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長久以來的慣例,難道不應該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麼?
難道這次也要向洪武年間一樣,直接立太子的嫡長子為皇太孫?
麵對夏筱詩不解的目光,周長風微微一笑,盯著麵前的碗筷沉默了幾秒,然後抬起頭平靜道:“接下來應該是太子的妹妹繼位。”
因為此話過於離譜,夏筱詩的第一反應是他又在逗弄自己了,但見他這副神色又不像在開玩笑,故而直接怔住了。
可她再想一想依然覺得這是天方夜譚,於是撇嘴道:“先生,你拿這事開玩笑也太沒趣了。”
周長風聳了聳肩,無奈的笑了一聲,“行行行,我沒趣。不說了,吃飯。”
這時候,一大早就去往市場采買蔬菜水果的林溪回來了。
她左手右手都拎著大包小包的蔬果,將之放下以後抬手擦了擦臉頰上的汗珠。
“先生,除了獼猴桃之外,您要的其它玩意都給買回來了。”
“噢對,獼猴桃現在還沒成熟。”
周長風招呼她落座歇一歇,結果她卻繼續把這些蔬菜水果一股腦兒的放進了冰箱,然後才轉身去倒水。
冰箱的大規模普及遠比想象的要早,早在十幾年前,兩位瑞典工程師就試著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冰箱,之後隨著氟利昂的利用,家用冰箱應運而生,美國在二十年代末開始大量製造冰箱,當時繁榮的經濟使得眾多家庭都有財力購置它。
但隨著大蕭條到來,冰箱在美國的銷量迅速衰減,直到這兩年經濟形勢緩和不少,銷量才略有回升。
在大明,冰箱時至今日依然是相對高端的電器,屬於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而非必需品。
工薪階層想要購置冰箱是要好好斟酌一番的,在順天、應天、廣州、上海這幾個經濟發達的地方,剛結婚的普通小家庭一般會在冰箱和摩托車之間二選一,作為第一個小目標。
至於為什麼要買一堆蔬果回來,純粹是周長風琢磨著給夏筱詩補充葉酸。
葉酸是維生素的一種,曆史上直至三九年才被發現,兩年後首次從菠菜之中提取獲得。
由於它參與人體dnA的合成與修複,因此人體缺乏葉酸時,dnA會變得不穩定。在孕婦身上,這一點會體現為胎兒更可能出現先天性神經缺陷,而合理補充葉酸可以減少新生兒15%的畸形概率、30%的唇裂概率、35%的先天性心臟病概率,由此在總體上降低20%的新生兒死亡率。
如今沒有市售的葉酸補充劑,所以隻能督促夏筱詩多吃萵筍、蘿卜、菠菜、芒果之類的蔬果了。
同時,周長風也在琢磨著怎麼樣將這一常識早些讓公眾知曉。每年有如此多的新生兒,哪怕僅僅隻是提前一年讓人們養成這個意識,都可謂是大大的功德。
“怎麼樣?”周長風看向了一旁的林溪,“來了也有這麼多天了,感覺如何?”
後者將杯子中的涼茶一飲而儘,然後沉吟道:“比東萬律大,人很多,摩肩擦踵。然後就是覺著尊卑之感要多些,咱們那管雖管的嚴,可沒這麼多高下之分,尤其是當官的。”
東萬律的城建與經濟水平並不遜色於京師應天府,但是麵積、人口要少很多。
可以說蘭芳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來因為它是共和政體的緣故,平等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又因為閩粵人口占主體,宗族勢力不小,不少人都是沾親帶故的。
另一方麵由於曆史上瀕臨亡國,所以蘭芳人的危機意識一直很強烈,政府的管控很細致,法律約束更為嚴苛,有時候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上綱上線。
所以林溪來到大明的第一感覺就是輕鬆自在了許多,但又因為周圍“勢利眼”太多而感到很彆扭。
比如今天去市場買菜的時候,旁邊的婦人們就在聊著天,以衣裝高貴、錢財多少、職務高低等等標準把親朋好友劃分成三六九等。
這讓自幼篤信平等的林溪覺得十分不舒坦,於是付完錢後就趕快離開了。
“看來還是有好有壞的。”周長風打了個哈欠,隨口說道:“隻能說入鄉隨俗吧,如果你以後想留在大明打拚,就隻能適應這兒的風氣,幾千年來形成的規矩可沒法在幾代人的時間裡扭轉。”
林溪點了點頭,認真道:“等合同到期再看吧,先生你給定的報酬……真的挺高的。”
雖然起先她隻是打算把這份“保姆”工作當成一個過渡,等適應了大明的環境、能流利地說官話以後就要擇他路了。可現在卻又覺得這份工作的薪資真的很高,而且也挺輕鬆愜意。
就這樣,跳槽跑路的念頭被她擱置了。
而周長風就更樂意了,雖然價格比單純雇傭一個人的價格要貴,可林溪這小姑娘還能順帶兼任保鏢,而且容貌不錯、性格乾練,再劃算不過了。
這是什麼?這是雙贏的局麵。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流逝,在這驕陽似火、酷熱難耐的夏季,能夠宅在家中避暑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身為教師的最大好處也許就在於有著其它職業想都不敢想的寒暑假,比如周某人就得頂著炎炎烈日出門。
八月十七日的早晨,一身常服的周長風穿戴整齊準備出門,而夏筱詩仍然在賴床,她閉著眼睛、含糊不清地哼道:“祝賀先生咯。”
周長風很無奈地翻了個白眼,伸手拍了她那兒一下,叉著腰調侃道:“天底下還有比我家媳婦更懶的嗎?”
“哼哼,不許說我懶,我…我這是在……養胎。”
“行,養吧養吧。”周長風順手從旁邊的架子上拎起了自己的佩刀,然後推門而出。
時隔近兩年,自己這“三豎一杠”的中校銜總算要多加一豎了。
離家之後,他便駕車直往兵部而去。
事實上他向汽車公司訂購的小轎車在月初就已經備好了,但夏筱詩覺得乾脆等晉升以後再風風光光去把車開回家為妙,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在軍擢司門口站崗的衛兵們嫻熟地扶槍抬手行禮,帶隊的少尉笑著抱拳道:“恭祝周長官升遷!”
兵部這地方性質特殊,各種軍官人來人往,除了駐防京畿的部隊之外,還會有全國各地的軍官來這兒辦事。
因此彆說中校了,就算是準將一天下來也能見著一大堆。在這裡,軍銜仿佛不要錢一樣。
不過因為周某人的知名度過高,所以兵部的官吏們其實都認識他,或者說單方麵記得大明朝有這麼一位奇特人物。
相較於上次由少校晉升中校時的草率流程,這一回倒是要正式與隆重不少。
這恐怕多半是因為本人的緣故,明眼人都知道這位現如今的陸戰隊團正即將平步青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