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章試卷
張虎把陝西行都司折騰了個底兒朝天,除了有限的幾座堅城衛所,再沒啥可搶的了,於是率領十萬烏合之眾再次折向東南,又跑回甘州中護衛(蘭州)暫時盤踞下來做下一步的規劃。
張虎、方戈和牛有田都對富饒的川省念茲在茲,但被孫傑,尤其是馬千乘揍怕了,怕到骨子裡。雖說孫傑正在跟奢安兩家打得不可開交,可誰也說不好這家夥會不會突然轉身再把一肚子邪火發泄到自己頭上,一時半會真不敢回去。再說了,要回四川,還得從洮州衛過——除非瘋了,誰還想再去招惹閆民望那個蠻子?張虎幾個都是邊軍出身,論砍人,手底下都有幾條十幾條人命,可……閆蠻子那幫人的那種打法,也不是現在的自己這幫人能扛得住的,所以,四川還是先彆惦記了。
那便隻剩下兩條路,往北,還是往東。北麵是張虎的老巢:寧夏衛。那裡跟陝西行都司有一點點類似,遍地堡壘,窮得要命。但也有區彆:雖然以前的老大曹雄被充軍了,可仇鉞還在啊!那老頭兒,不僅是張虎的恩人,還真能打——張虎心裡太清楚了,寧夏諸衛可不是陝西行都司,寧安堡、金積堡、吳忠堡、靈州所……經過安化王那出兒鬨劇,朝廷大肆整頓過,每一個地方的守軍都是窮橫窮橫的,現在的自己,在他們眼裡就是送上門的肥羊,打贏了除了賠上一些人命啥也賺不到、任何一場小戰鬥打輸了就得被狠狠放一把血!
故而隻能向東了。
向東倒是有三條路:北路、中路、南路。北路窮,關盛雲掃蕩過的地方剩不下什麼油水、中路強,鳳翔府、寶雞、郿縣、西安府、臨潼……這一路官軍重兵雲集,每一步都會遇到堅城血戰、那就走南路吧:沿鞏昌府徑直插入漢中府,然後到時候再看看,能不能有機會進入同樣富饒的湖廣。
張虎之所以急著離開做大的動力就是因為窮。陝省西北的土地太貧瘠,很多地方要靠朝廷輸血才能生存。雖說每拿下一個寨堡都能擄到不少糧,可同時也會增添好多張吃糧的嘴!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能當戰兵的婦孺老弱,那你也得養著他們啊!一方麵每個被拉進戰兵營的家夥身後往往都會拖帶上一大家子廢物、另一方麵,這些人跟著,至少也能壯個聲勢,萬一遇到勁敵打不過,實在不濟還可以扔下他們把追兵拖住呢。這幫家夥以前散在各寨子裡刨野菜啃樹皮都能勉強吊上一口氣,現在紮了這麼大一堆,在哪裡停上一陣子,三五天周圍就被刨成白地,再以後便要消耗寶貴的糧食……也就是說,每拿下一個地方都會發一筆小財,前麵幾天都是賺的,但一旦停留時間久一點,就要開始吃張大帥的老本。
所以張虎不能停。
擄掠的地方多了,張虎發明了一個很好用的辦法:提前讓斥候踩好點,突然出動精兵把那地方一圍就開搶。先殺幾個倒黴鬼立威鎮住鄉民,然後挑出來精壯直接拉去做戰兵或輔兵,搶完東西放一把大火把一切燒得乾乾淨淨——剩下的人麼,你便隻能跟著張大帥的老營走啦,否則就得活活餓死!張虎還發現了一個特彆有意思的事:到了新地方,搶得最凶,下手最狠的,竟往往是那些前不久的受害者!其中的道理,張虎略略琢磨了一下便悟了出來:弱者隻會通過向比自己更弱小的群體施暴才能取得心理上的發泄與平衡!我受了害,又惹不起加害我的人,那便誰也彆好過,讓你們也嘗嘗受害的滋味!
這等情形,當然是張大帥最高興見到的:那些向弱小無情地揮舞屠刀的曾經的“受害者”們,在罪惡的泥沼裡越陷越深,終於再也無法自拔——有過好幾次,向鞏昌府開進的路上,在金縣(今榆中)和清水堡,先頭部隊都遭遇到了尚可稱為頑強的抵抗,這些人死了一地。張大帥會心疼麼?嗬嗬,才怪!恰恰相反,張大帥很開心:他們並不是從四川帶出來的那些“自己人”,死便死了唄……哦,不止如此,他們留在老營裡的家屬,年輕的女眷馬上被分掉,其他,則毫不留情地被踢出去自生自滅,免得白白糟蹋寶貴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