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四章京師
劉子奇風雨兼程,披星戴月地一路趕到京師.然而,足足等了半個多月,還是沒見到聖天子。
因為聖天子病倒了。
五月初六那場大爆炸發生時,聖天子反應很快,第一個從殿裡跑出來,跟出來的隻有一個內侍小順子。小順子本能地張開雙臂遮護著聖天子。又是一聲大震,殿頂上崩飛出的一塊琉璃瓦直接插進小順子的額角,這位忠心耿耿的小內侍就死在聖天子眼前,腦漿鮮血濺了聖天子滿頭滿臉。情急之下,聖天子再次奔回殿中,躲在一張桌子底下,直到被趕來救駕的李世忠發現。
這場大震好歹來的快,去的也快,不過引發的朝廷裡的震蕩卻經久不息。朝臣們有的傷,有的死,然而活下來的則借題發揮繼續變本加厲地鬥。給聖天子打擊最大的,還是目前為止唯一的皇子朱慈炅的夭折。聖天子身體一直不是很壯實,連番刺激之下,終於病倒,已兩個多月沒臨朝了。
北路盧光宇被張賊殺得大敗的消息也傳回了京師。孫傑的追擊已經被叫停了,至於張賊下一步的行止誰也不知道,但大家心裡都知道的是這次功虧一簣,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張賊還得繼續禍害地方。
朝廷裡更亂了。聖天子不臨朝不代表百官會消停,恰恰相反,因為沒有了裁判員,各路選手索性全數下場大打出手,哦,好吧,用嘴打。一個個口沫橫飛比著慷慨激昂,比著大義凜然。不過這幫人從小接受的畢竟是同一種教育,思維模式一般無二,吵架的方式千篇一律如出一轍,都是老生常談了:先是一番痛心疾首做開場白,繼而駢四駢六一通八竿子打不著的雲山霧罩,然後生搬硬套個大道理,接著不管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各人提出一堆宏大戰略,再然後無一例外地把其他所有跟自己主張不一致者歸結為“小人”:行政管理方式的分歧必須永遠上升到“正邪不兩立”層麵的高度,最後,所有爭論則必然殊途同歸地變成相互指責對方的私德有虧——嗯,丫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的壞蛋,壞蛋能出好主意嗎!
這邏輯,完美得簡直無懈可擊。
為了表示自己大公無私,第一個推薦盧光宇的給事中高世揚,同樣第一個上奏,參盧光宇“貪功冒進,乃至為賊所乘”。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分明是給盧將軍開脫呢:能力是絕對沒問題的,人要是沒能力,怎麼敢“貪功”呢,對吧?既然是貪“功”,那忠誠便不在話下!這就是先定性了。下一個“乃至”,是總結失敗原因,失敗是成功之母嘛,下回注意點就好了。高大人給盧光宇開脫,便是給自己開脫——無論人品還是能力,推薦的都沒錯,之所以平逆不利,就是盧將軍一個不小心而已。至於死去的士兵損失的裝備以及未來必然會遭受張虎荼毒的百姓……嗬嗬,根本沒人提這回事。
工部負責營造,每年要花出去大把的銀子,修大人的同年好友門生故舊更是一大堆,這時候不幫忙要你何用?內閣那幾位跟修大人都沒啥私仇,否則也不會一致同意讓修大人領軍,誰會死咬兢兢業業的老大人不放?所以,最終的結果是修大人在家調理身體、盧光宇暫時收監、安公公買了宅子繼續在宮裡給聖上掃地。
喬南星還是跟孫傑過不去。首先,你和張賊對峙了大半年無獲寸土之功,這是事實吧?突然間來了幫蠻夷土兵,就一鼓破城了?嗬嗬,難道……這麼蹊蹺的事不值得懷疑嗎?本大人聽坊間傳聞,那孫帥聽到北路修大人盧將軍對賊人形成泰山壓頂之勢時大驚失色,於是立即開展了進攻!然後一日之內便連克南津關和保寧府——死傷竟不滿百(馬千乘的土兵此時不在朝廷兵部的名單裡,死了殘了都活該,朝廷一概不承認)!你這麼厲害,早乾嘛去了?這裡麵要是沒有什麼貓膩才是咄咄怪事!既然這麼能打,卻又怎麼被那張賊跑了呢?追了那麼多天也沒追上,這事有點怪啊。話說,張賊那些財寶現在都在哪裡啊?其中會不會有些什麼玄機?本大人不是說你通賊哈,但你孫帥就能保證手下人都百分百靠得住麼?退一萬步說,這一耗大半年,是不是養寇自重,孫帥需要好好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