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公主(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7550 字 10個月前

爭儲鬥得越凶,兩邊損傷越大,最好是兩敗俱傷。

但聖人的掌控力並沒有隨著他年齡的增大而減弱,這位看似風流還有些痞賴的帝王事實上一直把持著爭儲的度——超過了這個度,不管你多麼強,違反了規則,你就要出局。

所以朝中的黨爭並不激烈,因為構陷官員過分了很可能踩過線,觸犯聖人的“度”。

聖人又有意無意將爭儲的焦點落在清川郡主身上——在她十五歲時,禦筆親詔賜字“昭華”,又讚“長孫肖高武”。

朝中誰不知道聖人最崇慕的就是高宗武皇帝?

高武字“光華”,聖人給太子嫡長女取字“昭華”是幾個意思?

清川郡主若是“長孫”,比她年長一歲的齊王世子又是什麼孫?

給清川郡主這仇恨值拉得妥妥的。

這就影響了朝中黨爭,無形中讓齊王黨和太子.黨都覺得朝堂上的得失隻是勢力的增減,但對儲位之爭不起決定性作用,隻要清川郡主存在,聖人就對太子抱有希望。

“這是聖人的聰明之處啊,”蕭昡歎道,“以一人而削朝爭。”

“如今最麻煩的,就是這‘一人’。”顧邃沉著臉道。

被聖人樹立在前麵當靶子,拉了那麼多仇恨值,年年刺殺都活得好好的,還以不到二十之齡就成了後天宗師,顧邃覺得他要是齊王也得吐血了。

相比未來出現另一個高武,顧邃寧願上位的是齊王,忍不住又歎惋一句,“真是可惜。”他覺得蕭氏的“隔岸觀火”還是太保守了,若是與齊王合作除掉清川郡主……

蕭昡微微搖頭,“蕭氏若動,天策書院就會動了。”

天策書院向來不參與儲位之爭,但世家一旦參與刺殺皇嫡,那就不是爭儲了,會被視為“謀逆”。蕭氏在沒有與朝廷撕破臉前,並不希望與天策書院對上。

任洵揮著袖子道:“儲位雖已定,但齊王也是尾大不掉。新君登基,還是個麻煩,除非聖人狠得下心,在新君即位前,就把路給他清掃了。但要清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齊王身後,牽扯了三大世家。母族博陵崔氏,妻族範陽盧氏,而齊王世子的正妻出自滎陽鄭氏。三個都是甲姓世家。

“齊王這個人,也不是束手待斃的人物。”任洵又說了一句。

“……且看著吧。”蕭昡慢慢道。

長安的局勢,蕭氏不能明著出手,暗裡推波助瀾卻是可以做的。

顧邃沉默了片刻,道:“聖人授左神策節符予晉陽公主,恐怕意在吐蕃。”

任洵一笑,“這個不是意料中的麼?”

清川郡主在青加山脈遇刺,就已決定了與吐蕃的戰爭。砂滿園都市洞府桃花仙

從高宗武皇帝起,大唐就在謀劃吐蕃,如今,這個開了一百多年的局終於有可能在聖人手中收官,怎麼可能不打?“不把吐蕃拿下,聖人大概是不會落氣兒的。”任洵笑悠悠道。

蕭昡和顧邃對他的沒遮沒掩的說話早已經習慣了,連眼皮子都沒抖一下。

河西這場仗是必定要打了,他們早就有準備。

蕭昡並不想這麼早打吐蕃,他原計劃是趁吐蕃內亂打到青唐和邏些兩邊都快沒氣的時候,再出兵去揀便宜,用最小的代價拿下吐蕃。

但聖人等不下去了。

不管是聖人的身體等不下去,還是他謀算著一石二鳥——既要打下吐蕃,也要削弱河西軍的實力——都不會讓大唐與吐蕃的這場戰爭來得太晚。

如今,河西是逼在弦上,不出兵也得出兵了——清川郡主是在靜南軍駐地遇刺,首戰就得從靜蕃之地起。

他沉聲道:“估計過了正月十五,朝廷的出兵詔書就該下達河西了。”而朝廷從西寧道、劍南道的出兵將在河西道之後。

河西就是打頭陣啊,他心裡歎氣。

蕭昡目光掠過兩位心腹幕僚,道:“我欲令威勝軍韋懷睿駐守威州,左副將張議潮率五千步兵南下,二十六出發,正月初五抵麒武軍營。正月十二日,麒武軍、驍騎軍、威勝軍三軍開拔,開赴靜州。——明允、明淵可有補充?”

他將威勝軍主韋蘊安排在駐守威州,這當然是妥當的安排,誰知道燕周人會不會趁河西軍攻打吐蕃的趁虛而入呢?

但任洵和顧邃都明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韋蘊已經被蕭昡排除在“親信”之外了。

而左副軍主張議潮便是蕭昡計劃扶持的接替韋蘊軍主的人,如果在吐蕃作戰中立下功勳,將來接替韋蘊就無可非議了。

顧邃想了想道:“賀州何人留守?”

蕭昡道:“老八留這邊。”

他說的是八弟蕭昂。

留守賀州主要是負責大軍的糧襪供給,但如果燕周趁河西兵力空虛的時候攻打威州,這個留守官還得負責及時援兵策應——必須是有能力又足可信任的人。

麒武軍後軍將軍蕭昂,是個沉穩又堅毅的,蕭昡安排他留守賀州大營,兩人都沒有異議。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1、晉陽:並州的郡號,又稱太原郡。

2、唐朝是沒有虎賁軍的,因為避太.祖(高祖李淵追諡的)李虎的諱。本文大唐是架空的,所以就沒有這個名諱要避了。

3、關於神策軍、羽林軍、龍武軍的設定與唐朝也有出入,請勿完全代入。

---------------------

和諧詞真是讓人……本站網址:,請多多支持本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