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章 首戰(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592 字 10個月前

這番話把朱燮元說得老淚縱橫,兩行熱淚湧出朱大人的雙眼:“虎父無犬子!英雄自古出少年!天佑大明,這是天佑大明啊!”

奢崇明的部眾雖多但都是山民,驍勇有餘,裝備訓練則是弱項,打那些差不多成了廢柴的衛所軍自是不在話下,堂堂之戰怎麼可能敵得過大明帝國的王牌?孫傑一個衝鋒便拿下了新都,把虎賁營留下守城,叫副將沈成鋼率領主力駐紮在成都府和新都中間隨時兩地策應,命令上官飛的馬隊負責保證三地官道暢通,隨即自帶親衛長捷營入城安撫人心。

不甘心的奢崇明派部將劉養鯤去奪回新都,半路上就被磐石營的石井生打了埋伏铩羽而歸。連續的兩場敗績叫他明白了這支明軍跟以前遇到的完全不一樣,於是暫時絕了打援的念頭,一心一意跟成都死磕。

可惜奢大王以前的攻堅戰經曆隻局限於攻打其他土司的寨子,於是一板一眼地開始在城外堆土山——按照以往的經驗,隻要堆得比寨牆高,不僅能看到寨內防守虛實,土炮居高臨下轟擊雖傷不得幾個人,卻往往能給守軍士氣帶來巨大的打擊。朱燮元見幾十丈外每天都要高出來一截的大土堆不由得有些慌,想叫守軍放炮轟擊,被孫傑哈哈笑著阻止了:“老大人,咱的大炮和炮彈都有限,準頭也不好說,得留著對付賊人的塔樓撞車。敢叫老大人寬心,再等兩日,待奢賊再堆高些,這等伎倆末將半日便可破得。”

“弓箭夠不到,床子弩沒大用,不放炮,孫帥是想趁夜逆襲麼?孫帥,咱們可就眼前這點兵啊!”看來憂心忡忡的朱大人多少還能稱得上知兵。

“老大人放心,不需要逆襲的。末將心裡有數。”孫傑笑嘻嘻地回答。回了帥帳,叫人把沈成鋼找了來,二人說了些什麼,隨後沈副將又離城回了駐地。

眼看土堆已堪堪與城牆持平,孫傑叫來了親兵千總盛得功,寫了手令吩咐幾句,盛得功領命便去找沈成鋼,隨即孫傑把朱燮元請上城頭觀戰。見狀朱燮元以為孫傑要把主力調過來突襲,於是開口問道:“孫帥,沈副將離咱們多遠?”

這句話把孫傑問糊塗了:“回老大人,老沈一直在府城二十裡外紮營啊?沒有末將的命令他不會移營的。”

“那……行軍二十裡後立刻投入戰鬥,將士們體力會不會不濟啊?”

“回老大人。肯定會。這種事可沒人能做到。行軍不能披甲,否則一身幾十斤鐵走上二十裡,不用打,人也累癱了。”孫傑隨即將目光投向城外,口裡繼續畢恭畢敬地給朱燮元做科普,“行軍時,鎧甲武器都要放在輔兵們推的大車上,臨敵十裡左右,哦,還要看地形,若是易走又寬闊的官道,對手又是奢賊這般無甲或輕便的藤牌兵還要遠些,十二三裡吧、若是坑坑窪窪難以疾進的野地可以更近些,譬如五六裡,全軍止步披甲備戰。這當口還可以略略休息下恢複些體力。所以偵察軍情的探馬很重要,不止要觀察敵情,更要留意道路情況,山丘、水澤、橋梁、通行能力什麼的都要算計好。險要處務必要仔細搜索周圍以防敵人設伏……這些斥候可是軍中精銳,以發現敵情為要,一級一級將軍情傳遞回來,最前麵的把自己藏好就是了,不用參戰,戰後便可領到一級斬首功……”講到這裡突然明白過來,轉頭對朱燮元一笑,“老大人莫不是以為末將要將老沈調上來,然後末將再開門突襲策應?哈哈哈,不用的。”

正說著話,遠處傳來一陣轟鳴,隻見一道白線向成都府飛速逼來——幾日前沈成鋼已按照孫傑的命令,派出輔兵隊官蘇迎輝把都江堰掘了個七七八八,今日接到命令,點燃了幾處埋設的火藥,洪流奔湧而下,不到一個時辰,奢崇明辛苦堆了多日的土山便被衝成一片泥沼。

看著在泥水中掙紮的彝兵,朱燮元開始是心頭一陣狂喜,隨即又轉喜為憂:“孫帥這招水攻確是大妙!隻是……隻是可惜了城外百姓們的農田了……唉,沒辦法,事難兩全,也隻得如此了。待老夫回頭上奏,來年免些田賦就是了。”

孫傑一抱拳:“老大人一心為民,末將感佩。”隨即又笑了笑,話鋒一轉,“請老大人放心,末將有分寸,農田沒事的。”

果然,水來得快,退得也快——為了不造成大規模水患,蘇迎輝按照孫傑事先的命令隻放了半日水,複又將掘口填上。驚喜交加的朱燮元不由得再次對眼前的年輕將領刮目相視。

奢崇明被氣得半死,費了那麼多天的力氣,守軍沒出城一兵一卒,短短一個多時辰便灰飛煙滅,雖說水退得快沒淹死幾個人,但看著周圍從頭到腳全身泥湯土猴般的手下,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傳令,全軍攻城!”

嗯,看不見城裡啥樣子那便強攻吧,反正有的是人,拚人命也要把成都府拿下來——到時候手裡扣著明皇親藩,總可以跟漢人們好好談談了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