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從地表抹去;重機槍交涉和打太極(1 / 2)

一開始,由於無法百分百斷定地麵上的敵軍是否擁有防空武器,飛行員十分謹慎地操縱著炮艇機,不敢將高度下降得太低。

同時,整架飛機也保持著較高的盤旋速度,一旦遭到防空火力攻擊,那便即刻加速沿切線方向脫離。

這個決定肯定是合理的,貿然行動可以說是對自己與同袍的不負責任——得虧儀鸞司在滲透時拿下了那座土丘,否則那兩門部署有隱蔽良好的厄利孔20㎜高射炮就足夠讓龐大笨重的三二式水上飛機凶多吉少了。

對於這架飛機上的四名炮手而言,這種睥睨眾生、向敵軍降下死亡的高高在上之感恐怕是一生之中都無法忘卻的美妙記憶。

引擎的轟鳴、槍炮的咆哮、傷員的慘叫……種種聲響混雜於這片形同屠宰場的營地上。

抵抗軍之前曆經一刻多鐘勉強重整的隊形被攪和的一塌糊塗,惶恐的士兵們在狼奔豕突。

偶有大膽且頑強的日本人朝天上還擊,但這樣的舉措無疑是在自尋死路,旋即被從天而降的連串子彈撂倒。

“快快快!怎麼還沒好?磨嘰死了!”操縱主炮的炮手瞧見了地麵上一群正在奪路狂奔的敵兵,連聲催促趕緊裝彈。

由於剛打完了一箱子的炮彈,現在裝填手隻能去取另一箱,自然要慢上許多。

但就在這時,飛機輕顫了一下,側麵猝然間就出現了幾個小洞。

艙內的炮手們當即訝然,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又新增了一連串的小洞。

崩下的鋁合金蒙皮和黃銅彈頭碎屑四散飛濺,硬生生在那名炮手的胳膊上劃出了一條細長的血痕。

“狗日的!有機槍!”一旁操縱航空機槍的機槍手厲聲喊著。

他來回擺動著那挺12.8㎜航空機槍,試圖找到地上朝飛機開火的防空機槍。

拉閂退出空彈殼、推彈入膛、關炮閂!

炮彈總算又裝填完畢了,掛了彩的炮手氣憤不已,報複似的向那挺正在拚命射擊的維克斯重機槍開火。

“轟——”80㎜殺爆彈炸出了一團煙塵,瞬間吞噬了那幾個身影。

再一眨眼,可見其中一個身影軟趴趴的在地上滾了兩圈,不再動彈了。

與此同時,儀鸞司主力已經退出了這片地方,他們沿著北邊的山間小路迅速離開,從容脫身。

他們朝天發射了兩發綠色信號彈,示意己方已經安然離開。

這處凝結了諸多心血和資源打造而成的據點已經被摧殘的不成樣子。

屋舍、樓房、馬棚、庫房,不是倒塌就是處在火海中,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死狀各異的屍體。

一股股黑煙升騰而起,仿佛遮蔽了整片穀地,以至於已經躍出地平線的太陽所發出的光芒都被攔阻了大半。

“看看看,綠的。”領航員拍了拍駕駛員的肩膀,指著右側窗戶說道:“他們撤出去了。”

前者點點頭,回首朝著機艙大聲喊道:“成了成了,收工回家!”

這就完事了?不過癮啊。

打的正酣的炮手們頗為不滿,不免抱怨了幾句。

這架四引擎的大飛機在低空又盤旋了一圈,然後才調轉方向緩緩爬升高度,向著來時的地方飛去。

大約半個小時後,空軍第二〇輕轟炸支隊的六架雙引擎轟炸機也飛臨此地上空。

直入雲霄的滾滾黑煙成了最好的指示標,六架轟炸機以整齊的兩個品字形編隊勻速掠過。投彈倉門打開,在掛彈架上碼放整齊的八枚100㎏航空炸彈一個接一個落下。

彈體頭部的小螺旋槳在空氣流動的作用下快速旋轉,與之相連接的一根螺杆隨著轉動逐漸旋出,全部旋出後,本來被螺杆阻擋的撞針就會歸位,引信至此進入待發狀態。

“轟轟轟轟——”

六架轟炸機總共投下了三十六枚殺爆彈和十二枚燒夷彈,除兩發啞彈以外,餘者全部起爆。

從投彈手的視角來看,下邊那被黑灰色煙霧所籠罩的穀地中閃爍起了一團團火光。

一閃而過的,是普通的殺爆彈;持續閃爍的,是燒夷彈——鋁熱劑反應時施放出耀眼的白光和極多熱量,近三千度的高溫足以熔融鋼鐵!

橫七豎八的屍體被不完全火化,成了一團團焦炭似的玩意;

遺落的步槍槍管被炙烤得扭曲變形,木質槍身和槍托起火燃燒;

子彈的底火被高溫所誘爆,像放鞭炮似的劈裡啪啦作響;

地上的斑斑血跡和一灘灘血泊也被迅速蒸發,水汽彌漫。

至此,這處原本有可能會成為明軍眼中釘肉中刺的營地不複存在,被從地球表麵徹底抹除了。

當天下午,愛知縣邊界。

陽光和煦,草長鶯飛,這是個不錯的日子,置身於丘陵中讓人感覺無比的放鬆與閒適。

儘管直線距離僅有十二裡而已,但實際過程中顯然不可能走直線,在坎坷的山巒裡東繞繞西繞繞,花了半天時間才總算趕到了預定的接應地點。

原本所擔心的被大規模尾隨追擊的情況並未發生,內部存在分歧、又被多方位的淩厲攻擊攪和得七零八落的抵抗軍哪兒還有餘力來追擊這股精銳小隊?

從初始目的上來說,執行接應任務陸戰一團是白跑一趟,但好像也不絕對……

“報,前哨回報,前邊有地方兵馬的巡邏隊。”

打頭的尖兵們的發現讓蔡治琛有些疑惑,所謂的“地方兵馬”指的就是兵庫、和歌山、福井、愛知等地的藩鎮軍隊,比如愛知、和歌山這兒的就是安濃津藩。

正當蔡治琛糾結於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走過去還是繞遠路的時候,前邊又傳來了消息——已經看到了前來接應的陸戰一團,而他們正在和那支數十人的巡邏隊相互責問。

啊哈?

猶豫了幾秒,他下令全隊向南繞行二裡路,以免被這支巡邏隊所發現。

倒不是為了遮掩“有明軍地麵部隊越界”的事實,而是為了避免儀鸞司這支特彆行動單位暴露存在。

由於在當年瓜分狂潮中被美國人所占據,此處藩鎮軍隊自然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時至今日,除了在名義上無法直接指揮藩鎮軍隊以外,美軍的實際地位其實與在殖民地菲律賓相差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