精打細算。
要知道,陳王就藩,皇室和內閣總共也就一次性撥了五十萬元的費用,作為他封藩立國的“本錢”,就算加上陳王自身曆年來的積攢以及相熟勳貴和商人讚助,擁有的發展資金也未超過一百萬元。
這對於要想白手起家,建設一個能勉強自立的藩國而言,那是捉襟見肘,不堪所用的。
兩個多月前,王府經曆孫東晨帶著一百餘招募而來的學者和工匠,搭乘兩艘運送鐵路器材的商船抵達巴拿馬,便要試著探索第三條前往陳州的線路。那就是穿過巴拿馬地峽驛道,來到大西洋一側的科隆港,然後再雇傭一艘途徑此處的商船,前往陳州。
經過航海專業人士測算,若是從漢洲本土經巴拿馬地峽,再輾轉乘船駛至陳州,可比全程坐船繞行美洲大陸,至少要節約兩個多月時間。
故而,孫東晨在出發前,便決定帶著招募的人試著走走這條線路。若是一路順遂,那麼以後陳州所招攬的移民,就可以獲得一條便捷的通道,更快地抵達陳州地界。
“以目前鐵路修建的進程,要待全線貫通,怕是兩三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