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橫刀立馬(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5940 字 10個月前

蕭琰對如今的皇帝陛下生出幾分敬意。

大唐如今的皇帝是長治皇帝,名聲並不怎麼好,因為諫官經常批他“耽色怠政嬉玩荒唐弛律”,總之與景宗以前的英主沒法比。

因為世宗文皇帝立詔書“不殺言官”,所以諫官都很儘責,他們多半有著世家出身,因為這個職位可以正大光明的罵皇帝而不會獲罪,世家官員都覺得暗爽,所以諫官品階不高,卻被世家視為“清貴”之職。但給當今皇帝做諫官實在心塞,這位聖人是可以捋著袖子和諫官對罵的,不能用刀子殺你用言語殺死你,每年都要氣暈兩個諫官,門下侍中崔希真任左諫議大夫時氣極罵皇帝是“無恥無賴的昏君”。

但就是這樣一位讓諫官吃飯時都要罵幾句的“無恥無賴昏君”,在不動聲色中讓林邑分裂、吐蕃內亂、大食波斯內訌,又滅了蓄養海盜、為禍東南的千年世家,將安東都護府的高句麗遺患拔去,順帶狠狠敲打了不安分的新羅百濟。

蕭琰一臉讚歎道:“聖人哪裡是諫官說的昏君啊,這權謀手段真是厲害了。”肯定是伏線已久啊。

蕭琮嗬嗬一聲,道:“諫官批的沒錯,當今聖人,的確是耽色嬉玩荒唐,不勤政是真的,以私廢律法也是有的,無恥無賴嘛,嗬嗬……”有幾個皇帝能跳起來跟諫官對罵呢?打嘴仗要輸了就捂著心口大叫“啊啊朕被你氣得龍馭上賓了”撒潑耍賴的皇帝又有幾個呢?當今這位聖人絕對是“不要臉皮第一”的皇帝。

“但因為這些,就以為聖人昏庸無作為的,那就錯得厲害了。”蕭琮徐徐說出這一句。

蕭琰想起聖人後宮的三百佳麗、微服出宮拐騙小娘子的“光輝事跡”,覺得當今聖人就是史書上說的“帝王無私德”,權謀厲害她會讚卻不會敬。還是高宗皇帝好,做帝王有氣魄,做人有德行,果然她還是喜歡高宗這樣的皇帝。

蕭琮又說道:“這些年清川郡主遇襲多次,即使不是齊王主使,但若說全無關係,恐怕聖人都不會相信。”暗底裡可以做的小動作實在太多,清川郡主的踐習路線被泄露出去就是其一。

蕭琰皺眉,“聖人既然知道齊王有嫌疑,為何還放任齊王行事?如果有心立齊王,那就廢太子,何必拖著不決?”這不是挑著兩個兒子相鬥麼?

蕭琮道:“聖人是曆代大唐天子中子嗣最多的一位,共有三十七位皇子皇女,其中成年開府的皇子有十個,未開府已年滿十五的皇子有七個,還有六位小皇子……聖人真不缺子女。已經開府的那些成年皇子也大多子女旺盛,齊王就已經有了七子二女,連嫡長孫都有了。相比之下,太子病弱子嗣不豐,僅有長女和幼子,在聖人看來就是很大的問題。如果聖人皇位傳給太子,誰知道太子能在皇位上撐幾年呢?

“太子以德行和能力論,都能勝任太子之位,尤其為君的氣度,是聖人其他皇子都不及的,與太子相處過的人,無論文官武將還是儒士學子,沒有說太子不好的,足見其氣度和折服人的能力。齊王與太子相比氣度略遜,但能力卓異,先後任工部、戶部尚書,都有出色的政績,而且為政有銳氣,推陳出新,提出的幾項改革措施深得聖人之心,而且,齊王如今三十五歲,正值英銳之年,身強體健,又有七子一孫,未來想必子孫更多,這都是太子不及的。

“但是,聖人至今未廢太子立齊王,或許有七成的原因在於清川郡主。”

沈清猗緩緩道:“立皇孫?”

蕭琮點頭,“父親和任、顧二位先生分析,聖人應該是有這個意思,但還不明確。所以,齊王要爭。郡主第一次遇刺,難說沒有齊王在暗底攪事,但聖人沒有去細究,這就是默許齊王去爭。”

蕭琰蹙起眉毛,“那萬一郡主遇刺死了呢?”

“兩虎相鬥,隻有唯一的強者才能坐上虎王的位置。清川郡主如果遇刺死了,那就說明她還不夠強。”蕭琮沉聲道,“聖人是要選擇最強的一位,繼承大唐的皇位。”

蕭琰忽然明白清川郡主為何會愈殺愈強了,因為不強就是死!

***

翌日,蕭琮開始行使兵曹巡軍職事,在韋蘊陪同下,檢閱士兵操練,軍中武備,與各級武官會見。蕭琰以蕭琮的護衛隨行,第一天檢閱軍中操練還挺有興趣,第二天巡查武備她就沒興趣了,想著四哥在威勝軍很安全,不需她隨行護衛,便邀沈清猗去橫馬山遊玩。

但沈清猗卻是不得閒的,威州士家的貴婦官眷拜帖已經堆了一摞,正在準備宴會事宜。

蕭琰哎喲一聲,“早知道我就跟四哥去軍營了。”

沈清猗哼一聲,“在我這你就無趣了?”

蕭琰抱著隱囊滾了兩下,唉聲道:“不是無趣,是沒勁。”說著抱怨韋應周,“韋三郎這家夥說跟我打一場,人都不知跑哪去了。”

沈清猗坐在榻幾邊排著宴請單子,回她一句:“你當人家都像你這般閒麼?”蕭琮在威勝軍巡軍,威勝軍上下能得閒才怪了。

蕭琰一個坐起,跪坐在沈清猗身後給她捏肩,笑嘻嘻道:“我現在不閒了。”

青葙繼續報著帖子,當沒看見。

沈清猗被蕭琰這麼貼在身後,氣息呼吸在頸間,有些心浮氣躁,排帖子都有些心不在焉,回頭嗔她道:“你若待著無趣,便先去橫馬山轉一圈。”

蕭琰捏肩的手停下來,下頜趴在沈清猗肩上道:“那我先去探路,回頭給姊姊做向導。”

沈清猗斜眼嗤她,“還需你做向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