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去啊!”誠王配合地喊了出來。
“周昌可不能不去!藩王的丞相名義上是在王府裡當差,實際上還是朝廷的任命,除非趙王下直接命令,他必須服從朝廷的安排,何況,述職這個理由很冠冕堂皇。”
“那……趙王下命令了麼?”誠王有些緊張了。
“沒有。趙王還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一心隻顧著玩,周昌總是督促他讀書,心裡巴不得這個老家夥快點離開呢。”
“啊,糊塗!”誠王叫了出來。
“周昌到了長安,馬上就被呂後囚禁了起來。”
“哼,換做孤,絕不會放周侯走!”完全如孟良卿所料,聽著故事,誠王入戲了。見狀立即送上一頂高帽:“殿下天縱英明,豈是那趙王可比的。”
“後來怎樣了?先生快講。”
“呂後再傳趙王,再沒人敢攔阻,趙王便到了長安。不過,另一個人挺身而出,充當起他的保護人。”
“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對抗那個惡婦人?而且,還有誰能對抗得了她呢?”誠王好奇地問道。
“趙王的哥哥,惠帝劉盈。劉盈乃呂後所生,但他完全不像呂後那般歹毒,心存仁厚,非常愛自己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講到這裡,孟良卿貌似無意地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實則頓了頓叫誠王自己品味,然後接著講道:“惠帝知道其母一心要害趙王,便親自到霸上去接他。從此兄弟二人食同器臥同塌,一時呂後也沒有下手的機會。有一次吃飯,呂後叫人給趙王端了一杯酒,趙王正要喝,被惠帝搶過去,說:‘朕是哥哥,好酒朕當先飲!’作勢要喝,呂後急忙一把把那酒打翻掉了*……”
“那酒有毒!”誠王驚叫起來。然後喃喃道:“孤也有一個好哥哥。”
孟良卿點點頭:“可惜,好哥哥也不能時時刻刻保護趙王這個不懂事的弟弟啊。有一次說好了哥倆去打獵,天太早,趙王小孩子貪睡,跟惠帝說你先走,我馬上便跟來。結果,又足足睡了一個時辰。呂後發現寢宮裡隻有趙王自己,便叫人把早餐換了……等惠帝回來,趙王已經變成了冰冷的屍體!”
誠王沉默了,在思考著什麼。
孟良卿看著若有所思的少年,繼續又添了幾把猛火:“趙王既薨,呂後還不放過他的生母,叫人砍去戚夫人的四肢、挖掉她的眼睛、割掉她的舌頭、熏聾了她的耳朵,把她丟在茅廁裡,叫做‘人彘’,就是豬一樣的人。為了警戒惠帝不許再違背自己的意圖,拉著他去看已成為怪物的戚夫人,惠帝驚懼,精神就此失常遂廢朝政。更有甚者,為了獨攬皇權,大逆人倫,迫惠帝立其胞姐魯元公主之女張嫣為後!讓舅舅娶外甥女,殿下,這便是婦人之惡!再令張嫣假孕,陰以他人嬰兒冒其出,若陰謀得逞,大漢江山便名存實亡了啊!惠帝抑鬱而崩後,呂後乾脆直接篡了大位臨朝稱製,內誅忠臣,大封外戚還兼寵信宦官。最可惡的,更被蠻族羞辱,冒頓單於直接遣使來說,‘您是寡居,我也是孤身一人,不如咱們成婚合為一家吧*。史稱‘謾書辱後’,我大好華夏,險染胡膻!”
“哼,大膽蠻夷竟敢如此狂狷!孤在此立誓:絕不和親、絕不妥協、便是死社稷,孤也絕不會委曲求全!”誠王憤怒的雙眼像要噴出火來。
孟先生讚許地點了點頭:“殿下大勇!最後,幸虧有陳平、周勃等一乾國之棟梁儘誅諸呂力挽狂瀾,才又恢複了漢家江山。殿下,這便是內聖不修的結果:倘趙王不貪一刻之眠、不食來曆不明之物,假以時日,兄弟二人合力齊心,那大漢豈不是另一番恢弘氣象!”
說到這裡,孟良卿知道火候已足,咕咚跪下:“故臣有諫,願殿下親賢臣,遠小人,戒貪色,摒佞豎。勤修內聖,為萬歲國之藩籬,方乃我大明之福、兆億黎民之幸!”言畢,目光灼灼地看向誠王。
孟家兄弟倆的目的完全達到了!誠王對自己的長史長長一揖,動容道:“先生快快請起,先生教導,孤不敢稍忘!有先生時刻教誨,真孤之大幸也!”
借著祭祖的名頭與族弟商量好一切,首輔孟良臣表麵上不動聲色,實則全神關注著皇宮大內的動靜,待聽到聖上病勢垂重,張爍要去獻藥,老狐狸立馬借口吏部有要事直接溜了,丟下李玉廷臨時主持內閣——若是聖上就此康複,自己不損分毫;若是真鬨出什麼風波……哼哼,你李大人去扛雷罷!
*本篇知識點
*餓死事小。見程頤《河南程氏遺書》。
或問:“孀婦於理,似不可取(娶),如何?”
伊川先生(程頤)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
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
曰:“隻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打翻酒杯的典故。其實是呂後害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肥(這名字起的好吧)的事,不過劉肥很聰明,被惠帝所救後立刻向呂後送出一大塊自己的封地,從而逃過一劫。
*謾書辱後。冒頓單於其實並不是故意侮辱呂雉。白登之圍時高祖為了脫困曾與之結為兄弟,對老流氓劉邦來說,隻要能逃得性命,莫說結義,認個爹都不在話下(從前為了能跑快點,三番五次把親生兒女踹下車);但少數民族同胞實心眼,草原上有哥哥死了弟弟娶其嫂的習俗(為了保護家產不落入外人之手。不過我們漢民族便聰明多了,遇到這種事,大多要麼是像聖人朱熹那般逼著嫂子/弟媳改嫁淨身出戶、要麼乾脆想辦法把孤兒寡母賣掉。當然,最好是偷偷弄死,那樣才叫一勞永逸——多一份家產就可以叫自己的娃多念幾天聖賢書,以後魚躍龍門就能號稱詩禮傳家啦),冒頓也不是真想娶早已滿臉褶子的呂雉,更多的是一種禮節而已,代表他心裡真的認老流氓當親哥哥。呂後一開始不明白,覺得這個蠻子是覬覦大漢江山想把使節砍了與其決一死戰,後來有明白人跟她說是誤會,當年您家老流氓都差點被這貨砍死,而且您自己也早把韓信英布彭越那幫能打的家夥全哢嚓了真心打不贏人家,還得繼續糊弄。呂雉遂厚賜來使,給冒頓寫信說自己年老色衰牙都掉光了草原上沒地方烤瓷牙,打發幾個宮女冒充宗室送過去和親,這事就過去了。
孟良卿是為了叫誠王疏遠內宮,故意如此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