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失蹤(1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417 字 7個月前

第28章 失蹤

牛士群等調集陝西各府衛兵馬向西安府彙集的同時,前後派出兩批快馬,假道慶陽府向榆林衛送去省府的憤怒與命令。

當然,朝廷那裡也必須有個交代,於是在馳奏京師奏章的第一段,先給聖天子喂上一顆定心丸:本屬潰賊,僥幸偷襲得手,已調大兵征剿,不日即可奏凱。奏折的中間段落有理有據地相互證明,其實大家早都不約而同地看出有的官員“暮氣日甚”,隻是因為“念其老邁”,一時不忍參奏,終於釀此大禍,不勝惶恐——好吧,丟個府城不僅不是因為管理無方,甚至連“失察”都不算:大家明明都看出來了嘛,怎能說失察呢?唉,都是因為心太軟惹的禍——尊老愛幼心太軟是聖賢們一再強調的優點啊,可不能算多大罪過吧?文末,三位大員痛心疾首地表示,有愧朝廷期望,萬死難辭其罪。不過,區區潰匪流賊,跳梁醜類爾,終究是癬疥之患,聖天子德牧九州,皇天眷佑,滅此朝食易如反掌觀紋。不日奏凱,請聖天子靜候佳音!

延安府的關盛雲這裡,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自己的“起事”,最早就是單純的為義父盧勇報仇,然後便身不由己,本來存了哪裡死哪裡算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聽天由命,沒想到反而逐漸成了氣候。事到如今,關盛雲必須認真考慮未來了:為自己,也要為跟隨自己的幾千弟兄。

羅師爺的規劃是南下。

原因有二。其一,陝西太窮了。拉隊伍固然容易,可要養幾千上萬張嘴,絕不是個好所在。割據一方且耕且戰純屬做夢:這地方要是能自給自足,何至於連朝廷的堂堂邊軍都要靠京師轉送漕運的鹽米才能勉強不被餓死?不就是因為沒得吃,自己才能聚攏這一大幫人的麼?

其二,幾位核心將領心裡都明白,要是真有田種,這些人轉眼間便會附者星散,自己立刻被打回原形變成光杆司令——然後被抓起來千刀萬剮!

所以羅師爺堅決地主張南下,去湖廣。“湖廣熟,天下足”麼。而且,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所在,一開口便會被識破,脫眾離開就是死路一條,如此才能攏住眾人。眾將再次一致擁護羅師爺的高瞻遠矚。

南下的方針定下來,怎麼走,便成了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大部隊長途行軍要嚴重依賴水路。

首先,人體要隨時補充水分:兩三天不吃飯問題不算太大,但絕了飲水,任何部隊都會崩潰。有一種說法,秦滅六國,勝利的法寶之一竟是鍋盔,也就是乾麵餅——保質期長,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隻要附近有河流,部隊便可以持久保持戰鬥力。其次,河流更是免費的運力,可以承載比任何牛馬都繁重得多的運輸任務,而且,舟筏不用像民夫一樣吃飯,水流也永遠不像騾馬那樣需要休息。

基於此,關盛雲有兩個方向上的選擇。一個是南進到甘泉,然後順洛水而下。走這條路的好處是洛水相對平緩,運輸難度係數小、不利之處在於直插陝省腹心,威脅西安府——大家絕沒有機會去跟布政使等大員說明:俺們隻是路過,其實是要去禍害湖廣……當然,說了他們也不會信。所以,這一路沿途勢必會遭遇到整個陝西都司府的重重圍堵全力阻擊;另一個選擇是順延水東進,然後貼著黃河南下。這一段是黃河“幾”字形河道的東側,幾乎筆直的自北向南。不過困難是顯而易見的:黃河天險,水湍浪急,運輸方麵困難增加的不是一星半點、當然好處也不小。山陝兩省交界,軍事壓力肯定會輕很多。兩省都會謹慎的戒備,不會真玩命死磕:打仗麼,最好到對方地盤去!無論是邊軍出身的關盛雲還是朝廷命官出身的羅詠昊都很清楚這一點。

究竟該走那條路,關盛雲不知道,羅詠昊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然而有一點是必須的:先打下延長,解決後顧之憂。羅師爺對倔老頭於勝良的為人平時即頗有耳聞,常文平也證實了這一點,如果不徹底解決掉這個威脅,滿腦子一根筋忠君報國的於老爺子一定會在背後不停的製造麻煩,大軍將不勝其煩。

常文平已經跟羅師爺說好了,堅決不能“從賊”,羅詠昊也不可能強逼著非讓朋友搭上一家老小百多口性命。倆人商量出來的計劃是,常文平暫且深居簡出的貓著,等待適當的時機,也就是關盛雲率眾離開時,回去“光複”安塞縣,捎帶腳再把閆文龍莫翰韜幾位從大牢裡“救出來”。如此大功,不僅能保住常知縣的性命,估計官職還可能會升上一升——閆文龍等幾顆腦袋,關盛雲也沒多大用,沒什麼深仇大恨,並不是非砍不可,不如給師爺的朋友賣個人情,也能留條後路。這步棋,關、羅二位走得極好,很久以後獲得了很大回報。當然,這也是後話。

決定了先打下延長,關盛雲便讓輔兵隊漫山遍野的去砍樹造舟筏——根據斥候回報,延長縣的城牆殘破得很。不過,再破的土牆也是障礙,此時的關盛雲還真狠不下心來讓已經飽受蹂躪的延安府百姓去做攻城炮灰。話說回來,順著延水突破,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攻擊難度,也能為下一步傍著水路長途行軍積累些經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