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魯熱嘗試過創作其他詩作、劇作,但無一例外全部投稿失敗,按照流傳下來的手稿,確實水平普通。故此,魯熱直到死前,彆說享受馬賽曲的榮耀了,甚至還因為欠債東躲西藏。
一個創作者,瞧見另一個創造過奇跡的創作者是這個待遇,內心是一定會有觸動的。
“這樣,一支不朽名曲的極不出名的作者,終於長眠在令他感到失望的祖國的榮譽墓地——作為獨一無二的一
夜詩人。”
看到結束,蕭威安內心長出了一口氣。
結局是魯熱死亡很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馬賽曲已是法蘭西國歌了。戰場和街道上再度響起了這首歌,為激勵前方戰士,高層才想起了創作者,那小小的上尉。給他遷墳,葬入榮軍院。
“天才!我就說,我看完開頭就想喝香檳慶祝,一點問題也沒有。”迪博開心了。
這篇文章,比起大熊貓,絲毫不遜色!
“幾年沒有寫文,一出來就創作這麼精彩的文章,等等,後麵是什麼?”
在迪博開心之餘,卻發現用Microsoft?Office打開的文件,後麵還有內容。
《新的長城》
“一篇新的文章?事件背景是華夏民國時期?”
迪博才發現,顧陸居然寫了兩篇。
看下去,文章一開始是難民逃到了魔都,但在黃浦江上是瞧見的霓虹海軍陸戰隊在軍艦上出操的景象。
文字風格和剛才迪博看完的“一夜天才”非常的像。在絕大多數時刻都是克製的,但偶爾的文字就非常刺眼,比如前麵貴族們站前動員,以及農民們的反應。
[這是華夏人從東三省開出的最後一列火車,滿是傷兵和難民(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原來華夏的國歌是這樣出現的——”迪博看完了另一篇,雖然並沒和之前一樣跟唱,但也深深震撼於《義勇軍進行曲》的意義和震撼。
“在危險的時刻,用歌聲帶給所有人的力量。田漢和聶耳兩位先生,和魯熱一樣,是愛國的天才。”
迪博才知道,華夏的國歌居然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部電影的主題曲。而這部電影《風雲兒女》的拍攝就是為了抗日救亡,所以內容是戰鬥的抗爭的。而田漢和聶耳在上個世紀現實中的所見所聞——神州破碎!霓虹好像一條蟲,一點一點蠶食著旁邊的桑葉。因此當知道要為風雲兒女寫主題曲時,就根據所見所聞,以及自身的抗爭精神,寫出了這首歌。
剛開始的畫麵是電影畫麵,《新的長城》同時描寫了電影內容,和現實國家境況,兩者的交叉重合,再創作出來了這首歌,電影裡和現實中華夏民族發出最後的吼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迪博看著這兩句歌詞,從文章描寫,再到他自己所了解到的華夏近代史……歌詞不是誇張,而是寫實描寫。
“難怪我們法蘭西和華夏友誼常駐,我們經曆過同樣的事。國家都是經曆過大革M才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中間。馬賽曲和義勇軍進行曲,都是不朽的名曲!”雖然迪博還是更喜歡馬賽曲,他永遠為藍白紅旗自豪。但是他也願意承認另一首曲子的經典。
迪博嘀咕的話語剛落,電話就響起了。不是辦公室的座機,而是他的私人電話。
來電人——蕭威安。
蕭威安打電話來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新的長城》要不要一起翻譯。
迪博先道歉,畢竟說好的一篇文章變成了兩篇。
“不用感到抱歉,兩篇都是精彩的文章。”蕭威安說,“華夏有兩座長城,一座是現在可以攀登的長城,我還去過八達嶺長城。一座是在每個華夏人心中,高不可攀的血肉長城。作者在寫第二篇時感情更投入,因此銜接的用詞比第一篇要差些,不過充沛的感情足以掩蓋一切。”
說完開頭,蕭威安才說起這通電話打來的主要原因,“這種文章我可以翻譯,但我建議是找一位有法文功底的華夏人進行翻譯。”
義勇軍進行曲和馬賽曲交流會,必須組織這樣一個會議,否則這兩篇文不就白來了嗎?迪博腦中已經開始思考。
他道:“先生,你是專業的,我們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
那沒問題了,蕭威安和迪博沒寒暄就掛斷電話,因為對兩人來說,現在都是工作時間沒必要閒聊。
剛掛,迪博就和趙主任開始通電話。效率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