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紅鷹,出擊!(2 / 2)

如同弓騎兵戲耍刀盾兵一樣,占據速度與高度優勢的Bf-109們反複進行俯衝攻擊-拉起爬升的戰術,而CR-32們卻無法應對。如此循環往複,直到意大利人驚慌失措的四散潰逃之後,它們才開始分散追殺。

13架BR-20型轟炸機被擊落6架、擊傷4架,6架CR-32型戰鬥機無一幸存。

【BR-20】

【CR-32】

這是人們第一次目睹前來保衛馬德裡的天空的外國誌願軍的戰鬥機,市民們無視了防空警報,陸續出了防空洞和地下室,在街道上聚眾圍觀空戰。

被擊落的意大利飛行員有十幾人在跳傘後落到了城區,其中有人被憤怒的市民們綁在了木架子上活活燒死,也有人被圍毆致死,守軍士兵們最終隻俘獲了四人。

在馬德裡防務委員會成立後,米蓋爾少將被任命為守軍指揮官,但是因為守軍在武器裝備與訓練方麵都相當糟糕,因而外界傳聞他其實隻是被拎出來組織投降儀式的倒黴鬼。

雖然不少市民決心保衛自己的家園,然而世上從未有完全眾誌成城的時候,於是仍舊有成千上萬的市民經由馬德裡東部僅剩的兩條道路逃離首都。

英國的軍事觀察小組向倫敦發回了報告,聲稱:「……缺少必需的武器與彈藥,防空火力很少,食品補給隻能維持一個星期,市民組成的民兵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甚至不會維修出現了故障的機槍……」

美國方麵的態度則更為悲觀與直白,大使館的武官在彙報中明確表示:「……那些怯懦的家夥的逃跑葬送了西班牙……雙方的力量差距太大,馬德裡將在72小時內陷落……我們需要在評估態勢以後考慮承認國民軍政權……」

十二月初一,大明於西班牙的公使館與最後一批滯留馬德裡的幾十名中國公民一同撤離,他們在發回的電報中稱:「……叛軍現已迫近城郊西北之大學城,槍炮聲甚密,幾如除夕鞭炮齊鳴……守軍折損無數,傷兵遍地,彈藥也似告罄,都城恐於近日淪陷……」

雖然各方的報道都普遍持悲觀的態度,但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這麼認為。

“這麼想是不對的,他們跟你們都忽視了兩個變數。”

文華殿中,林羲放下了筆,迎上了其他幾位閣臣的目光。

“就彆賣關子了,莫不是你們又獲悉什麼變動了?”李光遠催促道,似乎是有些厭煩了經常說話說一半的林羲。

後者輕咳兩聲,開口道:“兩個旅的國際部隊即將抵達,不日將投入戰鬥;此外,如果情況危急,德方的誌願兵團也同樣會參戰的。”

餘慎華躊躇了一下,沉吟道:“軍部對此有何預估?此戰是能長久相持,還是很快就要一邊倒了?”

他主管外交,自然對這方麵很敏感,因為涉及到對未來西班牙政權的認同或否定的問題。

麵露無奈的林羲搖搖頭,答複道:“大都督府參謀處也是分了幾派,各執一詞,目前這個局麵仍然乾坤未定,再等些時日吧,且拭目以待。”

“打久些,難解難分、拖個三年五載的最好。”李光遠抿了一口熱茶,感覺有些燙,便又吹了吹,“僅僅兩批軍械與物資的交易,小幾十噸黃金便到手了,日子再長些,爭取賺上個一百五十噸。”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