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主使(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6730 字 10個月前

&nbsp&nbsp&nbsp&nbsp弩是大唐的軍器,民間禁止持有,那些刺客所持的連珠弩是短程連射弩,五十步內可連續洞穿鐵甲,是軍中近戰和官府捕司配置,這些刺客從何得來?而且還是更先進的十三匣連珠弩!——難道是軍器監最新研製的新品?那這些刺客的身份就更令人玩味了。

&nbsp&nbsp&nbsp&nbsp蕭琰眉間露出沉思之色。

&nbsp&nbsp&nbsp&nbsp“嗬!”李毓禎冷笑一聲,道,“這是軍器監的新品,年前十二月才最後校準定型,還未正式下文配發——卻已流出去了。”她眉毛挑了一挑,“軍器監內有不小的老鼠。”

&nbsp&nbsp&nbsp&nbsp蕭琰表情嚴肅起來,“軍器監,……年前邸報,好像是劃給你統轄了?”

&nbsp&nbsp&nbsp&nbsp軍器監的地位很重要,太.祖先是置於兵部,後來高宗更加重視武備,將它獨立出來,與九寺四監並列,始有“九寺五監”之稱。從高宗起,軍器監就是皇帝直屬,隻是簡宗朝例外,簡宗冊嫡女昭宗為秦國公主後,就將除了將作監之外的省部寺監百司都扔給了昭宗。聖人循簡宗例,冊了李毓禎為秦國公主暨授尚書右仆射後,就將軍器監和兵部都劃給了李毓禎直接管轄,昭顯出要將國事逐步付予“皇太孫”的決意。但軍器監才交到李毓禎手中還沒捂熱,就出了外泄最新式軍弩這種漏子,真個是抹黑了——讓人質疑李毓禎的統禦能力。蕭琰不得不懷疑:這場刺殺是衝著李毓禎來的。

&nbsp&nbsp&nbsp&nbsp李毓禎見她眉間泛起憂慮,心情大好,眸子看著她像含了一汪水,盈盈光亮,柔聲道:“你在擔心我?”

&nbsp&nbsp&nbsp&nbsp蕭琰給她一個“廢話”的眼神,見她眼光潺潺若有情,立即又強調,“這是朋友的關心。”

&nbsp&nbsp&nbsp&nbsp李毓禎音笑繾綣,“我知道,你對我有情。”說著,不等蕭琰否認,傾前親她唇一下,在蕭琰瞋眉作怒時已經抬唇,眼睛都不眨的說正事,“這場刺殺是一箭三雕。針對我,針對姑母,也是針對蕭氏。”

&nbsp&nbsp&nbsp&nbsp蕭琰正要拍出“熊掌”,聽她這話一驚,直了眼睛道:“針對蕭氏?”這跟蕭氏有什麼關係?

&nbsp&nbsp&nbsp&nbsp李毓禎聲音薄涼,“追殺你的那四人是缽教徒,他們的目標是殺你。有人故意透出消息,讓吐蕃人知道姑母是詐死,遂將吐蕃滅亡歸因於姑母身上,認為姑母當初與赤德鬆讚結親就是為了顛覆吐蕃。因我帶軍滅了吐蕃,他們第一想殺我,但殺我太困難;第二想殺姑母,但有池閎這些前控鶴衛,吐蕃人也難成事。於是有人找上他們,合作策劃這次襲擊,吐蕃人隻管殺你:你若死了,吐蕃人就是報複了姑母——讓一個女人最痛苦的事不是殺了她自己,而是殺了她的兒女。但幕後主使是要策劃你死於慕容絕之手,所以一路逼著你向終南山。主謀者也算準你會往終南山去。”

&nbsp&nbsp&nbsp&nbsp蕭琰沉著臉點了下頭,“終南山南麓下有古月觀和雲棲寺,通往道觀寺廟的方向我是不會去的。”所以她往哪處山頭去,主謀者也是算準了。這種被算計的感覺真是不愉快。“所以那四個黑衣人出現,是為了將我阻在千丈崖上,等待慕容絕出手?她是慕容氏之女?正在崖下閉關?”

&nbsp&nbsp&nbsp&nbsp“她是你二嫂的長姊,嫡支庶出,行輩二,是慕容氏這一輩最有武道天分的子弟,是作為護族大長老培養。”

&nbsp&nbsp&nbsp&nbsp每個甲姓世家都是文有家主、武有護族長老,家主一定是嫡支嫡長,但護族長老隻論武道不論出身,慕容絕作為護族長老之首的大長老培養,在慕容氏年輕一輩中的地位就僅次於慕容世子了。如果她被慕容絕所殺,可以想見,慕容氏絕不舍得交出慕容絕,皇帝是偏袒慕容氏,還是為蕭氏主持公道?皇帝如果舍了慕容絕,必會讓一直忠於皇室的慕容氏寒心,而與皇室生出隙心;但皇帝保下慕容氏,蕭氏不可能就此罷了,否則皇族之下第一世家的聲望必然受到打擊——連天賦卓異的子弟被殺都討不回公道,世家會怎麼看待蕭氏?族裡子弟又會怎麼想?蕭氏必定要顯出強勢的一麵,沒準與皇室的矛盾就此激化,爆發……蕭琰想到這不由打個寒噤,咬牙道:“這計謀真個狠毒!”主使者當真該死!這話在她喉嚨口轉了轉,咽了下去。

&nbsp&nbsp&nbsp&nbsp她心裡已經疑心齊王,垂了下眼瞼問道:“河邊死的那些刺客不會都是缽教信徒吧?”心中卻是不信的。

&nbsp&nbsp&nbsp&nbsp李毓禎輕嗤一聲道:“做的樣子倒似——都是內家高手,臉上的曬紅暈不會做得明顯,後背卻有大鵬鳥和缽教佛陀的紋身。不過是糊弄人的表麵功夫罷了。邏些一戰,缽教餘孽從地道潛逃,西竄象雄,哪來這麼多高手潛入大唐?一個半步先天、兩個洞真境、十五個登極境後期,謔,這麼強大的陣容,缽教不拿來隱藏休養,徐圖東山再起,舍得派到大唐來做沒多少回報利益的刺殺?除非從上到下腦子都被驢踢了。缽教的僧人雖然偏執,應該還沒蠢到這種地步——缽教法王也不會對後事沒有吩咐。

&nbsp&nbsp&nbsp&nbsp“唯有刺殺你的那四人是缽教傳法僧,專門教導吐蕃貴族子弟的傳法者,身負傳法和保護貴族人身安全的職責,住貴族家裡,與吐蕃貴族一起被俘,然後被解送長安,也正合了他們潛伏大唐之意。這次與人合謀刺殺,是想要挑起大唐內鬥。”

&nbsp&nbsp&nbsp&nbsp她看著蕭琰,搖頭道:“幕後主使不是齊王。”

&nbsp&nbsp&nbsp&nbsp蕭琰驚詫仰眉。

&nbsp&nbsp&nbsp&nbsp她本以為李毓禎也會懷疑齊王,沒想到她竟否定了。

&nbsp&nbsp&nbsp&nbsp不是齊王,那會是誰?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