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元一驚:“啊?奢賊如此狠毒,國棟可有把握?”
孫傑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氣,縱聲笑道:“大人放心,小子不才,區區苗賊卻不在小子眼裡!‘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任他何物來,小子麾下幾千虎狼都在等著一路殺過去呢!”
本篇知識點:
*“小子”,是古代門人子弟在師長麵前對自己的謙稱,這種自稱多用於非常親昵的人之間,使用者也不是讀書人——讀書人,哪怕連秀才都沒考上,都會用“學生”做自稱,以特意強調身份。
“小可”、“小生”:陌生人之間,讀書人用,雙方關係平等(明清白話文裡書生泡美眉用得最多)。
“不才”:帶一點自傲,文武都能用。
“小人”:地位低下者用。有時為了強調服從性和無比的尊敬,下級對上官時也偶有用到,但那就有點完全不顧臉麵賣身投靠的意思了。
“家”:對他人稱呼年紀輩分比自己大的親戚——家嚴(爹)、家慈(娘)、家兄(哥哥)……
“舍”:對他人稱呼年紀輩分比自己小的親戚——舍弟、舍侄……
“愚”:雙方地位平等且關係很近時用——“愚兄”、“愚見”。
“拙”:稱呼自己的東西——“拙荊”(太太,古代“產權”歸丈夫)、“拙文”(嘿嘿,您看的這一篇就叫這)、拙作(從第一章到這篇的統稱^_^)。
“敝”:簡陋,多稱物——敝處(家)、敝姓、敝校、敝司。
“鄙”:道德低下,多用於跟人有關——鄙人、鄙見。
“下官”、“末將”:官場文武下對上,但往往不是直屬關係,隱隱有一些不卑不亢的含義。
“卑職”:官場下對上,強調謙卑性。
“職”:官場下對直屬上級,強調公對公關係。
“仆”:官樣文章,關係不太近的人掉書袋時用。
哎媽呀,太多了,寫不過來鳥……
昨天沒更,補個笑話吧。
知府、知州、知縣三位聊天,說到自己家的娃。
知府:“犬子太不成器了,《四書》還沒讀通。”
知州:“府尊大人可彆這麼說,下官見過貴公子,人中龍鳳呢!小犬才不像話,成天胡鬨。X大人(對知縣說),您家裡幾位公子?”
知縣想:四品知府大人稱自己兒子叫犬子、五品知州大人叫了小犬,我一個七品小官咋說?幼犬?沒這麼說的啊!情急之下脫口而出:“回大人,卑職家裡養了兩隻小王八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