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章 終結(三)(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7326 字 9個月前

理由呢?理由是現成的啊:他不是跟康妃一起住在乾清宮麼?這就算劫持!

得保護太子免遭康妃毒手!您呐,不能再回乾清宮了,這幾天就暫住太子的東宮吧,放心,我們來保護您!

讀史至此,難抑拍案:太他媽的不要臉了,卑鄙下作到無以複加!

誰能想到太子那個爹是個短命鬼登基一個月突然暴斃?他一直由康妃撫養,一直跟她住,有什麼錯麼!群臣過來請太子去哭祭先皇,康妃一邊哭老公一邊跟兒子叮囑幾句話,這就算“阻攔”“挾持”麼?至於謀害太子,嗬嗬,她養了小家夥這麼多年,怎麼著,早不弄死晚不弄死,眼看著這半大小子要做皇帝自己馬上熬到最幸福的時刻了卻要把他弄死?她圖個啥,圖給自己和全家提個千刀萬剮的滅族大獎麼?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誰在劫持太子?

無事生非為了一己私利顛倒黑白把初中生年紀的太子半騙半哄到東宮的那幫老混帳!

這就完了麼?

沒有。

這場缺德歹毒的惡劇至此才算剛剛開始。

“太子已移駕東宮,乾清宮乃聖天子居所,臣等請娘娘千歲移駕噦鸞宮!”

前腳把太子騙到東宮,這幫“正人君子”立馬換了一副猙獰的嘴臉逼著康妃搬家!

尋常百姓搬個家,都總得提前準備好幾天,何況太子的養母、先皇寵妃這等身份,哪有說走就走的?

還真有——可憐的康妃就是如此!

宮門外站著一群衣冠禽獸不停地齊聲呐喊“臣請娘娘移宮”,裡麵是與外臣勾結的內侍(王安)領著一群小太監不住地“力驅”,剛剛死了老公又丟了兒子的康妃方寸全失,嚎啕大哭地抱著繈褓中的女兒踉蹌而逃——身邊先皇賞賜的珠寶被瓜分偷盜一空!

噦鸞宮是明代前朝失寵宮妃養老的所在,從準聖上的娘親一下子被打到淒風苦雨的養老院,康妃的心境可想而知。

能算完了麼?對不起,還是不能。

必須證明康妃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否則,做下這等缺德事,難逃罵名啊。大人們一向可都是既要做那啥又要立牌坊的!

然後,我們今天在《明史·列傳二·李康妃列傳》裡便可以白紙黑字地看到:“選侍侮慢淩虐,朕晝夜涕泣……選侍因毆前聖母,自忖有罪,每使宮人竊伺,不令朕與聖母舊侍言,有輒捕去。”

毆打太子生母,虐待太子,以至於太子晝夜涕泣?

你當讀者們都是傻子麼!

話說回來,這罪名,得死啊!

是得死。因為死人不會說話,不能為自己辯白。

果然,沒幾天,噦鸞宮失火了!

不過,康妃沒死成:她抱著女兒逃了出來。

那可不行,她必須死!

再不久,康妃試圖懸梁自儘,女兒自己跳井了。

可惜,還是沒死成,被一直同情她的宮人救下來了。

“皇八妹入井誰憐,未亡人雉經莫訴!”皇城內外人們在竊竊私語,剛剛做了皇帝,就把養母和妹妹逼死,這個天子有些嗬嗬。

一邊是氣勢洶洶滿口正義的“道德君子”朝廷重臣,另一邊是撫育自己長大的養母和天真無邪的妹妹,懵懵懂懂剛剛登基的少年天子無奈之下妥協了:“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厚養選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這個“矣”字說明了一切!既然你們口口聲聲要為朕的親生母親複仇伸冤,朕就停了養母的封號。但她總是朕的養母、更是先皇的人,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是朕的親妹妹,給她們一口飯吃,讓她們勉強活下去,總可以了吧!

於是,我們在史書中便可以看到一個極其詭異的現象:“惡毒陰狠”到無以複加竟敢毆打太子生母淩虐太子的康妃,竟受到天啟、崇禎兩任皇帝的優待,直到滿清定鼎中原,仍由清廷撥款供養到壽終,享年八十多歲,親眼見到了那群“正人君子”麵對李闖和多爾袞時的醜態,並見證了他們得到應得的下場!

至於有的史書裡還記載康妃巴結拉攏魏忠賢雲雲,那更是毫無曆史知識的混賬話,不值一駁:她是至高無上的主子,太監是主子一句話就得自己找繩子上吊的奴。大明不是東漢,豈有此理!

至此,讀者諸君不妨查查“移宮案”裡麵那幾位正人君子都是誰、再看看後來被魏公公各種手段弄死的都有誰……還會覺得被“喪儘天良”的第一權閹“殘害”的那些“忠良”們冤麼?

我不覺得。

儘信書不如無書,讀史,需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看到吊詭處,不妨掩卷而思:這幾行字是誰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對了,還有一件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開頭:崇禎上位,打發了魏忠賢。但知道結尾的人則屈指可數——崇禎自掛煤山前幾個月,總算徹底想明白自己到底是被誰坑的了!於是下令:收斂魏公公遺骨,修墳立碑祭奠。

一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