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章 友誼(1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4625 字 10個月前

二百二十章友誼

畢節已被孫傑狠狠地襲擊過一次,然而因為張鶴鳴的緣故,未竟全功匆匆而返,給了安邦彥卷土重來的機會,此刻又重新被水西聯軍占了。安部主力大多聚在此處,數量足有六七萬人之多。赤水衛的情形也差不多,羅乾象退兵後,奢崇明又收攏殘部,修了牆挖了溝還新建了不少堡壘,並與安邦彥形成背靠背相互聲援之勢。

張鶴鳴雖領了總督川黔的官職,卻依然待在成都府並未出城一步,同時,不動聲色地加緊了對孫傑的約束。張大人心裡有數:有了孫傑與羅乾象合擊奢安二逆的那場大捷,哦不對,是兩場大捷!朝廷那裡肯定能交代得過去了。現下奢崇明對永寧的威脅既然解除了大半,見好就該收——否則,兵戰凶危,萬一為賊所趁,張大人可就虧大了!

張鶴鳴之所以如此,除了其個性使然,還有大明底層係統架構設置上的原因。無論經略、總製、督師還是總督的官銜,聽起來威風八麵,其實都是臨時性差遣。張鶴鳴的本職是四川巡撫,而貴州本身也有巡撫,現在是王爾善。將來若是徹底蕩平了奢安二逆,張大人總督兩省軍務的差遣便要交回朝廷,其本人要麼回京另行安排工作崗位,要麼還是繼續撫川;而貴州,還是黔撫說了算,跟張大人毛關係都沒有!

看明白這層利害關係,便不難決定應對之道:掛了總督名頭,隻要確保本省無事便能及格交差、至於貴州那邊,發幾道公文,叫黔撫“不可貪功冒進”,“亦須攘臂憤愾”,再加上幾句“全力兜剿”、“上報天恩下澤庶黎”就是了。打贏了自然是總督大人指揮有方,打輸了活該你自己倒黴——本督明明早已提醒過你了,奈何你偏偏不聽,怪我咯?

所以孫傑現在連“打獵”都很難了。以張大人的格局當然不可能明說不可以,相反,老大人還會時不時寫一首詩送給孫帥,讚賞一番他送的虎豹皮什麼的。你若帶百十名親衛進山,老大人肯定不聞不問,但休想再帶整營的人馬出去!期間奢崇明安邦彥也不時會派出小部隊滋擾一下川省,偷個哨所截個糧隊什麼的。開始張鶴鳴有些怕,以為大股賊人又要卷土重來,於是緊急忙慌地叫孫傑整軍迎戰。孫傑通過遇襲的時間、地點、損失等便知對方是小部隊騷擾,但也抱著一線希望幻想著在大山裡能瞎貓撞死耗子般堵到賊人主力來一場決戰,可空跑了幾趟一無所獲。等張大人看明白了賊人隻是滋擾,便又不許孫傑率大軍出動了,孫部主力都被按在成都府附近。孫傑不是傻子,不可能跟張鶴鳴撕破臉自己單乾,朱燮元偶爾也會托人帶封私信,話裡話外都是諄諄告誡,孫傑也隻能壓住性子老實待著。實在挨不住了,就帶上盛得功史二雷幾個進山打打伏擊,或多或少也能有些斬首。前麵提到過的那場喂了三天蚊子的伏擊戰即是一例。

王爾善在大方安安穩穩地駐紮下來。現在形式一片大好:安邦彥和奢崇明被死死壓製在貴州東北一隅,蜷縮在隻有巴掌大的畢節衛、赤水衛和普世所一帶的彈丸之地。從輿圖上看,黔省八成以上的地方已被官軍“克複”——當然,最重要的一點被大家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中很多地方的土司頭人,要麼本身現在還帶著族人精壯跟安邦彥在一起,即便是那些返回本地“幡然悔悟”的,也未必真的跟朝廷一條心!

這些煞風景的事情朝廷當然不會在意,無論是聖天子還是朝中百官,看著川黔總督標注好的輿圖與平賊方略都很滿意:川省為砧,黔軍為錘,雷霆一擊,二逆豈非螳臂當車,安得不為齏粉乎?

張鶴鳴大人的如意算盤打得精:你王爾善跟安逆奢逆去拚吧,反正川省官軍“不動如山”。你若是大敗二逆,叫孫傑去掃蕩殘賊當然易如反掌,這都得歸功於本督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你要是被賊人打敗麼……嗬嗬,如此妙計竟毀在你這不中用的家夥手裡,對不起,這個鍋,老夫不背!

王爾善當然想乘勝追剿,畢大功於一役。然而,怎麼可能?

並肩“禦敵”的“摯友”黃雲清死在亂軍之中,張芳當然有些難過,不過也沒難過多久,張大帥抬頭看看遠處的青山又轉悲為喜了——沒人跟自己搶,那些山頭可就全姓張了啊!然而這股高興勁也沒持續多長時間,因為王撫尊的命令下來了:叫張大帥領軍長途奔襲奢賊盤踞的赤水衛!

開什麼玩笑!

那奢賊多厲害,是一般人麼?說遠的,重慶校場殺官造反,然後一路勢如破竹打到成都府,連蜀王千歲都差點落入其手、再說近的,養龍坑一戰,永寧軍可把張大帥的虎狼之師打得怕到骨頭縫裡——其實先趕到戰場的是水西軍,但奢崇明是領軍主帥啊!再說了,張大帥也沒等到賊人上前就一馬當先逃了,所以這筆帳被他記載了奢崇明頭上。主動去招惹以彪悍著稱的奢賊,這不是讓張大帥自己去找死嗎?不去,打死也不能去!

不過你借張芳十個膽子他也不敢直接跟王大人說不去,他需要找個好幫手一起聯手給王撫尊來個陽奉陰違。幸好,張大帥結識了一個新朋友:解忠仁。

有道是不打不相識。解副帥把安效良引到雄所則溪,捎帶腳叫出兵忘了看黃曆的張芳沒來由地挨了一頓胖揍,照理說這二位本該決然成不了朋友。但王爾善偏偏也下了命令讓解忠仁去打畢節!這下好了,同病相憐進而惺惺相惜,軍議上二位大帥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希求尋找友誼的火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