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倉機製(1 / 2)

“大倉機製。”高東紅沒聽明白。

“哦哦哦。”朱誌遠道:“這是一些網上論壇裡麵的口水話,不過中心意思差不多,說白了,就是囤貨。”

“囤貨?”柳眉問:“這怕不行吧,過年可以提前囤點貨防漲價,但這是國家的進口,那量太大了啊,怎麼囤得下來。”

“可以的。”朱誌遠道:“以大豆來說,我們一年的進口,是八千萬噸,我們當然不可能一次囤八千萬噸,但沒那個必要啊,其實我們隻要囤一兩千萬噸,那就可以了。”

高東紅到底是常務副,主抓經濟的,他立刻就明白了:“你是說,大豆漲價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拋,那他們就漲不起來?”

“對。”朱誌遠點頭:“但凡敢漲一分錢,我都不買,他就毫無辦法。”

“不對吧。”柳眉道:“我們囤的終究比較少,現在不買,囤的貨完了,也要漲啊,那時候他們可以漲更狠。”

“不是這樣的。”高東紅搖頭:“以大豆來說,他是年年要種的,今年的賣不掉,明年的怎麼辦?我們如果有一定的倉儲,都不要久了,隻要能撐三個月,國際大豆價格就一定要崩掉。”

“大豆是年年要種,但鐵礦石和石油呢?”柳眉還是沒太明白。

“一樣的啊?”高東紅道:“你以為鐵礦石不去挖,石油不去采,放在那裡就行啊,不行的。”

他搖頭:“這是一根鏈條,從開采,到運輸,到倉儲,都是需要成本的,並不能跟小商人一樣,你價格低了,我就關幾天門,自己在家裡搞衛生,吃火鍋,甚至去旅遊幾天,不行的。”

“其實就小商販也不行。”朱誌遠笑:“那些小店子,同樣有壓力,房租水電,都是壓在貨價上的。”

“對。”高東紅點頭,眼光炯炯的看著朱誌遠:“小誌,你還有什麼建議,都說出來。”

今天的談話,讓他對朱誌遠的看法,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這個話的意思就是,他會把朱誌遠的建議,寫成內參,直接送達最高層。

朱誌遠當然明白他話中的意思,他笑了一下:“也說不上什麼建議了,其實也就是拾人牙慧,好多都是論壇上的人一些人說的,大家爭來爭去,也不一定對。”

四萬億,後世在網上,可是罵的多,讚的少,朱誌遠可不想最後把鍋背在自己身上。

或許是他想多了,但重生一世,他遠比上一世精明,不管有沒有,先算在中間再說。

“沒關係嘛。”高東紅道:“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

“嗯。”朱誌遠倒也不必藏著掖著,他本就是要讓高東紅對他另眼相看的,至於另外的,更高層什麼的,倒是不必去多想。

“調結構,內循環,大倉儲。”他說著,舉起兩根手指:“還有兩點,一是重科技,現在有個說法,造不如買,這歸根結底是錯的,到關健時刻,一些關健技術,我們即便在錢,想買,也買不到。”

這會兒柳聯想春風得意,隨後十幾年裡,更是步步生蓮,登上教主的寶座。

但事實證明,買辦永遠隻能肥個人,而不能讓國家富強。

買辦可以舔著洋人的腚溝子吃得腦滿腸肥,國家和人民,卻要付出慘重十倍百倍千倍的代價。

朱誌遠這一條,高東紅隻是點了點頭,朱誌遠無法徹底說破,高東紅身在局中,也無法看透迷霧。

科技興國,講了很多年了嘛,老黃曆了,沒什麼新鮮的。

朱誌遠也知道是這樣,他也沒辦法說得更細,提一嘴也就算了。

“另一個,則是內外勾結。”他舉起另外一根手指:“一般老百姓去買東西,進的量越大,就應該越便宜,要給一個批發價嘛。”

他說著冷笑:“可我們國家在國際上進貨,進什麼,什麼就漲價,這是為什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奸,把我們的底都透出去了,例如鐵礦石。”

前世的胡士泰案,要到09年才會暴發,但代價其實已經付過了,從03年起,中國鋼企前前後後,多付出了七千億的高昂費用,這個錢,已經交了,沒辦法再挽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